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谣方俗语词释证

2021-07-02 08:05付义琴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建宁客家话乐平

付义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古徽州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民歌民谣来记录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徽州民谣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劳动、节气、婚姻、民俗等,体裁多样,有山歌、民谣、号子、小调等。这些民谣洋溢着浓郁的江南文化色彩和古山越文化气息,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方言俗语,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对这些方俗语汇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民俗语言学价值。下面我们选取几则徽州民谣中的方俗俚语进行考释,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徽州方言的语言特征。本文所引徽州民谣主要来自《徽州文化大辞典》之“徽州文学·民间歌谣”部分。

1.【密致致】【红花女】

一天星,密致致。拕枪拕棒赶狐狸。赶到先生门前过,剥得先生一层皮。先生骂我坏种,还要压我挑粪桶。一挑挑到那边河,一碰碰着一只鹅。伯母叫我烧烧吃,叔母叫我留着讨老婆。别家讨个红花女,我家讨个矮秤砣。前鸡胸,后背驼。挑担随地拖,做饭头齐锅。上床凳接脚,下床卖鸡驮。隔壁邻居不要笑我,结发夫妻没奈何![1](P410)

——《一天星》,休宁县民谣

按:“密致致”为“密布的样子”,文献中有“密致”一词,义为“细密、致密”。汉·陆贾《新语·资质》:“夫楩柟豫章,天下之名木……精捍直理,密致博通,虫蝎不能穿,水湿不能伤。”汉·王充《论衡·齐世》:“孔子知世浸弊,文薄难治,故加密致之罔,设纤微之禁,检柙守持,备具悉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然而“密致致”并不是“密致”一词的扩展。“密致致”的词义核心是“密”,“致致”乃形容词词缀形式,构成“X+致致”词形。释义为“X貌”或“X的样子”。文献中“X+致致”词形有“光致致”,义为“细润光滑貌”,唐·韩偓《屐子》诗:“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屧红托里。”清·曹寅《夜饮和培山眼镜歌》:“铜盘磨云光致致,晶莹刻得棘端刺。”又有“呆致致”,义为“发呆的样子”。《海上花列传》第七回:“耐看玉甫近日来神气常有点呆致致。”形容词词缀“致致”又音变作“孜孜”或“滋滋”,构成“X孜孜”或“X滋滋”,《汉语大词典》[2]收有“喜孜孜”“美孜孜”“意孜孜”“幸孜孜”“苦孜孜”“乐孜孜”“喜滋滋”“美滋滋”“甜滋滋”“润滋滋”诸词。

又民谣中“红花女”一词与“矮秤砣”相对为文,语义相反。“矮秤砣”指鸡胸背驼的矮脚老婆,“红花女”则喻指漂亮似红花的好婆娘。从词汇文化来源来看,以花喻女子可以追溯到《诗经》时期,《诗·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人以“桃夭”指代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变调》:“赵五娘于归两月即别蔡邕,是一桃夭新妇。”而文献中也有明确把“红花”与“女子”联系在一起的情况,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四“花王父母”云:“越人祈子,必于花王父母。有祝辞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盖取《诗》华如桃李之义。”又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六“神语·花王父母”下也有相似说法。云:“越人祈子,必于花王父母。有祝辞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盖取诗华如桃李之义。诗以桃李二物兴男女二人,故桃夭言女也,摽梅言男也,女桃而男梅也。华山上有石养父母祠,秦人往往祈子,亦花王父母之义也。”

《汉语方言大词典》[3]收有“红花女”一词,释义为“〈名〉未出嫁的女子(处女)”。仅标注为属于“赣语”和“粤语”方言词。“赣语”主要流行于平江、宜春、新余等区域。“粤语”主要流行于广西灵山西部,又据《南越笔记》《广东新语》及《广州府志》记载,广东区域也有该词流行。根据此则民谣,徽州方言中也有该词,当据补。又《绩溪方言词典》未收“红花女”一词,也可据补。

2.【白驼驼】【姨仂】

一只鹅,白驼驼,爹爹教我杀杀鹅,姨仂教我卖卖讨个老婆。本想讨个红花女,偏偏讨个矮秤砣。前鸡胸,后背驼。上床榻接脚,下床卖鸡驮。隔壁邻居不要笑我,结发夫妻没奈何![1](P410)

——《一只鹅》,休宁县民谣

按:“白驼驼”,释义为“较白的样子”。“驼驼”为借音字,是形容词词缀,字又作“脱脱”“沓沓”“塔塔”“踏踏”“拓拓”“塌塌”“沱沱”“拖拖”“妥妥”等。义为“X貌”或“X的样子”。汉语方言中习见此类词形用例。如:

(1)白脱脱

《汉语方言大词典》:“白脱脱,〈形〉较白。吴语。浙江舟山。”(第1402页)汉语方言中“X脱脱”还有:活脱脱(北京官话北京话、江淮官话江苏盐城话、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话及吴语浙江片,第4400页)、光脱脱(粤语广东广州话,第1899页)等。

(2)白沓沓

《汉语方言大词典》:“白沓沓,〈形〉白得难看。吴语。上海。阮海彪《死是容易的》:养了半年,我突然发现它变成白沓沓、精精瘦了。”(第1399页)汉语方言中“X沓沓”还有:光沓沓(中原官话河南郑州话,第1898页)、平沓沓(晋语山西长治话,第1190页)、软沓沓(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话,第3318页)、腐沓沓(吴语浙江宁波话,第6904页)、懈沓沓(吴语浙江绍兴话,第7285页)等。“沓沓”又可作“踏踏”,晋语中有“光踏踏”的说法( 晋语陕西北部话,第1900页)。

(3)白塔塔

(4)白塌塌

此外汉语方言中还有:

“X沱沱”:汗沱沱(西南官话江西赣州话,第2209页)、湿沱沱(西南官话湖北武汉话,第6285页)等;

“X妥妥”:懒妥妥(西南官话四川成都,第7283页)、文妥妥(西南官话贵州大方话,第901页)、重妥妥(西南官话四川话,4240页)、软妥妥(西南官话贵州大方话,第3318页)等;

“X+拓拓”:灰拓拓(吴语浙江杭州话和上海话,第1772页)等;

“X+拖拖”:懒拖拖(东北官话东北话及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话、重庆话,第7284页)等。

再看此则民谣中的“姨仂”一词,《徽州文化大辞典》括注为“(母亲)”,老派徽语称妈妈为“姨”,不过“姨仂”和“姨”在使用时有一定区别,“姨”可面称,而“姨仂”一般不用于面称。徽州民谣中还有“囡仂”一词,休宁县儿歌《牵茶歌》:“牵茶歌,磨茶郎。一斤膏,两斤糖,打发囡仂家进学堂。读的三年书,中个状元郎。”亦习见“么仂”一词,如绩溪民谣《小姐小姐别生气》:“小姐小姐别生气,门朝带你去看戏。么仂戏?游戏。么仂游?酱油。么仂酱?豆酱。么仂豆?豌豆。么仂豌?台湾。么仂台?戏台。台上正在演大戏,看了不会再生气。”又《月亮下来看世界》:“到外婆家吃么仂?吃仂红赤豆。么仂红?枣红。么仂枣?高枣。么仂高(糕)?朝糕。么仂朝?朝糕。么仂太?蕨炭。么仂蕨?油蕨。么仂油?香油。么仂香?线香。么仂线?丝线。么仂丝?铜丝。么仂铜?海铜。么仂海?海啊海,海着你家娘只白大腿!”

“仂”作名词词尾或代词词尾主要流行于赣语区和徽语区。如《汉语方言大词典》就收录了很多“仂”作词尾的用例。

(1)名词+仂

①“称谓语+仂”

公仂:〈名〉祖父(赣语江西乐平话,第742页);奶仂:〈名〉伯母(赣语江西乐平话,第1510页);妹仂:〈名〉女孩(赣语江西波阳话和福建建宁话,第3750页);娘仂:〈名〉婶娘(赣语江西波阳话,第5218页);崽仂:〈名〉男孩(赣语江西片话,第6120页);细人仂:〈名〉小孩子(赣语江西乐平话,第3784页);妹头仂:〈名〉少女或女孩(赣语江西乐平话,第3751页);新妇仂:〈名〉儿媳(赣语江西乐平话,第6659页);侍公仂:〈名〉曾祖父(赣语江西乐平话,第3427页)。

②“动物名+仂”

鸭仂:〈名〉鸭子(赣语福建建宁话,第4825页);蝇仂:〈名〉苍蝇(赣语福建建宁话,第6829页);雀仂:〈名〉鸟儿(赣语福建建宁话,第5404页);猴仂:〈名〉猴子(赣语福建建宁话,第6226页);蜂仂:〈名〉黄蜂(赣语福建建宁话,第6537页);蚕仂:〈名〉蚕(赣语福建建宁话,第4569页);狐仂:〈名〉狐狸(赣语福建建宁话,第3490页);兔仂:〈名〉兔子(赣语福建建宁话,第3522页);寒细仂:〈名〉蚯蚓(赣语江西乐平话,第6311页);猪豚仂:〈名〉小猪(赣语江西乐平话,第5628页);喜喜仂:〈名〉蜘蛛(赣语江西乐平话,第5920页);乌衣仂:〈名〉八哥鸟(赣语江西乐平话,第766页);牛矮仂:〈名〉小牛(赣语江西乐平话,第803页);猫子狐仂:〈名〉狸猫(赣语福建建宁话,第5638页)。

③“植物名+仂”

柑仂:〈名〉橘子(赣语福建建宁话,第3822页);桔仂:〈名〉小金桔(赣语福建建宁话,第4578页);财仂:〈名〉荸荠(赣语江西乐平话,第2649页);落苏仂:〈名〉茄子(赣语江西乐平话,第5946页);蔓瓜仂:〈名〉丝瓜(赣语江西乐平话,第6775页)。

④“其他名词+仂”

刷仂:〈名〉刷子(赣语福建建宁话,第3738页);弄仂:〈名〉胡同(赣语福建建宁话,第2374页);粽仂:〈名〉粽子(赣语福建建宁话,第6945页);糕果仂:〈名〉年糕(赣语江西波阳话,第7298页);晚米果仂:〈名〉年糕(赣语江西波阳话,第5439页)。

(2)代词+仂

①“人称代词+仂”

我仂:〈代〉我(徽语安徽休宁话,第2713页);你仂:〈代〉你(徽语安徽徽州话,第2748页);俺仂:〈代〉我(徽语安徽屯溪话,第4918页);亻渠仂:〈代〉他(徽语安徽歙县话,第6610页)。

②“疑问代词+仂”

么仂:〈代〉什么(赣语江西乐平话,第386页);何曼仂:〈代〉哪里,什么地方(赣语江西乐平话,第2724页)。

③“指示代词+仂”

记仂:〈代〉这个(闽语福建厦门话,第1429页)。

词尾“仂”又可写作“里”“俚”“粒”“立”“咧”“拉”“哪”等,均为记音字。如:妹里(赣语江西莲花话,第3751页)、蝇里(赣语江西新余话,第6829页)、猪里(赣语江西新余话,第5618页)、柑里(赣语江西新余话,第3822页);崽俚(赣语江西高安老屋周家话话,第6120页);粽粒(赣语湖南耒阳话,第6549页);猴立(赣语江西宜春话,第6227页);妹咧(赣语福建泰宁话,第3751页)、细人咧(客家话福建长宁话,第3785页);蝇咧(赣语福建泰宁话,第6829页)、兔咧(赣语福建泰宁话,第3523页);妹拉(徽语安徽祁门话,第3750页);猪哪(吴语江苏张家港话,第5620页)。又有“崽里子/崽哩子”(赣语江西南昌话,第6120页)。

3.【睡睡添】【做做添】【歇夜添】

一送郎,送到枕头边,拍拍枕头睡睡添;二送郎,送到床面前,拍拍床沿做做添;三送郎,送到槛闼(窗)边,开开槛闼看看天,有风有雨快点落,留我的郎哥歇夜添;四送郎,送到房门边,左手摸门闩,右手摸门闩,不晓得门闩往哪边。[1](P410)

——《送郎》,歙县和绩溪民谣

按:“睡睡添”“做做添”“歇夜添”中“添”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表示动作行为再次重复。赵日新《绩溪方言词典》[4](P223)将此类“添”归入“附加类”,指出“用在动词性词语后,表示同一宾语的数量的追加,有‘再、又’的意思,动词前可加‘再’或‘囗[-i]又’。”准此,上揭例中“睡睡添”意为“再睡一会儿”,“做做添”即“坐坐添”,意为“再坐一会儿”,“歇夜添”意为“再留宿一夜”。再如,徽州绩溪县民谣《映山红》:“爱情生个娒(按:“娒”,徽语婴儿的爱称),大家都喜爱。爱情生个添,肯定是先先。”其中“爱情生个添”是“爱情生个娒”的重复追加,相当于“爱情生个娒添”,语义为“爱情再生个娒”,但受到民谣韵律对称影响而省略了“娒”。又《蚕豆花》:“找找看,找着个破铜罐。找找添,找着个细铜钱。”其中“找找添” 是“找找看”的重复追加,相当于“找找看添”,语义为“再找找看”,但受到民谣韵律对称影响而省略了“看”。又《摘梅》:“外婆门口一树梅,心里想吃口难开。外婆叫我摘个吃,舅母讲我死好吃。外婆叫我摘个添,舅母骂我害猪癫。”其中“外婆叫我摘个添”是“外婆叫我摘个吃”的重复追加,语义为“外婆叫我再摘个吃”,但省略了动词“吃”。

汉语方言中这种“动词性成分+添”结构亦见粤语、客家话和吴语。如:

(1)粤语,主要流行于广东广州话中

食啲添:〈动〉再吃一点(粤语广东广州,第4297页)。

睇下添:〈动〉再看一会儿(粤语广东广州,第6093页)。

重衰添:〈形〉还更倒霉呢;还更糟呢(粤语广东广州,第4241页)。袁雄仪、潘超独幕剧《血的教训》:“如果捉佢地去做左一阵监,又放番出嚟,俾佢知道系我地讲嘅,个阵重衰添。”

等一阵添:〈动〉再等一下(粤语广东广州,第6188页)。

等几日添:〈动〉多等几天(粤语广东广州,第6188页)。

(2)客家话,主要流行于广东梅县话中

等下添:〈动〉再等一会儿(客家话广东梅县,第6187页)。

泡壶添:〈动〉多泡一壶(客家话广东梅县,第3655页)。客家情歌《江山易改情难丢》:“妹子泡茶味道甘,系有滚水泡壶添。”

坐下添:〈动〉多坐一会儿(客家话广东梅县,第2785页)。张腾发《客家山歌之背景》:“坐下添,归去唔知死呀生。”

再等几年添:〈熟〉再多等几年(客家话广东梅县,第1737页)。

食一碗饭添:〈动〉再吃一碗饭(客家话广东梅县,第4299页)。

(3)吴语,主要流行于浙江金华和温州话中

困几添:〈动〉再睡一回(吴语浙江金华,第2678页)。《浙江歌谣》六:“姑娘爬起,桃花配鞋绑,新妇困几添。”

配(按:配指下饭、下酒的菜)买俫添:〈动〉多买些菜(吴语浙江温州,第4607页)。

又西南官话江西赣州话也有“住夜添”,词义为“〈动〉再住一夜”,《情歌三百首·送郎歌》:“二送郎,天井沿,一朵乌云遮两边,保佑龙天落大雨,留我表哥住夜添。”(第2753页)赣州话,通行于赣州市区及信丰县城以及两地周边地区,但从方言归属来看,属于西南官话。除了赣州市区及信丰县城外,赣州地区通行客家语,赣州地区通行的客家话有宁龙片和于桂片之别。通过上面系联同类构词在汉语方言分布情况的分析来判断,《汉语方言大词典》标注西南官话江西赣州话的“住夜添”一词,极有可能是客家话的遗存。

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边境,深受周围各种方言土语的影响。从上面我们对徽州民谣中的“密致致”“红花女”“白驼驼”“姨仂”“添”等方俗语词的考证情况来看,徽州话确实极其复杂,和多种方言都存在共同之处。对徽州民谣中方言俗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徽州方言的性质,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徽州文化。

猜你喜欢
建宁客家话乐平
美术作品
广西客家话持续体标记的主要类型及历史演变
迎春佳作
乐平的眼镜
有趣的客家话
石板滩客家话与成都话的对比
浅谈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变调
建宁“花海跑”:春风十里梨花飞舞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