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对象及其关系视角下西方文论的和谐观

2021-07-02 04:37○周
文艺评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论文学

○周 尧

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和谐问题”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在西方文明初期就把和谐思想视为重要问题;此后,和谐问题进入西方哲学和美学,并逐步对文学研究产生影响。随着20世纪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以下简称西方文论)的和谐问题超越了文本,越来越多地涉及人或世界的问题,为当今世界频仍的文化冲突提出文论领域的解决方案。

然而,西方文论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路径也使其和谐问题具有独特的复杂性。其一在于,西方文论创始人柏拉图(Plato)认为诗歌无益于真理,诗人道德败坏,因此要坚决将二者逐出“理想国”①。自此,文学成为西方人文领域中为数不多的需要为自身合法性辩护的异类。其二在于,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批评界出现以某种文化纲领为共同目标的利益群体,各群体内和群体间冲突不断,逐渐引发以“平权”和“多元主义”为目标的文化战争。这场战争蔓延到文学批评的战场,则体现在利益团体以自成一派的文论为武器,以怀疑的目光审视文学作品,欲探究文学与其社会语境的共谋关系,②打破文学文本从属的权力格局,将文学视为争取利益的工具,服务于所在群体的意识形态需求。由于西方文论发展面临的冲突不断,其和谐观显得弥足珍贵。因此,梳理和谐观的理论依托,分析其主要内容和问题,探究其对中国文论的启示,理应成为西方文论研究的迫切需求。

一、西方文论和谐观的理论依托

(一)西方文论和谐观的理论源头

西方文论的和谐观发源于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和谐(harmony)”一词的字面含义是“相关事物的融洽结合(a pleasing combination of related things)”③。最早在14世纪出现于英语中,其词源为古法语的“harmonie”,意为“悦耳声音的结合”,且可进一步追溯至拉丁语和希腊语的“harmonia”④,意为“声音的协调一致”,这也反映出西方文化的和谐观源自哲学家对音乐和谐问题的探讨。

作为系统阐述和谐问题的先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首先对音乐性质进行科学研究,发现不同长度的琴弦振动发声的和谐关系,进而把音乐的和谐概念与宇宙的结构秩序联系起来。⑤具体到美学领域,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即和谐”,关注艺术对人的影响,提出人作为“小宇宙”与“大宇宙”具有近似性,所以人的内在和谐遇到外在和谐会欣然契合。此外,在身心两方面,人的内在和谐都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因此艺术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发挥教化作用。⑥毕达哥拉斯的和谐观启发很多思想家探索宇宙的和谐问题,为西方文论的和谐观埋下伏笔。

率先阐述文学和谐问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认为悲剧的结构应为完善的整体,即“有头、有身、有尾”,各部分紧密结合,任何部分的挪动或删减都会破坏整体,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有机整体论”。而悲剧优于史诗的原因,也在于把更多成分和表现手法融为一体。⑦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和谐观,就建立在“有机整体论”之上。从文学的社会功用看,亚里士多德以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理想人格,认为文学内容的模仿寄托于形式的和谐,形式的和谐符合人格的和谐,进而产生快感。西方文论的和谐观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得以发展。

(二)西方文论和谐观研究的理论框架

西方传统和谐观主要涉及和谐对象的多样性,以及消除和谐对象间冲突性;其处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协调对象间的张力。⑧换言之,研究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应构成研究西方文论和谐观的主要理论框架。关于文论的研究对象,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M.H.Abrams)提出文学批评的四要素理论,指出每件艺术品都涉及四个要素,即作品(艺术产品本身)、艺术家(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世界(作品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和欣赏者(作品的受众),并用如下模式安排四个要素的坐标:

文学研究围绕上述四个对象开展,而对象间的关系研究也划分为四类,其中三类研究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解释作品,第四类则研究作品本身。值得注意的是,四要素之间构成和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该理论本身也成形成研究对象之间的和谐关系。⑨

在四要素作为文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可将和谐观问题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按照事物内部组成部分间的关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人的关系三个类别进行整合,将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按照和谐观研究的需求归纳为作品、人和世界三种研究对象。以作品为出发点,这三种对象间的关系可产生五类和谐观问题,即作品各组成部分或各本质属性(作品的语言、人物、情节、种类等)之间的和谐关系,作品与人(作品的作者、读者、译者等)的和谐关系,作品影响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作品影响下人与世界(社会、时代、文化等)的和谐关系,以及作品与世界的和谐关系。通过进一步研究这五种和谐观问题,就可以整理出西方文论和谐观的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二、西方文论和谐观的主要内容

(一)作品内部的和谐关系

作品内部的和谐关系源自上文所述的亚里士多德“有机整体论”及其和谐思想。在“有机整体论”影响下,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提出诗必不可少的品质是“合式(decorum)”,要求作品“首尾融贯一致”,并把整体的概念延伸到人物性格。⑩贺拉斯的“合式”概念与和谐概念密切联系,不仅涉及内容、人物,还进一步推广到文学作品的整体风格,是西方文论和谐观的早期体现。

同样受“有机整体论”影响,18世纪德国文学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认为和谐是整体的有机组成和各种对立的平衡,以古典特征为出发点理解艺术,将“和谐”视为文学的审美确定⑪。歌德把艺术作品比作生物有机体,认为作品应该是优美而有生气的整体,还认为“健康”是古典主义的特点,其含义就是“完整”“健全”,构成和谐体。⑫此外,20世纪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也反对将作品肢解,提倡艺术作为“抒情的直觉”必然体现在整个作品中,其诗意不在于某个片段,而是贯穿于整体。⑬

将传统意义上相互对立的文学元素统一到作品中,实现对立文学元素的和谐融合,也是研究文学作品内部的和谐观的重要内容。16世纪意大利文学家瓜里尼(Giovanni Battista Guarini)认为悲剧和喜剧虽是不同剧种,但只有悲喜混杂剧可兼容一切剧体诗的优点,将悲剧和喜剧两种快感融为一体。⑭英国文学批评家约翰逊(Samuel Johnson)也强调悲喜剧中严肃和可笑的人物平分秋色,在情节发展中时而严肃悲伤,时而愉快轻松,这种多样化的快感源泉值得肯定,强化了悲喜剧元素融合的和谐观⑮。

(二)作品与人的和谐关系

作品与人的和谐问题所涉及的“人”,主要指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和谐问题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文学社会功用论,其包含的和谐观在于人追求和谐的天性与文学作品的和谐整体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作品与人的和谐。因此,作品与人的和谐关系同作品内部的和谐关系理论一样,都是文论中最早出现的和谐观,这也使作品内部和谐问题同文学与人的和谐问题存在伴生关系。例如,古希腊诗人朗基努斯(Casius Longinus)认为完满一致的整体代表着和谐,也就是美,而文学高出音乐之处,就在于文学的和谐由文字意义而非声音组成,文学对于人而言是自然的,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整个心灵;⑯文学作品实现自身和谐后,与读者产生和谐共鸣。

作者与作品的和谐也与文学有机整体论相关。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提出,诗人带动人的全部灵魂,使各种能力按相对价值和地位相互从属,其想象力先被意志和理解力推动,受到温和而无法改变的控制,在相反性质的均和与和谐中彰显出来。⑰此论述被英美新批评学派推崇备至,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想象力是诗人天才的灵魂,凭借此综合能力,诗人的意志、感情、理解与判断和谐统一,诗人创作作品时全部身心发挥作用,这是人的各种能力均衡与和谐的结果。诗人的能力和谐统一后,与有机整体的诗产生和谐,不仅促成作者与作品的和谐共鸣,更促成了欣赏者与作品的共鸣,最终形成文学与人的和谐。

(三)作品影响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柯勒律治的有机整体诗学观还体现了作品影响下人与人的和谐,认为诗人的想象力“使我们对诗人的敬佩从属于我们对诗的共鸣”,即以作品为纽带,构建作者与读者的联系,而读者通过对作品的共鸣与对诗人的敬佩自然建立起和谐关系。⑱此外,由于真实的作者在创作和生活中状态不同,而真实的读者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化差异,西方叙事学研究提出“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以便理解作者与读者的和谐关系。所谓“隐含作者”,就是“进入创作过程,以某种立场和方式写作”的作者,而“隐含读者”,则是“隐含作者心中的理想读者,或者说是文本预设的读者,这是一种与隐含作者完全保持一致、能完全理解作品的理想化的阅读位置”⑲。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一致性,也体现西方叙事学视域下作者与读者的和谐互动理念。

除作者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外,西方文论还涉及读者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与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密不可分。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提出,预言者和神的意志解释者俄耳甫斯阻止人类自相残杀,让人类放弃残忍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神的预言”通过歌声传达,以诗歌形式教给人们正确的生活方式。⑳德国哲学家席勒(Fredrich Schiller)进一步认为人具有“感性”和“形式”两种基本冲动,前者是要把身内必然之物转为现实,使理性形式获得感性内容,后者是使身外现实服从必然性的规律。只有通过美学,两种冲动方能融合,形成人的和谐。此外,欲求过剩的时代让艺术和科学此消彼长,现代人的人性分解,无法实现生存的和谐。而弥合这种分裂状态需通过美学恢复感性的地位,重建与理性相协调的感性世界,进而促进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

此外,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文学作品也能促进作者的自身和谐。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是对令人不满的现实的纠正。幻想创造出白日梦,而创造性作品像一场白日梦,是童年游戏的继续和替代物。不恰当的幻想会引发心理疾病,而作家通过作品释放被压抑的本能愿望,有助于其实现身心和谐。

(四)作品影响下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

文学的社会功用论除涉及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外,还讨论了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英国批评家阿诺德(Matthew Arnold)强调诗歌的解释具有自然魔法和道德深度,并以这两种方式启发人,既给予人满意的真实观念,又使人与宇宙万物相和谐。而歌德则认为,古希腊人代表微观世界中的宇宙和谐,应该用古希腊理想衡量现代文明,对抗当时社会的异化和肢解。在古典文学时期,艺术应揭示“古希腊人的平衡性、整体性、人道性和完美性”,揭示“和谐地生长起来的个体的各种可能”。

在社会功用视角之外,西方文论还强调统一的“主体”,即认识任何事物都要预设统一的意识。统一的主体感知客体和真实,使用句子结构作为媒介。以文论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进行对应:主体是人,而统一的主体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客体是客观世界;统一的主体感知客体,意味着实现自身和谐的人寻求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而句子结构的媒介适用于文学作品。对于上述关系,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认为人类主体进入先在的能指系统,该系统通过语言系统才能获得意义。而在前语言的镜像阶段,儿童开始把某种统一性投射到镜中的自我形象,而后必须通过区别自己和他者,才能成为独立的整体。因此,人类成长起初处于主体与客体(即人自身与世界)不分的非和谐状态,在语言系统的帮助下获得意义,区分自身和世界,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和谐关系,其中扮演重要作用的语言系统也适用于文学作品。拉康还指出,镜像是可见世界的门槛,而镜像阶段则是一出戏剧,其内在冲突从“不足”发展为“期待”,最后发展为“身份异化”,主体因此打破内在世界,进入外在世界。文学作品参与到镜像阶段这出“戏剧”的构成,就成为人开始融入外在世界的前提条件。

此外,人与世界的和谐问题还与生态问题密切相关。随着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人类关注的重点从人的利益转移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即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人文社科领域出现“生态转向”,其中生态文学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Joseph W.Meeker)率先提出“文学的生态学”术语,将生态学引入到文学研究。此后生态主义文论快速发展,并对作品中人的主体性问题保持“政治正确”立场,主张人类由“自我意识”向“生态意识”转变,即人类与地球共生的和谐关系。

(五)作品与世界的和谐关系

从文学作品背景下的世界和谐角度来看,法国作家雨果(Victor Hugo)认为:“我们时代的诗,就是戏剧。戏剧的特点是真实;真实产生于两种类型,即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的自然结合,这两种典型交织在戏剧中,就如同交织在生活中的造物主一样。因为真正的诗,完整的诗,都是处于对立面的和谐统一之中。”“时代”和“真实”都是世界的元素;“诗”和“戏剧”是文学作品;而“真正、完整的诗”“处于对立面的和谐统一之中”,这种和谐来自于世界所涉及元素,即崇高和丑陋的自然结合。雨果谈到丑与美的和谐统一,及其对文学作品价值的升华,实际是在为文学作品中的“丑”,也就是喜剧的艺术形式加以辩护。此外,德国哲学家阿多诺(Theodor W.Adorno)指出,文化宣称和谐原则是美化对抗性社会的有效手段,所以文化无法避免社会与自身和谐概念冲突,因此就会出现不和谐,而在文化导致社会自身冲突的情况下,文学作品就会发生作用,其方式在于,成功的作品不是在虚假的和谐中消解客观矛盾,而是通过内在结构暴露矛盾,以否定性的方式表达和谐。

从世界背景下的文学和谐角度看,歌德文论的和谐观,不仅涵盖前文提到的作品内部和谐及作品影响下人与世界的和谐;其“世界文学”概念丰富了文学与世界关系中的和谐问题。俄罗斯文学理论家萨伊坦诺夫(Igor Shaytanov)认为,世界文学的地位可以用拉丁格言“concordia discors”来表达,意为通过结合不同或冲突的元素获得和谐或统一。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强调改变各民族文学闭关自守状态,加强相互了解和交流。其最高目标是各民族文学组成多声部大合唱,既保持自己的独特声部,又为世界文学的壮观合唱做出贡献。歌德把世界作为各民族文学和谐共处的背景,强调文学“全球化”的和谐共生概念。

三、对西方文论和谐观的再思考

(一)发掘西方文论中的“和谐”线索

由上文可知,各时期西方文论探讨和谐问题的密度和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涉及的“有机整体”、“社会功用”等和谐观概念,在其发展史上具有较强的继承性,在西方美学中占据一席之地。西方文论不乏“世界文学”等阐释文学融合的理论,而文论的“和谐观”线索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为此类理论做出相应指导和评价。文学创作的融合离不开文论的和谐思想,因此西方文论与世界其他民族文论开展对话应以“世界文学”为起点,沿着一条从文学共同体到文论共同体的发展路径,形成各民族文论和谐共生的“世界文论”。这种构建需要各民族文论相互契合,而西方文论的和谐观提供了契合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西方文论能够与崇尚和谐的东方文论有效衔接,使“世界文论”的理念成为构建人类文论共同体的理论前提。

西方文论的和谐观还证明,“和谐”不仅能够串联西方文论的发展史,还通过介入要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更深刻地串联起艾布拉姆斯的文学研究四大要素。和谐观问题拓展了文论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类别,不仅涵盖作品与作者、作品与读者、作品与世界以及作品本身的直接关系,还延伸至文学影响下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联包括文学作品影响下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深化了对象间关系研究的内涵。文学即人学,而人类社会与其说是一个对象,毋宁说是一种关系的综合体,因此“和谐”这条线索,也关联到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通过文化转向探讨人类社会问题的特点。

最后,西方文论的“和谐”线索,指向了外向型求真文化特点。西方文论孕育在西方哲学之中,与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涵密不可分,其和谐观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点。自柏拉图提出文学无益于“真理”后,对于真理的追求,便成为文论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西方文论认为作品的各部分按照特有比例或特定结构才能形成“有机整体”,进而实现和谐;而这条线索又通过叙事学等通道,延伸到后来的结构主义文论。此外,精神分析、生态批评等文论都强调“主体”概念,通过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及二者互动关系实现和谐,体现西方文论对于真理的重视和认识真理的逻辑。

(二)探究西方文论中的“和谐”局限

西方文论的和谐观在彰显价值的同时,也暴露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其和谐观与自身文化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由于其外向型的求真特点,西方文论的和谐观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使用各类元素的“比例”等量化概念来探究和谐,造成和谐理念的僵化趋势。而主体、客体二分法等西方哲学概念在文论中发挥作用,使趋向于共同体概念的和谐观往往以“主客”对立为分析作品的前提条件。因此,这种和谐并非天然观念,而是需要建构的,这与强调完整统一的和谐概念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性。

其次,西方文论所鼓励的某些和谐精神具有一定的强迫性。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可以促进人的和谐,但西方文化的求真精神往往要求这种教化产生的和谐提供“唯一解”。例如西方批评家们认为“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体裁能够实现整体人格的和谐培养,而青少年实现这种和谐,需要获取更深刻的理解力和更多的知识,仿佛这是他们形成整体人格的唯一途径。这种“和谐唯一解”的理念“将青少年的头脑视为空洞而又嗷嗷待哺的容器,将知识视为一种液体倾入其中”,成为压迫之下的被动和谐。此类和谐观以理解力趋同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的天性,无法实现“和而不同”状态下的和谐。

再次,和谐观在西方文论发展中呈边缘化趋势。文化转向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往往对作品中的社会问题进行解码。例如,女性主义文论、后殖民主义文论、酷儿理论等重点关注性别关系、种族矛盾等意识形态问题。这些理论通过揭示文学作品中特定群体受到的歧视和压迫,以及进行的斗争和反抗,要求实现性别、种族平等。从实现“平等”的目标上看,“文化转向”范畴下的文论具有“和谐”内涵,但西方社会的性别、种族问题仍然突出,特定群体实现权利的方式以揭露和斗争为主。因此,在各群体间意识形态对抗不止的现状下,彰显和谐观的文论难以占据当代西方文论的主流。

最后,西方文论的和谐观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内涵。从柏拉图开创文论以来,和谐观在各时期西方文论中均有体现,但尚未形成体系。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西方文论虽然旨在追求权利平等,但是为实现该目标仍大量使用揭露和斗争手段,若无系统化的理论约束,其批评实践就可能冲破平权主义的诉求,走向利己主义的极端。而极端化的文论一方面可能遭到西方现有权力格局的反制而难以实现其平权诉求,另一方面可能突破平衡点造成反向的权力失衡,进而进一步加剧社会撕裂,这与通过文学批评实现平等的和谐目标背道而驰。因此,缺乏系统化的和谐观,是西方文论发展至今的一种遗憾。

(三)启发中国文论中的“和谐”研究

中国文论研究和谐问题,有内向型求善文化优势。西方文论涉及主客体冲突等问题,在论及和谐观时具有一定的内在矛盾性,而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融合中国文论,则可规避该矛盾。中国文化具有“厚德载物”的向善基因,以“崇德向善”为特征,强调以人生和心性为关照,以仁爱、包容、贵和等思想为准则,是一种内向型的求善文化,成为中国文论和谐思想的价值来源。中国古代文论以“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等“和谐”价值观为发端,以诸子百家“和谐”理念为基础,形成“天人合一”“虚实相生”“意与境偕”等具有和谐精神的美学思想。其和谐思想是由内而生的,而非如西方文论是外在建构和追求的。

中国文论研究和谐问题,可以吸收西方文论的优秀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在文化层面主张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对于中国文论的指导意义在于寻求文化共性,而西方文论的和谐观体现的“有机整体”等和谐思想蕴含了这种共性。虽然西方文论的求真思想偏向理性分析,中国文论的求善思想偏向感性体悟,但二者没有必然矛盾。正如韦勒克等指出,感性里没有相当程度的概括性和理论陈述,很难获得足够的批评力;而文学批评的理性判断如不能建立在直接或派生的感性基础上,则难以系统表达。因此,中国文论在讨论和谐观问题时可以与西方文论实现理论互动。

中国文论应主导“和谐文学批评”新体系的构建。关于文论的和谐观问题,具有内在和谐文化优势的中国文论应先行一步,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系统化文学批评理论。借鉴西方文论,中国文论应该寻求一个和谐观层面的理论起点,这个起点的灵感可以从语言学研究中获得。在语言学研究的话语分析层面,中国语言学界从西方的“生态话语分析”发展出具有中国语境特色的“和谐话语分析”,旨在促进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人与自然以及语言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其重要理论前提是构建“和谐哲学观”。而在文学研究层面虽有“生态文学批评”,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和谐文学批评”。中国的文学理论家不妨借鉴该思路,以“和谐”为出发点,以“和谐哲学观”为衡量标准开展文学批评研究,形成关于“和谐哲学观”的确定、“和谐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构建及“和谐文学”批评实践等一整套的“和谐文学批评”思路,在世界文学批评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结语

“和谐”不仅是中国文论的主要特征,也是西方文论的重要线索。在意识形态分裂严重的西方社会,和谐观作为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既是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撕裂趋势的弥合剂,又是西方社会在“去全球化”思想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桥梁。西方文论和谐观思想与中国文论和谐精神的差异和契合,能够进一步启发中国文论构建和谐批评理论体系。因此,研究西方文论中的和谐观,无论对于西方美学思想的追溯和评价,还是对于西方文论世界性价值的界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①Plato.Republic (from Book X)[A],In Adams,Hazard& Leroy Searle.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Third Edition)[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Page 29-36.

②但汉松《中译版序》[A],[英]罗伯特·伊戈尔斯通《文学为什么重要》[M],修佳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3-4页。

③Hornby,A.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age 933.

④Hoard,T.F.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age 210.

⑤Dampier,W.C.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1,Page 18.

⑥⑩⑯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7页,第77-78页,第395页。

⑦Aristotle.Poetics[A],In Adams,Hazard&Leroy Searle.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Third Edition)[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Page 53-57.

⑧陈素君《中西和谐精神的异同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9年,第44页。

⑨[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⑫[德]歌德《格言和感想集》[M],程代熙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7页。

⑬[意]克罗齐《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M],黄文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138页。

⑭[意]瓜里尼《悲喜混杂剧体诗的纲领》[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朱光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98页。

⑮[英]约翰逊《〈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A],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卷)[C],李赋宁、潘家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3页。

⑰⑱Coleridge,S.T.Biographia Literaria[M],London:J.M.Dent,1906,Page 166.

⑲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77页。

⑳Horace.Art of Poetry[A],In Adams,Hazard&Leroy Searle.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Third Edition)[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Page 84.

猜你喜欢
文论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文学病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论的现代性转型(专题讨论)
我与文学三十年
从文论医评《内经》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