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通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太极拳通过太极推手技术,把中华武术实战技击表现的淋漓尽致。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太极拳逐渐走上竞技体育的道路。太极拳推手作为竞赛运动的表现形式,具有竞技性、观赏性。1953年在天津进行的体育表演,1970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太极推手列入武术对抗性项目。
在太极推手竞赛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违背太极拳运动规律的现象,如,运动员出现搂抱、顶牛、僵持等,以及裁判员判罚程度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在2015年4月颁布了《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试行)》,为太极推手竞赛的发展带来新希望。
本文章主要从竞赛法则、考核方式、攻击部位3方面进行分析。
表1
1979版的竞赛规则并没有对竞赛法则提出要求和说明,在1990版的竞赛规则中提出的要求与其他武术对抗项目有明显的区别,突出了太极推手的独特性。在1994版的规则中,1990版竞赛规则的部分内容保存下来,将“进、退、顾、盼、定”五法的要求删掉,规则强调必须运用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行比赛。而在沿用94版规则过程中,出现了“搂抱”、“推小车”、“顶牛”等现象,没有突出太极拳借力打力、以柔克刚等特点,因而在2015版规则当中,(1)将活步改为定步推手,进攻时在盘手状态下进行,严格执行搂抱处罚、取消优势获胜;(2)鼓励使用技术动作,使用规定动作可累计加分。此次改动突出了太极拳本身特色,回归传统。
1979版的竞赛规则中的考核方式是运动员推手一分钟,让运动员通过试推来了解对方劲力劲路,判断对手真实水平。但是在规则使用过程中,大部分运动员为保存实力,很少使用太极技法,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因而这个环节变的毫无意义。因此在1990版竞赛规则中删去了试推一分钟,将其改为太极拳考核。规定太极拳套路得分达不到8分,就失去参加太极推手竞赛资格。1994版竞赛规则也继续使用了这个考核方式,但在实力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太极拳考核得8分的要求作用不大,其他项目的运动员简单学习一套太极套路就可以通过考核而继续参加推手比赛。于是在2015版中将考核方式更改为合手考核,合手考核是对太极推手基本技法的考核,考察运动员沾黏连随、不丢不顶的柔化功夫,这对参赛运动员有一定限制,只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运动员才能做到运化自如,随曲就伸。
1979版中对攻击部位的规定比较模糊,规定攻击部位是上肢和躯干,双方除了使用靠法,双方的躯干不能接触,并且规则中没有对攻击部位进行详细阐述。由于双方躯干不能接触,太极推手中许多技法动作无法运用。于是在1990版的竞赛规则中攻击部位改为颈部以下,耻骨以上的躯干和上肢,1994版也沿用此规则。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频繁出现“满场跑”、“生拉硬拽”、“推小车”的问题。于是在2015版规则中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运动员双手攻击对方上肢手臂部位;运动员一手攻击对方上肢,另一只手可攻击颈部以下、耻骨以上的躯干部位;运动员双手不得同时进攻对方颈部以下、耻骨以上的躯干部位;对方被动转身时,可进攻背部。规则中不得双手同时进攻躯干部位,使赛场上搂抱、纠缠的次数大大减少,仅依靠蛮力取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太极推手作为竞赛项目以来,由于它尚巧不尚力,强调以柔克刚,制人不伤人,以静制动,曾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通过推手比赛,验证拳架是否有科学性,体现太极拳实战性,提高兴趣。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由于规则不完善,在太极推手比赛中,出现了大量的“顶牛”、“拉拽”、“推小车”等较力现象,没有正经练过太极拳或者仅仅练一段时间就去参加比赛,依靠自身蛮力取胜,这和传统太极推手经典中的“四两拨千斤”、“耄耋之年犹能御众”的技术完全不一致。
规则中规定:在比赛中需使用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技术进行比赛,规定出圈或摔倒即得分,这就使“推”、“搂抱”等依靠蛮力现象的出现。出圈和倒地使“推”和“挒”技法的使用次数增多,推手比赛中主要体现在推和左右挒上,技术单一,规则限制传统推手技术的使用,如,勾、套、绊、撑等技法。
只要符合太极拳“粘黏连随”、“刚柔相济”的特点,鼓励运动员使用具有安全性的技术动作和创新技术组合,技术不仅限于规则规定的太极八法,还可以使用其他技术,如,勾、套、绊、撑等技法。
参赛运动员套路考核不合格,应被取消参赛资格。只有长时间套路的练习,慢慢体会套路中的劲路,练出深厚的基本功,方能随机应变。运劲连绵不断,刚柔相济,化劲如履深渊,发劲如拉弓放箭,干净利索,制人而不伤人,只有这样,在比赛中才能伸屈自如,将太极推手技术表现的淋漓尽致。
太极推手比赛出现“顶牛”、“搂抱”等现象出现,且现行的竞赛规则中规定了攻击部位,这就极大限制了推手技术的使用。通过太极推手规则改革,避免了搂抱、顶牛、推小车、满场跑等现象的出现,更突出“听劲”、“粘连黏随”的使用。通过规则改革,更强调“不偏不倚”、“中定”等特性,在盘手过程中更加强调寻找双方弱点,巧妙灵活的运用时机,更好地发挥技击效能。鼓励运动员使用具有安全性的推手技术,技术不仅限于规则规定的太极八法,还可以使用勾、套、绊、撑等技法。由于部分参赛运动员没有练习过太极拳,仅仅练习摔跤,练练力量和反应速度就参加比赛,严重影响了太极推手比赛质量,因此建议参赛者需进行严格的套路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赛。通过竞赛规则改革,促进太极推手技术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推进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