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津梁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下)

2021-07-02 03:50褚树荣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事理木叶梅花

□褚树荣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宁波 315000)

学习任务三 概念与图示:破译学术文章的奥秘

(一)厘清概念,走近学术

学术类文章通常有很强的专业性,文中的陌生概念容易造成阅读障碍。了解、辨析重要概念,是走近学术类文章的一把钥匙。

1.梳理概念

“中国知网”是一个可以检索学术期刊、高校论文等参考文献的网站。为使文章能够更为快捷地被检索者搜索到,并把握文章要点,学术性文章往往需要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通常是文章中重点提出、阐述或辨析的概念。假如这4 篇课文将被收录到“中国知网”上,你是“中国知网”的编辑,请你为每篇文章确定4个关键词,并说说选词理由。

2.辨析概念

(1)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举例说明什么是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如何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2)细读《说“木叶”》,举例说明什么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说说“木叶”“树叶”“落木”“树”“木”这些概念有什么不同?

(二)思维可视,化繁为简

1.理一理,画一画,应用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也可以用来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分4小组,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以下任务:

(1)研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图示梳理对科学家的发现有重要启示的节点。

(2)研读《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以图示梳理加来道雄走上科研探索之路的过程。

(3)研读《中国建筑的特征》,以图示梳理中国建筑的特征、“文法”和“词汇”。如图3。

图3

(4)研读《说“木叶”》,以图示梳理“木叶”“树叶”等概念,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2.晒一晒,评一评,完善导图

每小组选出1 名代表,展示、讲解。其他同学补充、比较、点评。

(三)连缀概念,撰写摘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它可以使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借助思维导图厘清文章思路,借助重要概念把握文章论述中心,任选一篇课文撰写文章摘要。

学习任务四 言语之美:文体与语体的关系

(一)因体而学,感受语言底色

1.将下列语段和《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关建筑部件的语段对应,依据表格(表6)比对语言修辞。

表6

●蜀山兀,阿房出……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滕王阁序》)

●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发五色之渥采,光朗以景彰。(《西都赋》)

●(1)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无论外部内部都如此。(2)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以承托上面的重量。(3)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中国建筑的特征》)

2.屠呦呦的原文编入课文时,个别词句做了改写(详见表7),请从实用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要求写旁批。

表7

(二)品味修辞,欣赏语体色彩

1.阅读《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请关注第3、5、7、9、10 自然段的开头句子,想想作者为何反复提到“我想”。这种句式表达跟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有何关系?文章还有哪些句子吸引了你?读一读,品一品,说说为什么。

2.照理说,学术性的文章,语言是严谨、准确、写实的,极少使用文学手法。但是《说“木叶”》是个例外,请品读这些画线句子,体会作者匠心之处。

(1)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2)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

(3)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学习任务五 思维之花:科学思维对我们的启示

该任务以读书交流会的形式完成。交流会的目的是,了解思维的类型,分析课文作者的思维特点,拓展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特点,并讨论素养与思维的关系。交流会应该布置相关预习。交流会可以分为以下4个环节:

(一)展示我们的“思维云图”

课外学习思维导图的画法,上网查阅思维的分类知识、思维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把思维分类知识以及思维研究前沿等资讯以“思维云图”的形式画出来。事先物色画得比较好的作业,安排4~5 人,讲解自己画的“思维云图”。

(二)欣赏作者的“思维花朵”

事先布置写作300字左右的读书小报告,分析作者的思维特点。如屠呦呦注重积累(渐悟思维)与灵感(顿悟思维)的结合:她长期从事抗疟研究,最后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灵感和启示,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取得突破。梁思成的论文先从建筑学视角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分成9 个方面阐述,最后借用语言学的概念(如“词汇”“文法”和“可译性”)来归纳总结,既有整合思维,又有发散思维,而且有跨界思维。加来道雄对高维世界的兴趣来源于对金鱼的想象以及对爱因斯坦桌上尚未完成的论文的联想,此后,他设计原子对撞机,实验反物质的产生,这是典型的科学思维,基于实证,加来道雄描述的趣事和实验是文学(形象)思维与科学(逻辑)思维的融合。林庚关于“木叶”的“暗示性”功能的发现是基于想象与联想的,但他列举了大量的例句来例证他的发现,也是文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融合。当然,从逻辑思维方面来说,他的结论来自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也就值得商榷。交流会的主要环节,可以设计成报告和答辩的形式。可安排4个学生,每个学生阐释一位作者的思维特点,然后其余学生讨论、质疑和补充。

(三)观摩科学的“思维花园”

这是课外拓展迁移的环节,要求学生图文并茂地分享科学研究中思维运用的佳话或传说。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水中物体的浮力,门捷列夫在梦境中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还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从烧水中获得启迪,鲁班上山被茅草划伤和锯的发明,爱因斯坦和费曼在研究的间隙来一段小提琴和钢琴的协奏等。尽管这些传说查无信史,但其中确实包含了思维和科学发现的规律,最后联系本单元的作者,分析其思维的类似特征。

(四)点亮素质的“思维之光”

这是交流会的最后一个环节,讨论思维与素养之关系。国外有两个数据引擎,叫Bag of Words 和POS Tagger,通过它们可以搜索到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有重叠的人。世界上最受好评的500 位科学家,多数都和艺术有强关联。课文的作者也一样,4 位作者,除了林庚以外,3 位都是自然科学家,文中可见文学思维的明显痕迹。通过该环节,学生应该感悟到,提升素质的过程,犹如在黑暗的洞穴中守望光明,那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复合的思维之光。这个环节应该选择班级里稍有偏科的学生,让他们来谈谈学习本单元的感悟和启迪。

学习任务六 探究与发现:清晰地说明事理

与介绍事物相比,说明事理更难一些,因为事物是具体的,而事理比较抽象。想要把事理说明清楚,需要在认识和表达两方面多下些功夫。

(一)认识事理,准确深入

1.示例。林庚在说明“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时,提到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根据课文说说,他是如何解释“木”的暗示性的。

2.模仿。细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一句子,这几枝梅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如偏僻、孤独、坚韧、暗香、纯洁等)

3.总结。需要说明的事理,都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要在写作前搜集相关资料,做些研究,深入理解要说明的事理。对事理的理解越到位,就越容易将其解说清楚。

(二)梳理关系,明确要素

1.示例。如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提到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还有《说“木叶”》的诗歌语言暗示性,都是重要概念。这些概念也就是事例的关键要素,要阐释其内涵、说明其外延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细读课文,看看林庚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产生机制的?(概括机制:语言敏感—认识潜在力量—明确感念意义—互相整合组合—言说有限而意义无限—暗示性产生)

2.模拟。请从处境、状态、时间、心态、结局、精神等角度梳理陆游笔下的梅花的关键要素。(见陆游《卜算子·咏梅》)

3.总结。所谓关键要素,包括重要概念、因果关系、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等,把这些重点阐说清楚,文章才能纲举目张。

(三)说明事例,符合规律

1.分析。梁思成和林庚两篇文章,虽然风格不同,但表达时都抓住了人的认识规律。梁文是分9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从整体布局、建筑结构写到重要构件、装饰风格,这种说明顺序与人们对房屋的观察顺序一致。人们观察一个建筑物总是先看到建筑物的外观、整体组成,然后注意到内部结构、建筑的细节。林文先引出话题:“木叶”是历代诗人钟爱的形象。然后分析“木叶”为人喜爱的原因:“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最后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这样,由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最后总结,也是符合人们认知的一般规律的。

2.模拟。如果采用从具体到抽象、从表面到本质这样的说明顺序,如何说明古典诗歌中的梅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呢?(如梅花的虬枝、花形、颜色—开放的时间季节、清香、环境—诗人的联想、移情、比附)

3.总结。说明事理时,还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明顺序。可以由具体的现象出发,归纳并说明其中的道理;也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揭示事理的不同层面;还可以在比较中凸显事理的特征。

(四)说明事理,方法恰当

1.示例。在《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这两篇课文中,较多地用到了举例子、作比较、引资料、作诠释这几种说明方法,尤其是举例子和作比较。请举课文中的相关片段为例说明。

2.模拟。你知道哪些诗人给梅这种植物投注了意涵?这些意涵又分别是什么?请举例,并比较分析。

3.总结。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引资料。

(五)活学活用,文段写作

品读下列诗句,探究古代诗词中的“梅”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引起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事理说明文。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答案参考]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但作者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梅花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可见,梅花的暗示性首先在于梅花本身有诗人需要的品质和文化象征意义,然后诗人还要把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客观物(梅花)身上。所以,中国古诗中物象的暗示性,大抵都是主客观相容互动的产物。

猜你喜欢
事理木叶梅花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语 丝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盏中,木叶似小舟
梅花
梅花引
谁曾见过风
梅花锁
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