杜胜利
摘 要:本文对金属储罐器焊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人力、机械、材料、工艺、校核等多个当面对金属焊接技术的改进提出建议,希望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属焊接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金属储罐器在工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普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该设备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因而对生产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金属焊接作为金属储罐器制造的核心环节,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产品的使用效果,因此对于金属焊接技术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1金属储罐焊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储罐横向焊缝中的常见问题
①罐底焊缝造型劣质,诱导因素:焊接方向或角度错误,分部件的焊接区域面积较大,焊接时发生夹杂现象。②焊接穿透;诱导因素:焊接速度不均匀,电火花集中过久,局部出现穿透;电焊机通电过强。③罐体外部焊缝造型劣质;诱因:焊接时焊机角度没有摆正4焊接面出现气泡;诱因:焊接时局部有水分,高温下蒸发,水汽膨胀,产生气泡。⑤焊接面有杂质,诱因:焊接面形状不规则,使得焊接残渣无法及时排出,留在焊接区域内,产生夹杂。
1.2储罐竖向焊缝常见问题
①焊接面粗糙;诱因:电焊机电压不够,焊接点和底部焊缝距离太近,斜向焊接区域尺寸过大。②焊接区域表面不平整,诱因:罐体和铜板之间有缝隙,两者尺寸不一致。③焊接面倾向一端;诱因:铜板轴线和坡口轴线平行度较差,存在位移。④焊接面有气泡;诱因:焊接时表面存在大量水分,高温下膨胀产生气泡。
2改善焊接变形现象的措施
2.1人为方面
①招聘时,生产单位必须对应聘人员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对身体状况进行检查,以免存在安全隐患。
②企业要想保障产品质量,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这些技能主要包括:熟练使用工程图,掌握加工工艺、工序和工步,明确加工标准、审核标准等等。
③所有员工必须保证持证上岗,证件是基本职业素养的体现。相关本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无证上岗的现象必须追究所在单位的责任。
④由于金属焊接工作非常复杂,且工艺水平要求很高,所以招聘单位不仅要检查应聘人员的证件,还要对其进行现场考核,对理论和实践进行分别考核,确保具备熟练的技能才可以上岗[1]。
2.2加工设备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在技术焊接中,焊接机是主要的加工设备,也是维护和修复的主要对象。该设备在工作时会从空气中吸附灰尘,因此定期的清理和保养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主要的检查和维护项目有:对焊接机各类仪表的检查,对于三相电平衡性的校验,对于放大器输入输出电压的测验,对于电源电线接地性的检查等。焊接机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加工过程的安全性,意义非常重大,检修人员务必认真谨慎。
2.3设备组装与焊接
2.3.1组装过程技术要点
对于大型金属储罐的组装和焊接,国家给出了相关標准,焊缝要分散,分布对称,不仅加工人员,管理人员也要经常阅览相关文件,务必将标准铭记在心[2]。
2.3.2焊接技术要点
在焊接工作开始前,要先由工程师制定焊接指导书,明确加工目标、加工工艺、工序以及每一工步的技术要求。开工前还要对工人进行集中培训,务必确保每个人都把任务书看明白。下面对焊接的顺序和工艺做简要说明。
金属储罐焊接顺序。选用中等尺寸焊接板→焊缝位置应距离罐底板边30cm→罐顶采用纵向焊缝→包边板与顶板焊接→纵向壁板与环形包角板焊接→边缘板和焊缝→边缘板和罐底板。对于不同的焊接件可以选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如:熔焊、压焊、钎焊等等[3]。
由于焊接是一个局部的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工艺,加工区域受到板件自身的限制无法自由胀缩,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周围各种应力共同作用容易产生变形,因此需要及时矫正,下面简述罐底焊接变形的矫正措施:
1)罐壁周边选用隔缝焊接,从外部30cm出开始,焊丝从里向外移动接头处保持三到五厘米距离,罐壁周边预留一定的收缩缝,其他工序完成后再对其进行焊接。
2)中幅板焊接顺序是:短焊缝、长焊缝、通长缝。
3)罐底与罐壁曲面焊接顺序:纵向焊缝,环向焊缝、底圈纵向焊缝、底圈罐壁与罐底。此外还要注意,先焊接相邻板件,再焊中间的换箱焊缝。焊接时要注意均匀分布,同方向分段进行。
③罐壁焊接顺序和工艺要点。
壁板竖向焊板→环形焊板两个成对进行→竖向焊缝焊接活口→两圈环形板→竖向焊缝活焊缝→下一圈壁板纵向焊缝。其余类似。
焊接变形是焊接工艺中的常见现象,也是需要克服的主要难题,下面简单介绍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1)焊接顺序要正确,焊缝分布要堆成,焊接方向要一致。这就对施工人员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本领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施工人员在加工前要认真学习相应的技术手册,熟记加工工艺和相关标准,还要注意积累加工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2)焊接罐底时,要进行分段焊接。
3 )在对厚度较小的板件进行焊接时,要将电焊机的电流调小,焊接时也要加快速度,以免出现局部穿透现象。
④罐底焊接工艺要点。
1)竖向焊缝选用间隔焊接,焊接顺序自中间向两边进行,并且保持匀速进行。
2)焊接顶层与包边抗拉环、抗压环时,焊工应对称分布,按I顺序并同一方向分段跳焊,速度均匀、焊接距离不能太远。
2.3.3改善焊接应力的方法
①设计方面:在保证焊接稳固性的基础上尽量将焊接区域的面积减小,科学布置焊缝分布。
②加工方面:使用较小的电流为焊机供电从而降低焊接区塑性形变量。此外,氢气的存在会导致应力集中,加重板件的变形,因此选用含氢量较小的焊条来焊接,焊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再处理,务必消除氢气。焊接完成后,使用振动的方式来消灭残余应力并科学设计焊接顺序,焊接后马上对焊接区域进行保温吹,使其缓慢冷却,以免骤冷形成应力集中变形。焊接结束后要进行热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氢气存在产生的负面效果,层间锤击也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残余应力。另外,针对不同材质的焊接体,也要选择不同的焊条,这一点需要施工人员合理把握。
2.3.4改善焊接变形的方法
焊接变形是焊接工艺中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焊接效果的好坏,然而由于局部高温处理和骤冷,焊接中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可能地减小形变量,形变量越小的焊接面质量也越好。下面对改善焊接变形的方法进行简述。
①设计出科学的焊接工艺:焊接加工是一项有机的整体性加工工艺,需要各环节相互协调,统筹兼顾。这就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工程师的水平决定着工艺的优良,从而进一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
②焊接方法的评定:在焊接工艺确定之后,还要进行方法评定。由于影响加工效果的因素非常多,因此选择焊接方法非常重要,需要技术人员共同讨论评定,争取选择最优的方案。
2.4焊缝校验
焊缝校验是焊接工艺的重要环节,旨在及时发现焊接缺陷,保障产品质量。焊缝校验需要注意以下方面。①外观校验:焊缝校验首先要观察外形尺寸是否符合目标要求。焊接区域是否存在裂缝、穿透,是否有气泡和夹杂现象,焊接是否牢固等都是外观校验的重要项目。②无损检测:利用特殊设备对焊接件进行无损检查。
3小结
金属焊接在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本文对金属焊接的工艺要点进行阐述,旨在弥补焊接中存在的缺陷,提高工艺水平,希望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智.浅谈大型金属储罐焊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价值工程, 2019, 38(18):119-122.
[2]叶宏志, 邢颖, 牛业光.提高储油罐焊接质量的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2):186.
[3]张明英.浅析大型储罐焊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名城绘, 2020(3):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