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与自我管理、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2021-07-01 09:47:14田怡许淑娟田梦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屈服低血糖

田怡 许淑娟 田梦楠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病,统计数据显示[1],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7%,且老年人属于糖尿病高发群体。胰岛素泵是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重要工具,通过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模式实现对血糖水平的调控,相较于常规胰岛素注射有较大优势[2]。低血糖是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常见不良事件,且超过75%的低血糖事件属于无症状性低血糖,而症状性低血糖多表现为手抖、心慌及头晕、晕倒等,甚至出现中枢抑制现象[3]。相关研究认为[4],相较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更危险,严重性低血糖可造成不可逆机体损害,明显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引发低血糖恐惧,出现频繁监测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等行为,对血糖管理产生了阻碍作用。本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低血糖恐惧与自我管理、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的相关影响因素,据此确定护理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医院2019年8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年龄≥60岁;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确定行胰岛素泵治疗;无糖尿病性严重并发症或其他重症;意识清醒,且能实现正常认知、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存在胰岛素泵治疗禁忌证;伴有糖尿病并发症;伴有脏器功能异常或恶性肿瘤;既往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病史。根据低血糖恐惧量表评分进行分组,无或轻度恐惧组35例,中重度恐惧组27例,两组病程、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家族史、饮食行为依从性、低血糖频次、低血糖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

借助低血糖恐惧感量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进行调查,具体如下:

1.2.1 低血糖恐惧 借助中文版低血糖恐惧-忧虑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描述了患者因低血糖经历而产生的忧虑、担心心理,能充分反映患者近6个月对低血糖的担忧程度,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4,重测信度为0.911,量表包括13个条目,均采取5级评分法,包括“从未”“很少”“有时”“经常”“一直”,分值为0~4分,总分0~52分,分值越高,则低血糖恐惧感越强烈,0~26分,为无或轻度低血糖恐惧,27~52分,为中重度低血糖恐惧[5]。

1.2.2 自我管理行为 借助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评价,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重测信度系数为0.920,量表包括6个维度,分别为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高低血糖预防处理,共26个条目,条目评价均采取5级评分法(1~5分),总分26~130分,<78分为较差,78~104分为中等,105~130分为良好[6]。

1.2.3 应对方式 借助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面对、回避、屈服3个维度,面对维度包括8个条目,回避维度包括7个条目,屈服维度包括5个条目,共20个条目,均采用4级评分法(1~4分),包括“不希望”“有点希望”“中等希望”“非常希望”,面对维度8~32分,回避维度7~28分,屈服维度5~20分,得分越高,则倾向越明显[7]。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变量相关性采取Pearson相关分析,低血糖恐惧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与自我管理、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评分为28.43±3.64分,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与自我管理呈负相关性(r=-0.215,P=0.028),与回避应对(r=0.362,P<0.001)、屈服应对呈正相关性(r=0.336,P=0.002)。

2.2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变量为低血糖恐惧,自变量见表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的相关影响因素有病程、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行为依从性、低血糖频次、低血糖严重程度(P<0.05),见表2。

表1 变量赋值表

表2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相关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与自我管理、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与自我管理呈负相关性(r=-0.215,P=0.028),与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呈正相关性(r=0.362,P<0.001;r=0.336,P=0.002)。面对应对属于积极应对方式。而回避、屈服应对属于消极应对方式,研究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与应对方式总分、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性,即患者消极应对倾向越严重,则低血糖恐惧程度越高。相关研究显示[8-9],低血糖恐惧可诱导消极情绪及行为,而消极应对方式又进一步加重低血糖恐惧。临床观察发现,面对低血糖事件,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谨慎、回避或屈服行为,而未能采取相应措施,以实现对血糖的有效管理。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反映了患者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高低血糖预防处理多方面内容,自我管理行为偏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差,低血糖发生频次相对较高,患者饱受疾病困扰[10]。相关研究显示[11-12],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差主要体现在饮食控制问题上,部分患者因恐惧低血糖事件发生而过度摄入食物,如碳水化合物等,饮食行为改变侧面反映了其对低血糖事件的恐惧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的相关影响因素有病程、糖尿病健康教育、低血糖频次、低血糖严重程度(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程越长,则患者低血糖恐惧程度越高;究其原因,随着病程延长,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增多,患者自身压力显著增大,恐惧感同步上升;而相关研究显示,低血糖恐惧与病程呈负相关性,病程偏长患者对低血糖发生、应对的了解更为全面,有助于完善自我管理行为,缓解低血糖恐惧[13]。老年糖尿病患者获取健康知识途径较为单一,对护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大依赖性,而糖尿病健康教育缺乏情况下,患者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受阻,对低血糖事件易产生错误认知,出现过度焦虑或恐惧情绪。研究显示,低血糖频次、低血糖严重程度属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的相关因素[14-15]。随着低血糖发生频次增加、低血糖严重化,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显著增强;究其原因,低血糖频发及严重化可引起患者对其关注,但疾病困扰会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其对低血糖产生不良认知,极易诱发恐惧心理。

3.2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的护理对策研究

3.2.1“三问一激励”式引导教育 面向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三问一激励”式引导教育,①“三问”。护理人员下发健康手册时,提出3个问题,分别为“为何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发生率是多少;预防低血糖发生的自护措施有哪些”,并介绍解答上述问题的方法,包括阅读健康手册、病友交流等,间隔2周后,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情况,并予以纠正或补充,明确自我管理、饮食行为依从、血糖自我监测与低血糖的相关性。②“一激励”。护理人员回顾临床既往病例,选取2例老年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设为A患者、B患者)规范自我管理行为、饮食行为、血糖监测行为前后的低血糖发生频次数据,选取1例自我管理水平低、饮食行为依从差且血糖监测执行度偏低患者(设为C患者)低血糖发生频次数据,据此绘制折线图,以“绿色虚线”“蓝色虚线”标识A、B患者的低血糖频次,以“红色实线”标识C患者的低血糖频次,展示所绘折线图,说明图中“折点”“斜率”含义,促使患者认识到规范自我管理行为、饮食行为及血糖监测行为对低血糖事件的影响,教育时长30 min。

3.2.2 结果反思式学习 研究引导患者开展结果反思式学习,选择频发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1例,引导患者从结果入手进行反思,包括“低血糖危害—低血糖纠正—频发原因—低血糖预防”,重点了解低血糖危害,包括低血糖症、中枢抑制、心慌、手抖等,介绍低血糖纠正措施,包括规律性血糖监测、饮食调节、规范胰岛素泵治疗,并现场演示胰岛素泵规范治疗操作,包括注射部位选择、输注管路更换、胰岛素泵连接、胰岛素泵设置、报警处理等,并说明胰岛素泵治疗优势,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学习时长40 min。

综上所述,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低血糖恐惧,其与自我管理呈负相关性,与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呈正相关性,且受多因素影响,需强化临床护理干预。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屈服低血糖
牙被拔光也不屈服的史良大律师秘书
红岩春秋(2022年1期)2022-04-12 00:37:34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饮食保健(2019年2期)2019-01-17 05:35:44
The Classic Lines of A Love so Beautiful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妇女之友(2016年11期)2017-01-20 20:02:31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1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29
勇敢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