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设计分析

2021-07-03 02:47:43杨文钦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52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建筑设计

杨文钦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加速,我国的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与发展。因此,医院的建筑设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融入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为病人和医护人员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医疗环境。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对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医院;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建筑设计

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概述

目前,住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医院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方面均采用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设计应该是一种有利于人们沟通、增进协作、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在设计中,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在医院的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既要做到让病人与医护人员能够有良好沟通,又要给病人提供优质、舒适的医疗环境。还要保证医疗人员的工作和管理环境高效、便捷等。在医院建筑整体设计布局、单体功能区块结构设置、外部环境设计塑造等方面,都要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 医院建筑设计要求

2.1 就医流程的要求

医院可以提前预约,让医生按照预定的时间来安排病人的治疗,这样既可以节省医院的时间,又可以节省病人的时间。综合医疗服务要求医院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护理,并制定出科学的诊断和治疗程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度,提供优质的服务。医院必须提供便利的支付方式,降低病人的登记付费的次数,缩短病人排队缴费的时间,给病人提供使用多种不同的支付方式。

2.2 急救绿色通道要求

急救绿色通道,是为一些重症患者提供接诊、分诊和治疗的必经之路。这部分病人的病痛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病人的性命,各個科室都要保证,在急救绿色通道内,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和设备。如果有病人出现紧急情况,保证各科室之间的配合能够迅速展开,最终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2.3 医院标识系统的要求

医院标识系统一般是指医院重点门诊和病房安排说明书和预告性能的标识。医院标识按其性能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标识有两种写法:简体中文和英文。同时,医院使用的图标和文字标识也需要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3 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设计

3.1 以住院部的患者为本

在医院的建筑设计上,一定要以病人为本。要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使病人的生活更加舒适,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使他们在医院得到更好的治疗。同时,要让病人的家人对医院保持信心,让病人的家人相信医院可以为病人提供很舒适的环境。比如,有些妇产医院的病房,在物品摆放、光温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设计,把病人划分到不同的区域,保证病人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这样能有效地缓解病人在与别人沟通时的紧张情绪,让病人的身体和精神压力都得到缓解,同时也能让病人对接受治疗抱有信心和期望。另外,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激发病人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并主动与医生配合,争取尽早出院。

3.2 以陪护人员为本

由于患者生病入院,他们将暂时与亲友分离,在此期间,陪护人员显得尤为重要。患者的康复需要陪护人员帮助,他们的陪护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心理治疗。为此,医院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划分出部分公共区域,使陪护人员有一个休息的空间,进一步强化病人和陪护人员的交流。比如,在医院的公共场所,可以配备咖啡厅、小型健身场所、景观美化场所等,为陪护人员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让病人能更轻松地与陪护人员交谈,缓解病情对病人心理造成的影响。陪护人员也可以通过将自然景观引入病房,让病人感觉到医院外的生机和活力,让他们有一种希望和向往,这样会让他们更加迫切地想要恢复健康,从而帮助他们的病情得到改善。

3.3 以医护人员为本

医护人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保证医护人员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医护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通宵工作,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所以必须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区,让他们在休息期间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还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舒适,最重要的是保证办公场所的使用方便,尽量保证自然光线和通风,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工作。另外,必须保证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为病人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医护人员不但要在医院里进行交流,还要在医院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许多青年医护人员都需要专业的专家指导和示范,以便及时、客观地反映病人的情况,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所以,在空间设计中,示范教室也是必不可少的。

3.4 功能设计

医院每一栋楼的诊疗区,用过环形的医疗街连接在一起,包括楼梯、电梯、扶梯、敬老、助残、查询、分级登记、如厕等服务功能,方便的垂直交通和醒目的标志,为患者提供清晰的交通指引。医院的各个功能单元,都要按照“端到端”的方式,为各个科室、诊所和专业进行划分。既能为医学教学与交流提供便利,又可避免不必要的交叉。以“共享中庭”、“循环式医疗街”为中心,将门诊、医疗技术、老医院区等重要功能区域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套有效的流程体系。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医疗及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交叉及安全风险,减少就医时间,提升工作效能。

3.5 医院建筑中安全防范设计

医院的环境设计要让人觉得温馨。这样的医疗环境,既能让病人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又能极大地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声誉。因此,医院的各项基础设施要健全,整体设计要干净、统一,以满足病人的需要。同时,根据医院周边环境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人员、车辆出入医院的方向。如门诊流线、急诊流线、住院流线、医务人员流线、清洁流线、污物流线等,以防止各流线交叉混杂。

4 医院外部建筑设计

4.1 医院外部功能区域设计及空间布局划分

在医院的外部空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活动空间、休憩空间和娱乐需求。功能区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实用和经济性,要注意患者的使用方便,满足患者不同的使用需要。在选择材料时,要尽可能使用经济、天然的材料,提倡“就地取材”的理念,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在建筑的空间布置上,要注重场地特点和人群活动特点,注重空间布置和功能分区的整体规划。在景观节点、雕塑等方面,提倡文化意蕴的外在突出,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愉悦,使医院建筑与外部空间和谐统一,让患者得到充分的自然生态的心理感受。

4.2 医院建筑外形设计

我国传统的医院建筑设计,大多采用了方形、圆形两种元素。尽管传统的设计风格中,医院的平面布置比较合理,也不乏对外部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和空间的划分,但医院的外观却比较方正,但设计方案缺少生机和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医院的设计应该突破传统的建筑外形,强调外观的处理和颜色的搭配,使医院的外形能充分利用各种设计要素,使医院建筑的设计焕发出勃勃生机,使患者在外观上得到舒畅的心理体验。

结束语

对医院而言,重点关注的对象是患者,其次是医务工作者,因此,必须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在医疗服务方面,有门诊和住院之分,从年龄上看,儿童和老年人的年龄梯度更大,他们处在不同的年龄段两端,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差。一旦出现严重的疾病,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所以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照顾。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比较好,但在照顾病人的时候,还是会感到家人和病患的疾病给他们造成的压力。所以,在医院建筑的设计中,应注重住院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因素,并从根本上贯彻“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胡庆,钟逸青.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设计探析[J].中华建设,2019 (11): 82-83.

[2]赵妆凝,李坤.医院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 (26):118-119.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解析国外优秀平面设计师及设计方法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24:20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当下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报纸版面编辑中的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7:20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