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运河肇始伯渎
——无锡运河的历史轨迹与城市格局塑造

2021-07-02 09:30樊锡刚
江苏地方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泰伯水道无锡

◎樊锡刚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江苏无锡 214000)

无锡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与人文价值。今天的无锡运河,北从洛社五牧入境,斜贯城区,南于新安沙墩港出境,总长39.14 公里。无锡作为早期吴地文明中心和吴国的故都,处于大运河肇源的超然地位。

一、无锡运河的历史轨迹

1.泰伯渎是无锡步入运河时代的起点。商末,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泰伯(一作太伯)放弃族位继承权,携二弟仲雍从岐山周原“行三千里路”南奔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创建勾吴国并成为开国君主。关于泰伯南奔梅里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曹魏桓范等人所著《皇览》:“泰伯冢在会稽吴城梅李墟。”《后汉书·郡国志》《南徐记》《吴地记》《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 《吴郡图经读记》 《吴郡志》等多有记述,无锡历代方志也有记载。泰伯南奔时,正值洪水漫及太湖地区后的马桥文化末期,无锡沼泽四布、农耕退化,民众以“以渔猎山伐为业”,因此,泰伯治吴从建泰伯渎始。

泰伯渎,民国水利史大家武同举认为:“征诸历史,最古为泰伯渎。”关于泰伯渎的形成、流向与形制,《太平寰宇记》载:“泰伯渎,西带官河,东连范蠡渎,入苏州界。淀塞年深,粗分崖岸。唐元和八年,刺史孟简开浚之,并导蠡湖,长八十七里,广十有二丈。”元《无锡志》载“泰伯渎长八十里,阔一丈二尺,深四尺”“此渎始开于太伯,所以备民之旱涝,民德太伯,故名其渎,以示不忘。”明代大学士王鏊在所撰的《泰伯庙碑记》也记述了泰伯开渎的史实。清《无锡梅里志》称泰伯渎“盖农田灌溉之通渠,亦苏锡往来之通道也”。近年来,对泰伯渎沿岸梅里遗址考古发现的百余件文物中,年代跨越商代至春秋,部分文物带有中原文明因素,印证了泰伯奔吴及开泰伯渎的文献记载。泰伯开渎后屡有拓浚,泰伯渎今实测有20.14 公里。后世大运河穿过泰伯渎最西端的伯渎港,此处是中国运河第一锹的发生地。

2.吴古故水道穿越后世无锡古城。东汉袁康、吴平著《越绝书》载“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平门即姑苏(今苏州)城北门,郭池是姑苏的护城河,渎指射渎(石渎),巢湖是今苏州、无锡交界处的漕湖,历地即蠡地(锡东),梅亭为梅里、东亭一带,杨湖是无锡与常州之间的阳湖,渔浦是江阴利港,广陵即扬州。吴古故水道始于苏州、经过无锡、止于扬州,全程650 余里,东段利用了濠湖(锦帆泾)、蠡湖(漕湖)、泰伯渎,在伯渎港向北经过后来的无锡城址后,在惠山北面穿过芙蓉湖和阳湖,由渔浦入江。吴古故水道在无锡境内约有150 里。其中,从伯渎港到无锡西北常州戚墅堰东芙蓉湖阳湖的这段成为后来大运河的一段。

吴古故水道是经略吴国腹地、对外争锋图霸的重要水道。春秋时期的吴国尚不足百万人口,劳动力与生产力水平有限,其水道开挖时间应始于第一代吴王寿梦,历数代吴王努力并止于夫差。公元前506 年,阖闾率吴水师征楚,行军的前段就走了吴古故水道,此战后阖闾迁都姑苏,此前的23代吴国君主皆都于无锡梅里,因此,无锡是吴古故水道的策源地和肇兴地。吴古故水道的动工时间比吴邗沟、吴百尺渎、越山阴古水道、秦陵水道都早,比隋大运河的江南河早了约1100 年。

3.黄歇“立无锡塘,治无锡湖”使吴古故水道与芙蓉湖涯际初分。南宋《咸淳毗陵志》载:“秦庄襄王二年癸丑,春申君徒封江东,城故吴墟。”《后汉书·郡国志》注春申君在无锡。秦庄襄王二年为公元前248年,故吴墟即梅里泰伯城。

黄歇治吴,重在治水。《越绝书》载:“无锡历山,春申君时盛祠以牛,立无锡塘。”“无锡湖者,春申君治以为陂,凿语昭渎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凿胥卑下以南注大湖,以写西野。”这是黄歇开治理芙蓉湖先河的最早文献资料。塘、陂,即堤岸。语昭渎即五泻水,胥卑大田旧属吴王或贵戚私田。芙蓉湖亦名无锡湖,当时有一万五千三百顷,水盛则涝,又与这一段吴古故水道盘错交集,黄歇在部分水段筑立堤岸,将吴王夫差所开通的吴古故水道穿越无锡湖的一段与湖分开,使河与湖有了初步分际。在保障河道航运的同时,引湖水东灌大田,南注太湖,形成部分湖区圩田,初步整合了水的航运、泄洪、抗旱与灌溉功能。因为黄歇治理无锡湖,黄歇都邑有了无锡之谓,无锡之水有了“塘”的称谓。原来无锡湖中有一小岛,系历山余脉,本无名字,黄歇立无锡塘后,它成为运河中流的一个墩,因墩基为岩石构成,得以永久保留,后人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黄歇,特将此墩命名为黄埠墩。

泰伯率众开挖的泰伯渎

汉高祖五年(前202)置无锡县,乃有无锡城。运河在无锡古邑东侧“傍城而过”。因此,对于无锡而言,是先有运河,后有无锡城。

4.隋唐宋是无锡运河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隋大业元年至六年(605—610),隋炀帝开通济渠、永济渠,拓邗沟和江南运河,至此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无锡进入了大运河时代。元《无锡志》载:“运河,东南自长洲县界望亭,入本州界(元代升无锡县为州)。行四十五里,越州城,迤逦西行四十五里,至五牧口,出晋陵县界。”与吴古故水道比,运河无锡段起讫和走向变化有二,其一,在城南,运河无锡段局部进行了裁弯取直,由伯渎港东溯姑苏改为向南经望亭入姑苏。从清明桥直接流向东南,经望亭达苏州,不再从清明桥之南折而经泰伯渎向东。从清明桥至望亭的这段运河河道,即为隋唐江南运河的遗迹。二是在城西北,由向北从渔浦入江改为自阳湖折向西北沿徒阳运河到镇江过江。隋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的水上通道和满足漕运之需,河工规模和质量较前则大有改观。无锡境内运河宽度也达到了30 多米。隋开皇九年(589)在无锡县城东南50 里建望亭堰,为无锡运河有据可考的第一座堰闸。大业四年(608)在城西跨梁溪建梁溪桥。大业八年,建跨无锡运河的第一座桥——利津桥。运河以东地方随后出现了大量的民居建筑和商业建筑。此后,无锡县城基本沿着运河两岸而起,分东、西两邑,城区建制基本定型。原本“傍城而过”的运河,逐渐发展成为“穿城而过”的态势,因此无锡市区运河称“城中直河”。此外,望亭于“隋开皇九年置为驿”(《太平寰宇记》)(望亭驿清雍正二年转隶长洲,1913年撤,历1324 年)。隋代无锡驿道大体依运河而行,后来的南长街、城中直河岸街、北塘大街均为驿道旧址。

唐代无锡运河得到快速发展。唐代颁布中国最早的治水法典《水部式》,从国家层面规范治水治河。元《无锡志》云无锡“自唐武德(618—626)以后,至今累浚,为东南之水驿,城中河凡十有八,皆运河之支流”。表明唐代起无锡开始形成以运河为主体的水网体系。景龙三年(709),为防运河水西泄梁溪,在城西束带河近梁溪处筑将军堰。至德年间(756—757)修缮望亭堰,以蓄水利漕。唐代无锡城中增建南市桥(济安桥)、凤光桥、斜桥、胡桥、莲蓉桥、盛巷桥,城外建洛社桥、潘葑桥、风波桥等。

宋代是无锡运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城市水网格局形成,以城中运河(城中直河)为界的东城“一弓一弦九箭”、 西城河道纵横以及东有迴溪西有梁溪的城市水网格局形成。“一弓”指的是东城内城河,“一弦”指城中运河,“九箭”指连接内城河(弓河)和城中运河的从南至北排列的九条东西向支河。无锡民间历有“九箭通,出三公”的说法。西城由北向南则依次有斥渎、胡桥河、州桥河、营河、水獭河、束带河诸河。宋代为满足漕额猛增的航运需求,无锡运河河工频仍,淳化元年(990)废望亭堰为闸。嘉祐三年(1058)筑五泻堰。嘉祐八年(1063)废望亭闸,疏浚运河。熙宁元年(1068)重修望亭闸。元祐七年(1072)恢复望亭堰闸。元祐元年至八年(1086—1093),分别修筑莲蓉闸、五泻闸和斗门闸。崇宁二年(1103),疏浚包括无锡段在内的常、润运河。乾道六年(1170),填筑五泻上下闸。淳熙十一年(1184),议修五泻闸,以储水通舟。嘉泰元年(1201),修筑望亭上、下两闸以保水源。无锡城乡水网连贯、堰闸齐备,不仅方便农事,而且利于航运。熙宁八年(1075)大旱,无锡城中运河干涸、不通舟楫,县令焦千之命百姓车梁溪之水以灌运河,五日后河通舟行。宋代无锡城建有太平、南门、北门3处驿站。

5.元明清无锡城区运河先后形成“一段三线”“一河二县”的独特格局。自元代起无锡逐渐成为江南向京师运送漕粮的集中地,元代无锡设有亿丰仓(后为清金匮县署)和丰积仓,“合是州及义兴溧阳之粮,凡为石四十七万八百五十有奇,悉于此输纳焉”(陈迈《亿丰仓记》)。为便于漕粮进出亿丰仓,元大德(1297—1307)间开凿仓前新河。元泰定二年(1325),对城中运河进行拓浚。据《无锡志》载,无锡运河可“胜七百石舟”,相当于可通航载重30 吨的船。元代无锡州城及周边重修或新建的桥梁有近20 座。建有洛社、新安水马站(驿站)各一,并设立14 处急递铺,并依河修建有通往平江城(苏州)的南驿道和通往晋陵(常州)的北驿道。

明清两代随着无锡漕粮转运地位提升而加大治河保航力度。明初,江南五府中嘉兴、湖州二府的白粮(糯米和上等白粳米)要在无锡筹足转运,宣德间重建亿丰仓,并建东门、西门二仓。清康熙间扩建水次西仓;清乾隆间无锡设“苏松督粮道”“督粮通判”,职事督办漕粮;光绪十四年(1888)起,无锡成为江浙两省的办漕中心和转运站,每年采办漕粮达130 万石。为保漕运畅顺,明清时期无锡密集展开运河及支脉河工:从明嘉靖二年(1523)到清同治十四年(1875),可考的官方和乡绅组织的大规模治河工程有14 次。明初无锡境内建有无锡驿(锡山驿)、五牧驿,并设有9个急递铺。明代时无锡扩建沿运河驿道,城外驿道可容五马并驰。清代沿用明五牧驿,并新建锡山驿,设10 个急递铺。清乾隆间无锡老城厢内当时共有桥梁45 座。

民国间水系萦绕的无锡城

明嘉靖间无锡城区运河由穿城为主变为“一段三线”格局。嘉靖三十三年(1554)无锡为防止倭寇由水路进城袭扰,四门水关关栅闭航,此后城中运河渐次退出主航道地位。无锡城区运河形成以环城河为主、城中直河为辅的“一段三线”格局:西线由江尖南行经太保墩后抵南门塘;中线由北水关南行穿城至南水关出城与西线运河汇于南门塘;东线过莲蓉桥东行过北吊桥、熙春桥又分流为转水河和外城河,二河合于南门塘。其中转水河为东线运河。西线以普通商船为主,中线以出入县城的小型官船、民船为主,东线以过境漕船特别是上行漕船为主。清乾隆《无锡县志》载:“凡上下商舟,不走羊腰湾者多由之。粮艘自上而下者亦或由之。载粮而上必走羊腰湾道,避西吊桥水急逆流上难也。”此次特殊的筑城经历改变了无锡运河的形态,使它成为中国大运河中唯一“抱城而过”的河段。

清雍正分县导致无锡运河的“一河二县”状态。雍正二年(1724),两江总督查弼纳奏请朝廷对苏、松、常三府十三州县进行分县。雍正四年,无锡县被析为无锡、金匮二县,二县共治一城,以城中运河为界,西为无锡县,东为金匮县。二县分设县署、巡检、税课、教谕等职司及城隍,文庙、学宫、运河、城墙等共之。其中以运河中分二县是所有运河城市中仅有的。1911年11月6日无锡“锡金军政分府”成立,锡金同城分治废止,无锡的“一河二县”前后存续185 年。

6.新中国成立后无锡运河迎来发展新纪元。民国间无锡城中直河仍然贯通。1941 年,城中运河东侧的东直街北门至三凤桥段拓建为8 米—10 米宽的中山路,使河道变窄。城外运河从民国6 年(1917)到民国23 年(1934)共经历了8 次修疏,或筑堤或疏浚。民国时期,无锡士绅们还在运河及支脉上兴建了一批新式桥梁。

新中国建立后无锡运河发展迈入新纪元。鉴于江尖至下甸桥区间古运河通航能力滞后状况,为了解决无锡运河城区段桥多、湾多、河浅、水急等问题,开展了无锡大运河绕城段的大规模建设,从1959年冬到1983年12 月,分段建成11.24 公里长的运河城区段主航道。此后,人民政府又对无锡运河进行多轮次升级改建,至2011年11月11日,全长39.14 公里的运河无锡段升级为内河三级航道,总投资超过18亿元,并建成为全国唯一的“感知航道”,船舶载重最大吨位提高到1000吨,千吨货物每公里水运成本节约52.44 元,年运力达到2.96 亿吨。先后建成现代化大桥20 余座。在提升运力的同时,加强对古运河的综合保护与利用,1984 年起先后制订多项规划、规定,实现航道维护、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1995 年底吴桥至清名桥6.6 公里河段古运河被省政府批准为“无锡市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区”。2003年7月30 日起,古运河城区段永久禁航。2006 年起,无锡参加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联合申遗行动,投入达70 亿元整治河道、修缮古迹。尤其是无锡大运河的南门至清名桥段,一水畅流,民居夹岸,前店后河,被称为“江南水弄堂”,是享誉世界的“运河绝版地”。2014 年6 月22 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运河无锡段和清名桥历史街区被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11.8公里环城运河慢行道建成。

二、运河带给无锡的城市韵致气质

1.龟背壳形城垣。汉初无锡县城,西靠梁溪,东邻吴故古故水道。唐景福元年(892)、北宋乾兴元年(1022)、南宋年间、元至正十五年(1355)迭次改建。元至正十七年(1357),又以砖石砌城墙,东抱弓河,周围九里,基本抵定龟背壳城垣形制。此后,又经历了明洪武元年(1368)、弘治元年(1488)、嘉靖三十三年(1554)以及清康熙、雍正、道光、咸丰年间的屡次重建。辛亥革命后城东北角新辟光复门。无锡城垣从初建到拆城历经2171年,城垣由小到大但基址未迁,其中龟背壳形城垣历时594 年。

2.一弓一弦九箭与西城诸河。弓河为东城内城河,弦河即城中运河,九箭为东城古河,在隋运河疏浚、城垣东扩时都通连运河。据元《无锡志》记载,九箭自南向北依次排序,仅三箭河、六箭河通城中运河,余皆湮塞或仅河口供泊舟。此后九箭河屡有浚湮,清光绪七年(1881),除一箭河湮没外,其余八箭皆在,其中三、六、九箭河通城中运河,二、四、五、七、八箭河仅通弓河。城西亦河网纵横。民国元年城内有不通河的池、荡、塘37处。转水河、外城河、梁溪等城外诸水拱卫城垣,无锡城若巨龟悠然静卧于这片秀水。

3.双棋盘格局中的山、水、街、坊、桥、寺完美交融。以城中运河为轴,以城郭为界,山、水、街、坊、桥、寺依次展开,构成完整的古城空间格局。城山为金匮山,位于六箭河北岸,高7米—8米,周长约300 米,山有黑白二色玲珑小石。街、巷、里、弄、坊,或为商市通衢或为居民住所。牌坊,清乾隆间无锡城及周边共建有牌坊90座,其中明以前建有31座。清乾隆间城内有桥45 座,城垣周边有桥17座。1949年城内有37座桥。寺庙庵观,清乾隆年间无锡城内及周边共有42 处。

4.精舍名苑与枕河民居梳理出水城雅俗兼容的两极风华。明《锡山景物略》载“邑中第宅,栉比胪列,何可枚举”,城内有盛颙的后乐园(前身为春申君白水荡行宫),尤袤的遂初堂、乐溪居,潘仁仲的容膝轩,许灵的许氏草堂,张筹的杏花村,谈恺的万备堂,邵宝的尚书第等,城外的有强可仕的“溪山第一”楼,倪瓒的云林堂、清閟阁,华瑛的溪山胜概楼,顾可久的清溪庄,王问、王鑑父子的湖山草堂,秦金的秦园,安国的胶山西林,施渐的武陵旧隐,高攀龙的水居等,难以尽数,或宏敞或雅致。而民居则拥有属于市井的活色生香,大多临水而居,马头墙、过街楼、遮阳棚、临水廊、小码头等随处可见,渲染出寻常百姓的情致与风华。操持生计之余,春游五里香塍,秋观九龙映河,元宵崇安寺赏灯迎春,初春惠山进香庙会,端午蓉湖龙舟竞渡,中元水上放莲花灯,演绎出无锡人与水的情愫。

猜你喜欢
泰伯水道无锡
无锡一棉
“逐孔延时爆破”在西江“龙圩水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李泰伯: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传销帝”狱中“遥控”骗人遭起诉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小穴位 大健康
奇怪的封闭水道
三让遗风百代扬
———无锡泰伯墓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