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飘出的歌
——“金湖秧歌”的发展与传承

2021-07-02 09:28郑修珍姜瑞荣
江苏地方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锣鼓秧歌曲调

◎郑修珍 姜瑞荣

(江苏金湖 211600)

江苏省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入江水道穿腹而过,因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湖环绕,历史上宝应湖西有“津湖”之称,故用其谐音,定名“金湖”,象征资源丰富,日出斗金。金湖是典型的苏北水乡,境内沟河纵横,水域宽广,水面占全县版图近半。金湖水田多,广植水稻。淮河水流过广袤的平原,滋润了农田里的庄稼,养育了金湖人民的生命,润甜了金湖姑娘、小伙的歌喉,劳动的号子、解乏的小调,派生出了金湖秧歌,使一首首盈泪难忘、甜蜜心动的秧歌像河水一样叮咚流淌,他们在秧田中无拘无束地歌唱,成为流动着盎然生机的水乡风情。诗人赵恺曾评说金湖秧歌:“水田开阔,心田也就开阔,开阔召唤歌声。多水,歌声就温存妩媚。”古老岁月的唱盘,把一首首金湖秧歌播放在美丽富饶的田野上。

金湖秧歌是金湖劳动人民以朴实的感情、集体的智慧,在长期的水田插秧劳作中创造的,这些秧歌不是文人的创作,而是农民自己的创作,完全是一种生活的积累和情感的抒发。有据可考的金湖秧歌历史有数百年之久,其唱词、曲调和演唱方式非常独特,是不可多得的汉族民间文化遗产。2014 年7月,金湖秧歌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金湖秧歌的产生与发展

秧歌与水田地区的农耕劳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宋朝就有关于秧歌的记载。诗人陆游《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张舜民在《打麦词》中写道:“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杨万里《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这说明当时农民插秧时已有唱歌的习俗。

金湖地处淮河下游水网地区,适宜水稻生长。三国曹魏始,该地区为历代王朝的屯田之所,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南齐建元二年(480),境内石鳖立平阳郡。据《通典》记载,“平阳石鳖,田稻丰饶,盖历代屯田之地也”,说明当时水稻种植就很普遍。

金湖秧歌的起源,据秧歌研究专家戴之尧考证,是从明代初年从江南传过来的。朱元璋称帝后,将江浙地区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民众遣放到苏北地区屯田垦荒,史称“洪武赶散”,大批的江南移民来到地广人稀的金湖地区,这些江南移民带来的“稻作文化”与金湖本土的歌谣相结合,形成了秧歌的雏形。至于金湖秧歌中的“锣鼓秧歌”则源于湖南。据湖南《安乡县志》记载:“插秧是主人雇请歌手二人,在田垅间一人打鼓,一人敲锣,对唱春歌。”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大批湘军北上,后来一部分滞留金湖一带,带来了湖南锣鼓秧歌等习俗,只是湖南安乡秧歌“今已失传”,而在江苏的金湖却流传至今。当然,金湖秧歌不完全是安乡的锣鼓秧歌,其敲击方式和演唱曲调融合了金湖本地钉船木匠的“打排斧”节奏和流浪艺人的“凤阳花鼓”等内容。

打鼓唱唱

锣鼓秧歌

金湖秧歌来自于当地普遍栽插水稻的田间劳作。水稻种植需要将种子培育成秧苗后移栽,工序多而繁,劳动强度大,秧苗全靠人手一撮一撮插入田中。每到插秧季节,农妇不间断地栽插秧苗40 多天,每天泡在水田里10 多个小时,抢时间、赶季节,晚上拔秧白天栽,睡不解衣,食不靠桌,有的妇女吃饭时候就疲乏得睡着了。为了缓解疲劳疼痛,提振精神,他们插秧时便以说笑话、唱歌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久而久之,唱歌成为人们栽秧时消除疲劳的最好形式,所唱之歌也逐渐定型,统称秧歌。

金湖秧歌早期称为“秧号子”,唱段简单、短小,曲调自由,内容质朴。后逐渐形成固定曲调,有“四句头”“五句半”“串十子”等,演唱形式为“打鼓唱唱”,也就是一人打鼓,另一人唱(唱歌)。后来又发展成锣鼓秧歌,这是专业歌手,一人敲鼓,一人打锣,两人对唱。金湖秧歌主要通过乡村农民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形式延续、发展,在演唱过程中,歌手们相互竞争,各显才能,不断创新,唱词及曲调中不断融入山歌、时调、戏曲、宝卷、唱本等其他艺术成分,流传多种歌唱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使得金湖秧歌演唱得到普及。特别是人民公社化时期,金湖插秧时节,集体化劳动中有时是100 多人同时栽秧,一趟就是几块田。这一时期锣鼓秧歌也最为鼎盛,这种田间的锣鼓秧歌场面在全国绝无仅有。在农村集体化时期,吟唱秧歌的人很多,一些不会唱秧歌的被称为“男的不是真才子,女的不是巧红娘”。“文化大革命”初期,秧歌一度作为“四旧”被禁止演唱。“文化大革命”后期,地方党委、革命委员会重视秧歌的积极作用,每年四五月份,组织县文工团、文化馆(站)和农村业余作者创作秧歌新歌词,整理改变秧歌新曲调,编印《金湖秧歌专辑》发至基层生产队,县广播站教唱。

二、金湖秧歌的演唱方式与特点

金湖秧歌的演唱方式有“秧号子”“打鼓唱唱”“锣鼓秧歌”三种。曲调以一两个基本曲调,通过变奏配合多种词格唱词构成,综合北方民歌的高亢豪放、南方民歌的舒缓流畅,形成独特的曲调,调名一般以句式结构而定。金湖秧歌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为情感和生活歌,其中情歌最为优美动人,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1.秧号子。秧歌的初期唱法,唱词简短,情节简单,内容质朴,基本都是单段曲式结构,以二至五句为多,很少有十句以上,有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及多乐句乐段。多为一曲一词,很少另有填词,曲调相对自由,无固定格式。曲调繁多,唱法不尽相同。如《做花鞋》:“小小的鞋头子满堂花,我做一双鞋子送冤家,情哥要想见噢,你望望哪个鞋头花。”如《放卫星》:“忆往昔,生活苦、缺吃少穿;大呼隆、搞生产、磨磨洋工。责任制、定得好、天翻地覆;拔穷根、栽富苗、变了模样。”又如《与人共事》:“与人共事要真诚,不可欺负老实人;借人多少还多少,秤平斗满莫欺人。走路君子断盘缠,不帮三文帮两文;门前过来要饭的,不把一升把半升。人在难中拉一把,落井下石万不能。古来老人有句话,不修今世修来生。”

2.打鼓唱唱。打鼓唱唱是栽秧人边栽秧边唱和,用来消遣自娱的演唱活动。打鼓唱唱中的“打鼓”,由一人或多人唱“隔趟栽”“我带你隔趟栽,我带你隔趟栽……”作为引子或过门,唱完过门,另一秧歌手接着唱带有实际意义的歌词,叫唱唱,合称“打鼓唱唱”。多为歌手即兴创作,随意性较大,唱词内容丰富、生动,曲调优美动听,是金湖秧歌中流传范围最广、存续时间最久的一种短歌演唱形式,保存下来唱词有千首之多。主要唱法有独唱、齐唱、对唱、说唱、一领众和。后来“隔趟栽”逐渐被“格冬代”替代,成为金湖秧歌的代名词。如四句头:“结识个姐姐在河西,我去看姐带只鸡,路远迢迢难寻找,小鸡擒成老母鸡。”又如“小妹房中忙打扮,猛听哥哥一声喊,口红掸在鼻尖上,错把裤子当汗衫”。再如“情郎对面走过来,田宽路窄怎让开;对面难说私情话,假装弯腰拔花鞋;拔花鞋呀拔花鞋,轻轻叫郎晚上来”。一对相互爱慕的有情人在农田劳动,偶尔在窄窄的田埂上相遇,姑娘本想对心上人说说心里的悄悄话,怎奈田里人多眼杂,生怕被人听(看)见说闲话,只好弯下腰来假装拔起被泥土粘住的花鞋,并轻轻地告诉情人,晚上在老地方见面吧。这些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又表现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奇妙心态。

打鼓唱唱,唱腔悠长婉转,发声位置自然靠前,共鸣好且声音贯通,清纯明亮,许多乐句曲折回绕,有的一个乐句长达八九个小节,虽然音域并不很高,但唱起来明朗悠扬,柔婉、质朴、流畅的行腔融合略带幽暗委婉的曲调色彩,产生出一种靓丽独特的美。金湖秧歌的基本曲调以打鼓唱唱曲调为代表,打鼓唱唱曲调包括“四句头”“五句半”“抢八句”“串十子”等多种。四句头,如“我跟妹妹隔条沟,你我相爱说不出口,妹妹爱我会弹琴,我爱妹妹会唱歌。”又如:“鸡叫头遍离被窝,黑古隆冬去拔秧,四爪抠泥累又苦,不唱秧歌瞌睡多”。串十字,如《小红娘》:“小红娘,在房中,打扮俊俏,脸搽的杭州粉,雪白窈窕。耳朵根,白答答,镏金坠子,金丝夹别乌发,亮熠铮铮。上身穿,大红袄,鸳鸯扣子,紫罗裙褡披肩,配得分明。红缎鞋,满帮花,小金莲三寸长,实在可爱。”抢八句,如“我与妹妹隔条沟,妹养鸭我养鹅,我帮妹妹,妹妹帮我,鹅鸭合趟,哥唱妹和……”如五句半(男女对唱),女唱:“天上下雨烂坯坯,妹叫哥哥不要来。妹家没有砖天井,踩出脚印有人猜,小情郎,无影子说出个有影子来。”男唱:“天上下雨烂坯坯,叫我不来偏要来。我把鞋子倒着走,只见出去不见来,小妹子,叫他神仙也难猜。”好一个“踩出个脚印子有人猜”,好一个“我把鞋子倒着走”,古今很少有情歌像金湖人这样唱的。

3.锣鼓秧歌。锣鼓秧歌的演唱歌手是锣鼓师傅。原先的锣鼓师傅多半是当地民间艺人或香伙、道士,插秧季节受雇于主家(或生产队长),专门唱给栽秧工听。演唱时两人配对,分工是一人敲鼓、一人打锣,锣鼓用作前奏与过门,锣鼓停歇时唱歌,一般敲鼓者为主唱,打锣者帮腔,时而轮换。大多演唱长篇叙事歌,也称为长歌,曲调较为平缓短促,没有打鼓唱唱那么高亢悠长。俗话说“栽秧田里无老少”,歌词中穿插有很多打情骂俏的荤段子,用来取悦听众。通过锣鼓秧歌演唱来指挥生产、督促进度、监督质量、鼓舞情绪。

锣鼓师傅演唱长歌从早到晚一般唱10 多个小时,唱中带吟,吟中有唱,有时吟唱诵结合。通过敲打锣鼓点的方法过门,使唱段更生动,更引人入胜。金湖已收集锣鼓秧歌唱本(大牌唱、小牌唱)20 多种,主要作品有《大(小)栀子花》《大(小)红娘》《衣架姐》《配药硝》《姐思情》《刘全进瓜》《趱工忙》等。锣鼓的敲法也十分复杂,有“长流水”“一阵风”“鲤鱼穿浪”“蛤蟆咂嘴”“金鸡啄食”“万马奔腾”等72 套之多。闵桥的张中林年轻时曾创下在秧田里连续敲锣鼓42 天的记录,最长叙事秧歌他可唱3000 多句。秧歌传承人张忠祥的师祖辈有名有姓的就有六代人,他能敲出72 套花香敲。

金湖秧歌的演唱风格,综合山歌、小调和号子的特征,音乐体裁式样具有综合性。以比较自由带有即兴性质的山歌旋律为主,节奏自由,句尾多用自由延长的拖腔,多用倚音和有明确音节的上下滑音为润腔。集体演唱的短歌和说唱叙事性的长歌都使用小调旋律。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具有号子的演唱和旋律特征。

三、对金湖秧歌保护传承的思考与建议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种田模式兴起,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人工栽秧逐步被机械化插秧所替代,众多妇女一起插秧的场景愈来愈少,在秧田里唱歌的形式基本消亡,秧歌渐行渐远,40 岁以下的人基本不知道秧歌是什么东西。1986 年还有300 多名秧歌手活跃在秧田里,如今,还能演唱的不足30 人,而专业歌手更为稀少的锣鼓秧歌似乎已成尘封的记忆。近年,随着农田向大户集中,农村又出现大面积插秧的场景,秧歌又回来了。金湖县文化部门适时开展金湖秧歌抢救保护工作,保存这一宝贵地方文化遗产。

金湖县文化馆馆员在闵桥采集秧歌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金湖县委、县政府组织力量搜集、整理、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受到文化部、国家民委的表彰,金湖秧歌名声大震。戴之尧先生曾搜集整理千余首,编辑出版《秧歌大全》。金湖县文工团“秧田新歌”(秧歌联唱歌舞)节目,在华东地区汇演的基础上,曾赴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全国文联、外国留学生、省内外学者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来金湖采风,对金湖秧歌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金湖秧歌也曾赴韩国演出。江苏省著名作曲家崔新于2006 年“新春音乐会”,把“金湖秧歌”推到“金色维也纳”音乐大厅演出。金湖秧歌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已为世人所公认,并由此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是人类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秧歌文化是世代生活在水乡地区的农民共同创造的一种与水乡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水乡田园生态是秧歌文化的“源”与“本”,舍此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秧歌文化集中体现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关系。首先是有良好的水乡田园生态,其后才渐渐发展为优秀的秧歌文化。因此,要把秧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与水乡田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

秧歌文化传承保护,保护水乡生态要先行。近年,由于农业资源开发、道路交通建设、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旅游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乡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处理好水乡生态环境、秧歌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金湖县应该“花大力气”思考的问题。

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水乡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俗和人们的价值取向,从而使水乡文化资源有所流失。如果在开发过程中保护不当,就会引起水乡田园生态的破坏,而水乡田园生态的破坏极易引起传承文化因素的流失。因此,在把旅游业做成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的同时,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水乡田园生态保护作为前置条件和首要任务。

水乡是秧歌文化产生的母体,也是水乡农民形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保护好水乡田园生态环境,不仅仅具有生态上的意义,而且也有文化上的价值。每一片水乡田园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当水乡田园环境被破坏殆尽的时候,秧歌文化将不再存在。要保护好秧歌文化,先要保护好水乡民众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此,建议金湖县、镇(街道)地方政府有必要建立“秧歌文化保留区”,可以在荷花荡景区附近划出千亩土地作为“秧歌文化保留区”,尽可能地使农民留住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尽可能地留住传统的秧歌文化,留住乡愁,代代相传。

落实政策要因地制宜精准扶持。“金湖秧歌”是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差别是其“非物质性”,即活态存在和活态传承。这个“活态”就是传承人。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的是传承人。把传承人保护好了,他们就可以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可以传授给更多的徒弟,特别是传带更多的年轻徒弟,这一点更为迫切。所以应该确立起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首要位置,进而确立起传承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就像鸡和蛋的关系,保护了鸡,它就会下更多的蛋。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出台和修订时,都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在不损害当地群众利益的基础上,用当地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接地气”的方式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解释,使政策得以充分贯彻落实。

要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共同支持对秧歌文化的保护和抢救;文化部门要支持搜集、整理、出版秧歌专辑以及理论研究论文专集;乡镇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秧歌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的年轻传承人;财政部门应逐年增加抢救经费的投入,建立保护基金;教育部门将秧歌作为乡土教材在中小学校推广并传承;县政府每年组织秧歌联唱、表演等交流活动,使金湖秧歌这一文化瑰宝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发展。

猜你喜欢
锣鼓秧歌曲调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扭起秧歌,留住记忆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