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亭
摘 要 数字出版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数字出版专业的建设方向,只有加强内容的数字化编辑加工和网络传播推广两大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设置实践课程,优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才能为行业输送对口人才,真正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数字出版 专业实践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0.023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of digital publishing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two aspects of digital editing and processing of content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motion, reasonably setting up practical courses, optimizing practical links,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guidance, can we provide corresponding talents for the industry and truly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
Keywords digital publish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practical teaching
数字出版产品早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推进行业制作推出更吸引人、更优质的数字出版产品。而目前从事数字出版工作的人大多为转岗或者相近专业人才,掌握的数字出版技能不够全面,行业仍急缺专业完全对口、理论与实践兼通的复合型人才。本文拟在对社会需求、实践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做些探索。
1 数字出版专业对实践教学的新要求
数字出版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之上,利用多种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新型出版方式。[1]在数字化趋势下,行业对数字出版人才提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新要求,对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字出版专业作为应运而生的新型本科专业,理所当然地应满足行业所需,培养对口人才,并进一步提升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数字出版的界定,可把实践能力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内容的数字化编辑加工实践能力,二是网络传播推广方面的实践能力。
针对内容的数字化编辑加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在设计制作数字出版产品时,一般先要确定产品的内容,如:内容的主题、具体的文字化表达等,这一层面接近传统出版业的能力要求,要求从业者具备文字编写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现在诸如电子图书、网络文学、数字期刊报纸等作为传统出版物的转型升级产品仍占据很大市场,此项实践能力不能被忽视。其次,是对确定好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加工,如:将文字化内容进一步加工为可视听的视频、动画或可互动的游戏等。这里面主要涉及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相关实践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现阶段成熟的数字与计算机技术,也要对数字前沿技术有一定了解,以适应行业需求。
网络传播推广方面可以理解為把不同形式的数字内容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进行传播推广。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产品,其传播方式有所不同,这对从业者的网络传播推广综合实践能力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例如,手机小说等文字类数字出版产品多采用线上(网站、APP)连载的形式,每一部小说更新的时间都不相同,如何使作品在非更新日或者在作品完结后继续保持热度,除了作品本身要很优秀外,还要在传播推广上下功夫,可能要考虑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传播力度等问题,思考如何以最低成本最大限度地获取关注,吸引新读者。影视视频类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渠道更广,传播方式更多样化,可借助大型流量视频网站,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争取将广告放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可借助于大型社交互动平台,制作讨论热点,吸引更多用户关注与互动;甚至借助于演员本身的明星效应或者制作团队的口碑。
总体来说,数字出版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数字出版专业的建设方向,行业的运作方式决定了人才的能力需求。数字出版行业对专业人才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新要求决定了专业建设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数字出版专业建设的重点。
2 数字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类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国内开设数字出版专业的高校不多,院校层次各不相同,专业培养目标也有差别。这些培养方案大多将实践环节分为集中实践和课内实践,集中实践大多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纳为其中,并辅之一定的专题实践。课内实践是在专业课中设置一定学时的实验、实践环节。大多数院校实践拓展课程占比都在20%上下,学分设置在30分左右。[2]
先看集中实践,如中南大学数字出版专业总175学分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34学分的集中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教育、学年论文等共23学分,剩下的专题实践主要有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数字出版创意与策划、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字出版产品市场调查、数字出版产品设计与制作等。[3]湘潭大学的方案中除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外,还将军训纳入了集中实践,共19学分;剩下的专题实践有选题策划调研、出版市场调查、书刊编辑实践、出版发行流程实习、数字出版实习,共9学分。[4]武汉大学仅设置共计8学分的生产劳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或设计。[5]此外,还有一些院校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设置了“素质拓展和实践创新”或“个性培养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取得规定学分。[6]再看课内实践,不同高校对这一环节的设置都不同,如同样的课程在不同高校有“理论+实验”“理论+上机”“理论+实践”等模式。中南大学开设了实践环节的专业课有新闻采访与写作、应用文写作、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践、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网络编辑实务、平面设计与排版、三维动画设计等。湘潭大学主要在数字出版导论、数据库基础、书业电子商务、平面设计与排版、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安排了上机环节。武汉大学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营销、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用户界面设计、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等课程设置了较多的课内实践环节,一些专业理论课也安排了少量实践学时。
可以看出,各高校设置的数字出版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都有较大区别,虽然这样能体现一定办学特色,但各高校对培养目标的理解未达成一致,这为培养方案留下了修订优化的空间。从目前高校的数字出版专业培养方案看,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还不精准,如湘潭大学的集中实践重点偏向传统书刊的出版,忽视了数字化编辑加工和网络传播,而这正是区别于传统编辑出版专业的重要特征。其他高校多少也存在类似问题,集中实践环节仅加强了部分技能的训练,且重在培养数字化编辑加工方面的实践能力,忽视了网络传播的能力培养,整体还不够系统化,无法真正突出数字出版专业的特色。
2.2 实践类课程的综合实践性不够强
虽然各高校在培养方案设置了一定的课内实践和集中实践环节,但综合实践性不强。如课内实验、实践,在数字技术相关课程中,课堂大多都只用来完成教师的示范操作,多数学生只是照搬教师的操作步骤完成作业,并不会在练习实践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当然也少有学生在课下主动钻研。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多项操作以后不会综合、灵活地运用软件相关功能,缺乏举一反三的意识,甚至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还会遗忘前期所学的操作方法。即使教师想多设计综合性强的实践练习,也迫于学时限制没法展开。
而从目前高校设计的集中实践环节来看,实践课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逻辑体系,无法让学生体验数字出版行业的运作流程。一个数字出版产品从策划到制作再到推广,都是紧密相扣、相互影响的,制作的难易程度、成本会影响策划的方向,而策划时要考虑该产品能否被大众接受,产品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后期可持续的推广。多数高校忽略了这一点,每门实践课涉及的实践任务不同,彼此没有联系,学生在完成一门实践课的任务后得到的反馈仅局限在课堂,甚至只来自教师,这样的反馈并不全面,学生无法真正认清自己的能力。
另外,很多学生对数字技术软件的学习缺乏主动性,通常会想当然地认为学习软件很难,从而抱着消极的态度进课堂,在练习时敷衍了事;而对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本来计算机接触得不够多,学习软件不易上手,在跟不上进度后也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践的作用,学生没有全身心投入实践,要高质量完成基础的练习都较吃力,综合性强的实践练习对于他们来说实属困难,参差不齐的学习情况也会使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打折扣。
2.3 实践教学指导不到位
从笔者知悉的情况及相近专业的实习看,多数高校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不够。特别是毕业实习环节,实习指导老师的参与度有待提高,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和成效。很多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仅依赖于实习日志、实习照片一类的书面材料,并未实地考察,无法真正了解学生是否已把所学知识转变为自身技能,同时还影响成绩评定的公平性和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指导的不到位还会导致高校无法及时更新对行业的认知。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很可能学校教授的技术已经逐渐被行业淘汰,即使学生很好地完成学校的任务,毕业后也无法胜任工作。
3 数字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3.1 合理设置实践课程
数字出版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培养的人才需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不能过于强调“出版”把重点放在传统出版的相关技能训练上,也不能只看“数字”而过分强调技术,缺少人文内涵。其次,数字出版专业是基于数字网络技术应运而生的新专业,那人才培养也离不开对数字网络方面的技能培养,在网络推广方面,学生也应该获得实际锻炼,高校可安排这方面的实践性课程,如网络营销实践,让学生试着推广自己设计制作的数字出版产品。
在设置集中实践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各门课的衔接性,应按照行业的运行流程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逐一展开实践,课程间教学资源、教学计划实现共享,授课教师共同商讨实践任务的安排,每门实践课针对同样的项目任务进行不同领域的指导,保证流程的完整。在时间安排上,可打破传统排课方式,集中授课时间,进行灵活化处理,尽可能地按行业流程展开实践教学。
3.2 规划有效实践环节
针对课内实验、实践,教师可减少模仿性的实验练习,设计更巧妙、灵活的实践任务。如示范时,将重心放在对操作原理的理解上,而不是把步骤一一写出来让学生照做。应启发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来解决相同问题,而非單一地重复教师的操作。其次,还可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自主创作的空间。引导学习效率高的学生积极挑战高难度任务,并设置一定奖励;对于学习较吃力的学生适当放低要求,先通过简单任务让其获得成就感,再逐步提高难度。
另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后仍解决不了时引导他们先向同学求助,同学之间共同解决,如果都无法解决再协助其解决。在实践练习时,学生常会突然忘记刚讲过的某个内容,而学生出于胆怯不敢问老师,同学之间平等的交流能帮助他们快速回忆起操作步骤。这样一来减轻了老师课堂的答疑负担,二来学生能通过交流巩固知识、加深友谊。通过这样的因材施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快发现自己还没掌握的部分加强练习,并能自主地选择解决问题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这样的方法也适用于集中实践教学。集中实践教学有更多时间用于学生实践,这样更考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规划有效的实践环节才能让学生认真对待实践任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3.3 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尤为重要,必须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真正负责,而不是停于表面,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实践现场,关注学生的动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对实践教学的评价要更规范合理,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技能锻炼。
学校层面则需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做相应规定,将实践指导进一步规范化、细致化。如对实践指导进行阶段性检查,不仅是检查学生是否按时按量完成实践任务,还要检查指导教师的相关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对学生的实践真正起到了帮助和指导作用。还可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交流活动,交流实践指导经验,分享优秀案例,并及时了解社会需求。
课题项目:2019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能力导向的数字出版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93313
参考文献
[1] 刘玲武,唐哲瑶.对媒体融合环境中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思考[J].出版与印刷,2019(03):68-73.
[2] 刘玲武,唐哲瑶.我国高校数字出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编辑,2019(07):39-48.
[3]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南大学2016版数字出版专业本科培养方案[EB/OL].(2019-07-01)[2021-2-19].https://clj.csu.edu.cn/info/1021/1412.htm.
[4] 湘潭大学教务处.湘潭大学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EB/OL].(2013-11-1)[2018-7-6].http://jwc.xtu.edu.cn.
[5]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2014-12-19)[2021-2-19].http://sim.whu.edu.cn/info/1039/1042.htm.
[6] 刘玲武,唐哲瑶.我国高校数字出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编辑,2019(07):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