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苗苗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随着竞技健美操项目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但是长期以来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完成、难度。艺术性方面,很少有关于主体动作方面的研究,由于新规则对主体动作进行了新的量化,所以主体动作的重要性尤为重要。根据刘静轩、赵鲁南的 《2017-2020新周期国际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对训练的启示》中得出:2017周期规则中指出,过渡连接动作、动力性配合、技巧组成了成套的主体动作,规则要求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主体动作不少于4个,根据主体动作的评分标准:流畅性、复杂多样性进行评分,主体动作满分为2分。复杂多样性是指身体多个部位参与动作并进行多种形式、空间的变化。流畅性是指动作之间衔接顺畅,无明显卡顿,使动作看起来圆滑自如。具备复杂多样和流畅的主体动作被称之为G+动作,G+动作和普通主体动作有着质的区别,同时动作的难度更大,视觉冲击力更高。规则中指明,一个时间内多个主体动作进行连接,仍被记作1个G,4个G+则主体动作满分,若少于4个主体动作,主体动作的总体分值下降一个档次,每少一个主体动作,都会有相应的减分。
根据闫奥、陈巍、马凌波的《2017-2020周期新规则下竞技健美操艺术编排分析》得出:2017版本规则根据复杂多样性和流畅性对主体动作进行评定并用G来表示主体动作,符合复杂多样和流畅的主体动作则为G+动作给予加分,不符合复杂多样和流畅的主体动作则为G。成套中G不少于4个,每少一个G,评定标准就下降一个档次,例:成套中具有2个G+,分值应该为1.6-1.7,但是少一个G,所以档次下降到1.4-1.5。多人项目中还具有团队协作板块,但是团队协作不会被单独加分,所以在集体项目中,团队协作可以是创做G+动作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2017版的规则中,对主体动作进行了量化的定位,更体现出主体动作在成套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并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明确主体动作在新规则中的定位,并分析出主体动作今后的发展趋势,对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内容(最高2分):包括除操化以外的所有动作:过渡、连接、托举和身体配合。需符合复杂多样性、创新性、流畅性。
2013周期规则没有具体的对主体动作分值的质化要求和理论,只是单纯给出了相应的完成方面的减分机制。
表1
表2
主体内容(最高2分):过渡、连接、托举和动力性配合以及团队协作。需符合复杂多样性、流畅性。
表3
表4
相比于2013周期规则,2017周期规则对各种失误进行了细微更改,对主体动作进行了质化的要求。在主体动作方面新增加团队协作动作。用G来记写一个主体动作,成套当中需要至少4个主体动作,满足要求的主体动作记作G+。满足4个主体动作的情况下
表5
(1)主体动作的时间分析。
①主体动作多为在相同时间内进行的统一的过渡连接。动作相对简单,为方便后续动作进行连接,所用时间相对较少;
②主体动作分布位置一般在难度动作开始和难度动作结束;
③动力性配合符合音乐风格,但是动作相对简单,如击掌和小的身体接触,因为用时较短,所以在肢体的表达上面比较夸张。
(2)主体动作的空间分析。
①两种空间变化的主体动作较多,两种以上的空间变化较少出现;
②队员做动作时的分布多为分散队形;
③冲击力小。
(3)主体动作的组合形式。
①相同的统一时间内进行的单一动作出现较多,如,翻身下、挑腰起等下地起身动作;
②在统一的过渡连接中,由1-2人进行不同种类的动作,加入技巧动作,进行分层;
③对动作的组合元素较少,动力性配合出现次数多但是动作简单;
④对运动员进行分组,分为三人组和双人组,多为不同的动作或者一组进行配合另一组进行衬托,使得动作的层次感丰富,较为吸引眼球;
⑤集体技巧动作出现,如,侧手翻或前滚翻,继续进行动作的衔接较少。
(1)主体动作的时间分析。
①时间运用充分合理,没有出现空余拍节;
②动作趋于复杂,但是时间并没有相应的延长很多;
③主体动作在成套中分布均匀。
(2)主体动作的空间分析。
①在同一时间内出现不同空间的动作,而不是单纯的进行空间的变化衔接,视觉冲击力较大;
②分布在难度动作开始和结束时的过渡连接动作不再是单一的一个动作,而是进行了多个动作的组合和至少两个空间的变化;
③因为团队协作的出现,所以整套动作当中,空间利用更为饱满,而不只是局限于难度动作的空间变化和托举的空间变化。
(3)主体动作的组合形式。
①出现过渡连接动作+技巧动作+过渡连接动作;
②动作的组合形式多样,元素较多,不再单纯的为了起身而起身,为了下地而下地,增加了艺术表现;
③团队协作的出现,成为一个创做主体动作的重要元素,各队伍充分利用团队协作;
④同样进行队员的分组,一般为三人组和双人组,一组进行配合另一组衬托,但是和上一周期不同的是,出现了人员的递增配合,例如,双人组进行动作配合时,三人中某个人在完成自己的动作之后,分配到双人组继续进行动作的配合,这种配合出现的次数较多。
(1)在2013-2016年周期的竞赛规则中,注重更多的是难度动作的完成和操化动作的艺术表现力,对主体动作的关注不是很高,大多数主体动作的动作元素相对较少,为单纯的动作衔接提供时间,虽然在动作的同时进行了人员的分组,多为两组或者三组以丰富动作的层次感,但是动作比较简单,有层次感的同时,几乎很少能提高视觉的冲击力,对空间的改变也比较的单一,多为为完成难度动作而必须改变的空间。动作的编排突出了队员的竞技能力,配合方面贴合音乐,突出整体风格;
(2)在2017-2020年周期的竞赛规则中,由于托举的改变和对主体动作的质化要求,所以在重视难度动作和操化动作的编排的同时,提高了对主体动作的重视,由于规则的完善和竞技健美操的进步,难度动作和操化动作都进入了一个小的瓶颈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突破,而同时G+的出现,成为了一个进步的突破口。在动作连接方面,不只是单纯的为了下一个动作衔接而进行,而是增加了艺术表现力,进行了多种复杂动作的连接,集体性的相同过渡连接出现次数变少,取而代之的是新出现的团队协作动作,这一动作成为集体项目G+动作生成的重要元素。新周期同样在主体动作方面进行了队员的分组,但是不同的是出现了人员的递增配合,例如,双人组进行动作配合时,三人中某个人在完成自己的动作之后,分配到双人组继续进行动作的配合,这种配合出现的次数较多。这种复杂的编排更突出了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同时给成套提供了更多的观赏性,团队协作作为重要元素,更加突出了成套动作的特点和风格;
(3)规则在逐渐完善,竞技健美操也在逐渐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项目也会逐渐大众化和更加的竞技化,竞技的难度只会越来越高,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因为竞技健美操在不断进步,规则也在不断的演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这就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思想方面的快速改变,对比分析新旧规则的差异之处。教练员应及时对规则进行学习,明确规则的差异、扣分点及加分点,及时对运动员进行规则的讲解,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来保持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运动员应积极配合教练员的训练安排,将规则铭记于心,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巩固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有自己的想法,要善于举一反三。规则的变化实际上是竞技健美操进步的体现,这就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注重动作的创新变化,根据新规则的要求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才可以在赛程中战胜对手,取得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