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2021-07-01 05:13
开封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民歌音乐

吕 华

(河南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一部黄河文明史,半部中国史。2019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 ‘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总书记的讲话,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指明了方向。黄河流域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地域广大。黄河文化丰富多彩,黄河流域的艺术种类多种多样。民歌这一种音乐体裁贯穿我国音乐史,也贯穿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发展史。它通俗简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社会环境变迁,直接传递了人民心声。民歌受特定地区特定地理、文化、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俗特征[1],是其他类别传统音乐的基础。黄河流域一些优秀的民歌,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情哥哥》《信天游》《包楞调》《绣荷包》等,经过重新编创,在全国各地传唱。让黄河流域优秀民歌文化走进高校校园,将其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有利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黄河流域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一、将黄河流域优秀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实践意义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 “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对高校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秀地方民歌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引入地方民歌,是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将黄河流域优秀民歌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有利于大学生了解黄河文明的丰富内涵、黄河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价值,进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二)传承和弘扬黄河流域民歌音乐文化

民歌是人们思想情感最直接的表达、社会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它是音乐的萌芽。黄河流域的民歌起源于黄河流经地区,流传于当地百姓中间,被人们到处传唱。地方民歌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方言俗语,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例如,从黄河源头顺流而下,来到河湟地区,你可以听到在多个民族中传唱的动听的“花儿”。“花儿”是广为流传的民歌,是中国西部民歌乃至中国民歌标志性的口头传承。歌词多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恋,如:“黄河沿上牛吃水,鼻圈儿跌着水里。端起饭碗想起你,面叶捞不到嘴里。”比喻非常贴切,说明了爱情的炽热。在蒙古族的婚嫁中,唱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在晚上,大家会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气氛热烈,而且这一歌舞活动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蒙古族几乎人人都会唱礼仪歌,因此该民族的礼仪歌得以长久流传。陕北的劳动号子、小调和信天游,其曲调婉转,歌声悠扬。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绣荷包》《对花》《编花篮》等,具有相当浓郁的当地风味。山东民歌《硪号》富有律动感,高亢嘹亮,质朴自然;《包楞调》作为一个花腔民族声乐作品,欢快活泼,它以花式甩腔来表达喜悦的情绪。民歌质朴醇厚,能够使人们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

黄河流域民歌源自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不仅数量多,而且风格多样。将其引入高校音乐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基于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增强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高校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资源和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作为传承和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歌音乐文化的重要基站。

(三)提升美育德育水平

音乐教育能够陶冶情操、滋养心灵、平衡心理、健全人格、提升素质、开发潜能,其产生的效果是其他类别的教育难以企及的,其作用也是其他类别的教育无法替代的[3]。音乐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表达思想观点、表现生活状态、缓解精神压力的一种方式,所有音乐表现形式都能抒发特定的思想情感。高校学生的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确立。高校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洞悉世事的变化、理解生活的本质、领悟人生的真谛,有利于实现美育德育的目标。将黄河流域优秀民歌引入高校音乐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对培养有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黄河流域优秀民歌在高校的教育和传播现状

黄河流域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了大量不同题材不同表演方式的民歌作品。当前,在黄河流域高校音乐教育中,优秀本土民歌的融入还是比较充分的。曲目选择集中在陕北一带的民歌上,黄河流域其他地方的优秀民歌在教学中使用得较少。民歌是劳动人民情感和智慧的结晶。地方民歌使用当地的语音语调来创作,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是一种具有地方属性、极具地方风味和地域色彩的音乐艺术形式。正是由于地域色彩较浓,所以一些优秀地方民歌作品的演唱方式不易被学生掌握,其音乐文化内涵不易被学生理解,学生演唱出来的民歌,味道不足,教学难度较大。

为了全面了解黄河流域优秀民歌在高校的教育和传播现状,笔者面向黄河流域部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通过线上网络问卷和线下纸质问卷两种方式进行,最后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一分析。调查结果具有指向性,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研中得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一)黄河流域民歌的传唱度

高校师生对民歌的认知程度从根本上影响着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调查显示,不会演唱黄河流域民歌的师生仅占2.34%,其余97.66%的师生都会演唱黄河流域民歌,其中,会唱一些黄河流域民歌的师生占比最高,达到45.79%(见图1),这说明在目前的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中,黄河流域优秀民歌占有一定分量。调查显示,教师对黄河流域优秀民歌有较高的认同,他们重视黄河流域民歌的文化价值,理解传承的意义,故能够将黄河流域民歌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之一。从调查结果看,“会唱很少”和“会唱一些”的数据较为均衡,仅差3.28%,这提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黄河流域民歌的传授还要加强,要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了解黄河流域民歌,进而提高“会唱很多”的比例。

图1 黄河流域民歌的传唱度Fig.1 Performing degree of folk song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二)对黄河流域民歌的喜爱度

调查显示,非常喜欢黄河流域民歌的师生占比为12.09%,而不喜欢它的师生占比为16.34%,超过了非常喜欢民歌的师生的比例。“比较喜欢”和“喜欢”这两项的占比分别为33/74%和37.83%(见图2),数据较为均衡。可以看出,高校师生中,对黄河流域民歌喜爱者还是占多数的。这说明,民歌的传承在高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更加重视民歌知识及其演唱技巧的传授。

图2 对黄河流域民歌的喜爱度Fig.2 Favorite degree of folk song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三)喜爱黄河流域民歌的师生的年龄层分布

图3为喜爱黄河流域民歌的师生的年龄层分布。从该图中可以看到,年龄与喜爱黄河流域民歌的程度成正比:年纪越大,越喜爱传统民歌;年纪越小,越不喜爱传统民歌。在年龄大的人中,喜爱民歌的较多,占比较大;在年龄小的人中,喜爱民歌的较少,占比较小。在00后人群中,喜爱传统民歌的仅占1.09%,数据呈断崖式下跌态势。调查数据切实反映了当下多元文化影响的实际情况。网络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子音乐、流行音乐和网络娱乐对年轻一代的影响较大,传统民歌在年轻人中的传播受到一定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研究民歌教学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歌文化。

图3 喜爱黄河流域民歌的师生的年龄层分布Fig.3 Age distribution of folk song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四)对黄河流域民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对黄河流域民歌创作背景的了解,是成功演唱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黄河流域民歌的创作背景、内在情感、地域色彩、创作风格、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演唱好,唱出韵味。从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并不乐观,高校师生对黄河流域民歌创作背景的实际了解程度不是很高。有10.46%的调查对象表示,并不了解民歌的创作背景;接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表示,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比较了解的仅占15.55%(见图4)。这说明,在教学中,对民歌创作背景知识的传授不足,虽有涉及,但没有深入。文化是音乐的灵魂,融入文化的音乐才算得上完整的音乐[4]。在黄河流域民歌音乐教学中,只有把民族传统文化融进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4 对黄河流域民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Fig.4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of folk song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三、黄河流域高校加强优秀本土民歌教育和传播的策略

(一)当前黄河流域高校优秀本土民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承担着培养音乐人才、传播音乐文化的重任。当前,在黄河流域高校优秀本土民歌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较为重视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而对民族音乐文化、当地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不够重视,较少设置相关课程;专业音乐教育与黄河流域地方民歌教育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学生不能将专业知识与民歌演唱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能融会贯通;人才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优秀民间艺人难以进入高校课堂从事教学工作,也难以进入高校课堂学习深造;近年来,民歌新作品少、民歌研究成果少,民歌汇编一类的书籍很少发行,民歌教学内容中的大部分还是老歌。高校的这些教学状况不利于黄河流域民歌的传承和保护,亟待改变。

(二)对策

1.整合民歌教材资源,创新课程设置

首先,要加强教材建设,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本土民歌的演唱特色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其次,要加强民歌演唱实践,教给学生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可推出“教唱民歌”录播课程,举办黄河流域民歌演唱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第三,要利用新媒体,对黄河流域民歌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歌、喜爱民歌、传唱民歌。第四,要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广泛搜集民间口传民歌,充实黄河流域民歌艺术宝库。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田野采风活动,与民间艺人交流沟通,收集整理口传民歌,传承和弘扬民歌音乐文化。第五,要设置民歌必修课程,明确教学目标、知识范围、教学深度以及教学进度,完善知识结构,合理分配课时,传授相关技能,打造课程特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5]。可鼓励和引导钢琴专业的学生对民歌进行钢琴或乐队改编,演奏黄河流域民歌钢琴改编曲,举办钢琴重奏、器乐协奏等多种演奏形式的音乐会,丰富民歌表现形式,增强民歌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要鼓励学生站立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之上,结合自身专业,进行黄河流域民歌的传承与创新,赋予传统民歌以新的生命。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歌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黄河流域高校必须站在全新的角度看待民歌音乐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民歌音乐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学唱民歌的热情,以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首先,可在非音乐专业设置黄河流域地方民歌选修课程,扩大民歌音乐知识的传播面,为民歌音乐爱好者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为此,可设立基础层次、提高层次两个学习层次,以满足不同程度学习者具体化的学习要求。要按照专业课程的标准来设置民歌音乐选修课程,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来有针对性地培养民歌爱好者,提高学习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和演唱水平。其次,要大力开展民歌音乐实践活动,为民歌爱好者搭建舞台,扩大民歌音乐的覆盖面。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充分发挥音乐多样化作用的前提。高校要立足于校园文化建设实际需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要点,整合多方资源,科学谋划,大力开展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要深入挖掘黄河流域民歌文化的内涵,发挥其真善美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凝结其中的伟大民族力量。高校要引导各专业学生参与到地方音乐采风活动中,开展田野调查[6],通过现代人类学实地考察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形成个案[7]。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音乐社团是一支重要力量。高校要充分发挥各种类型音乐社团的独特作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促使不同类型的音乐社团都处于高效运行中,培养一批热爱民歌的创新型音乐应用人才,服务于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3.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引进民间民歌艺人,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高手在民间,民间有许多优秀的民歌艺人。高校应将民间民歌艺人引进音乐专业课堂,作为实践课教师,传授原汁原味的黄河流域本土民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要完善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给民间民歌艺人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总之,要以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中心开展民歌教学,借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只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黄河流域民歌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四、结语

黄河流域民歌文化丰富多彩,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将黄河流域民歌引入高校音乐教学中,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传承和保护地方特色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要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教学条件,为黄河流域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民歌音乐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音乐
穿花衣 唱民歌
音乐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