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鑫
努力餐楼,原中共川康特委军委委员、革命烈士车耀先于1929年在成都市祠堂街创办的一家餐厅,是当时共产党的地下秘密联络站和上层进步人士聚会的场所,是当前中国唯一一家革命文物饭店。
我们在红色主题舞剧《努力餐》的创作中,以努力餐楼为切入点,以革命烈士车耀先等人的革命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展现革命人士在红色时期的英勇与智慧。
《努力餐》虽然是一部舞剧,但除了力求呈现出独特的舞蹈语汇与巧妙的叙事方式,我们还力图还原努力餐楼复杂的环境特征,加入大量成都本地地域文化符号,让《努力餐》成为一部充满地域特色和烟火气的作品,观众可以在这部剧中看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成都市民风貌。
可以说,《努力餐》在交代故事线索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充分调动舞蹈语汇抒情表意与细节刻画的功能,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营造了浓郁的市井气息与烟火味道,展现了独特的四川成都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优秀舞台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话剧《日出》展现的上海地域文化、川剧《尘埃落定》展现的西藏地域文化、话剧《万家灯火》展现的北京地域文化。舞剧《努力餐》作为一部地域文化极其鲜明的舞剧,也是近年来红色主题与地域文化完美结合的代表作之一。
在二度创作中,我们将富有浓郁地方文化符号的元素引入剧中,力求让这部红色题材的舞剧显得更具有张力和生气。因为红色题材作品往往过于严肃,缺乏娱乐性,所以将红色题材、主流题材作品有趣化,也是当下的一种趋势,尤其是在影视界,“主流题材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共识。正因如此,地域文化符号的加入,正是给原本严肃的红色题材作品注入市井趣味。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幽默与风趣著称的地方。班固曾在《汉书》中用“俗不愁苦”来形容四川人,而成都人更是如此,天性幽默、休闲,形成独特的成都人文风貌。当这一风貌融入红色题材的《努力餐》中,地域元素与人文风貌有机融合,碰撞出妙趣横生的舞台效果。
而在所有的成都地域文化符号中,川剧、川菜、川俗(采耳、方言)则是在《努力餐》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部分。
首先说川剧。地方戏曲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对于四川而言,川剧影响巨大。舞剧 《努力餐》与川剧如何结合成为该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川剧以“帮打唱”著称,大锣大鼓,高腔酸风热耳,令人有酣畅淋漓之感。然而,舞剧不唱便无法借用唱腔的特点。只有在其他方面做文章。“变脸”这一高度符号化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变脸在该剧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戏曲艺术上的变脸,第二层含义是执行秘密任务的人员需要具备的特征。由此一来,变脸顺理成章进入到该剧中,甚至必不可少。
變脸的运用对于该剧而言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敌我交锋,必然险象环生,危机重重,变脸的出现极大程度地丰富了舞台手段。
其次是川菜。成都是美食之都,川菜名扬天下。《努力餐》本身以“餐”命名,也就与吃密不可分。川菜是百菜百味,火锅更是能煮一切菜。该剧中吃的场景必不可少。众人吃川菜,围着吃火锅,长筷子带出的极具舞蹈性的用餐动作,优雅而又不失烟火气。演员在吃中舞,在舞中表达;观众在吃中感受那个年代特有的魅力。这一切设计既符合剧情,又具有时尚感,带有地域特色,观众更容易接受,可谓一举多得。
再者是民俗,包含风趣幽默的成都方言、川普Rap、成都茶艺、采耳等。这些符号的嵌入,让时代的氛围感与市井感油然而生。
地域文化符号很多,但如何有机地嵌入剧中,实际上也是一个难题。对于舞台艺术而言,地方文化元素的融入算不上什么创新,但是如何不露痕迹,有机融合却极具难度。如川剧《尘埃落定》描写的是藏族同胞的历史,那么四川的汉文化元素便很难介入,天然的具有排他性。再如歌剧《呦呦鹿鸣》,描写的是屠呦呦的故事,自然将家乡宁波的元素融入进去,但由于屠呦呦长期生活在北京,地方元素的运用很难起到太大作用。再如四川本土的舞剧《家》,改编自巴金的长篇小说,就最大限度的使用本土文化符号。可以看出,用不用,如何用,都需要深入探讨与实践。回到《努力餐》,川剧、川菜、火锅、川普的rap、采耳、茶艺,猛一看似乎是大杂烩,但仔细看来,却并非随机组合,而是我们绞尽脑汁去设计的结果。
之所以取名为“努力餐”,是餐厅的创办人车耀先希望革命同志努力加餐。餐馆创立之初,他曾在墙壁上留下一副对联:“要解决吃饭问题,努力,努力!论实行民生主义,庶几,庶几!”车耀先经常提醒厨师,百姓到我们这里来进餐,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吃好,做到物美价廉。他创办餐厅投身革命的初心,就是为普天下老百姓吃饱饭而努力。
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一再告诉自己创作需要守住底线,不能哗众取宠。舞剧《努力餐》不故作高深,试图用最简单的舞蹈语言,表达一个英雄的故事,试图拨动每位观众的心弦,引起大家的共鸣。
每部作品最终要走向舞台,走向观众,走向市场,没有观众与市场的作品,不一定是劣作,但绝对不是优秀之作。作品应该进入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舞剧《努力餐》今年将在全国进行60场巡演,我们期待这部作品能以它独特的巴蜀味接受各地观众的检阅和市场的检验,赢得更多观众的喜欢。
(本文作者系舞剧《努力餐》总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