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筝 涂晓春
摘 要 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在我国日渐突出,而工程伦理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工程师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探究工程伦理课程中研究生的思维的开发,提出研究生应当具备的三种思维模式,即灰度思维、批判性思维与量子思维。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场景叙事法及团队PPT展示法来促进研究生三种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固化。
關键词 工程伦理 研究生 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0.008
Abstract The eth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China, and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future engineers. By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thinking modes i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eth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thinking modes that 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have gray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quantum think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ase analysis, scene narrative and team PPT display can be used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solidification of the three thinking modes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engineering ethics; postgraduates; mode of thinking
0 引言
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工程伦理事件对全球带来了极大的伦理挑战,20世纪70年代,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开始了工程伦理教育。而我国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开始工程伦理相关的课程教学。直至2018年,“工程伦理”课程已经成为工科研究生的必修课,足以说明国家对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工程伦理教育缺失未来可能会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但研究生对工程伦理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提升研究生的伦理意识,自觉承担相对应的伦理责任,以及遵守工程建设方面的伦理规范。更重要的是改变研究生的思维模式,从技术思维向伦理思维模式转变,发自内心做好与工程伦理相关的各项工作,提升研究生在未来工作中伦理决策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1 研究生应具备的思维模式
1.1 灰度思维
灰度思维,来源于阴阳平衡理论中对“阴”和“阳”之间相生相克的理解,是一种悖论思维模式。灰度思维要求阴阳之间相互融合,运行和谐,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的理想状态,形成二元动态平衡的“合理”灰度。而“合理”灰度究竟偏向于阴或者偏向于阳,则依据有利于事物发展的要求而定。华为是灰度思维的积极倡导者,也是阴阳平衡理论最为成功的实践者之一。有灰度的思维,才能够有开放的心态,接纳一切貌似看过去不可能成功的想法,不可能发生事情,以及不可接受的观点,因为事物、环境、信息的瞬息万变非人力所能做出精准预测,从而用开放的心态拥抱创新。有灰度的思维,才能用妥协的方式实现对人的宽容,容忍人之间的差异,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复杂,从而在工作中更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用妥协的心态包容万事万物。而目前相当多的研究生,更多表现为一种“两极思维”,非黑即白,是非对错有清晰的界限,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改变其技术为上的思维模式,用“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在黑白之间找到合理的灰度,用开放、妥协、灰度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将会为未来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裨益。
1.2 批判性思维
不同专家学者们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不尽相同,而美国哲学学会运用德尔菲法,得出了专家一致性论述,即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校准判断。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成熟的表现,这个阶段的研究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分析、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做出自己的判断,找到更具有说服力的结论。首先,批判性思维要求被接受者对结论提出质疑,不惧挑战专家与权威。其次,批判性思维要求被接受者从不同的角度,用分析性、建设性及创新性的理论方式对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并提出自己判断的依据。再次,批判性思维要求被接受者需有包容之心,并非完全推翻,而是兼容并蓄地接受可能存在的多方观点。从对研究生教育的角度来看,研究生首先应当具备获取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再成为具有习惯性运用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的心智模式,最终上升到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审辩式、思辨式、建设性批判的灰度思维行为。我国长期的教育模式已经固化了专家学者的权威性,不容置疑的刻板印象。而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必须打破这种不良习气,用批判性思维强化他们对权威的质疑,对专家的挑战,未来才具备创新的可能。
1.3 量子思维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导致人类的生活环境出现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迁,从经典物理思维的局部封闭状态,转变为整体开放的量子思维。量子思维的特点表现为从整体看待微观世界,因为微观世界是相互连接的,且微观世界的发展存在跳跃性、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另外,事物的因果如“蝴蝶效应”一般,异常复杂,且事物发展的前景不可精确预测。传统牛顿经典教育思维追求的是内容的确定性,结果的标准化,及同类人的批量生产,而量子思维表达的是人的潜力无限性,人的思维与心理的复杂性,人的发展状态和方向的可逆性,对人教育的缺失性,人潜意识的有效性,以及人对问题理解的有限性。对研究生的教育,需要改变其长期受到的经典物理思维方式的影响,从固化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从模仿思维向创新思维转变,从垂直思维向水平思维转变,重塑研究生大脑的量子思维。正如量子管理学创始人左哈尔教授所说,量子思维强调整体而非部分,强调关联而非分离,强调多种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强调问题而非答案,强调复杂而非简单化,强调统一性而非碎片化,强调事物的潜力而非当下表现。这些思维方式都应成为研究生共有处理各种问题所应遵循的范式。
2 工程伦理课程对研究生思维模式的引导
2.1 课程内容上的引导
工程伦理教育需要达成四个结果,即提升涉及研究生工程伦理问题的敏感性,熟知并遵守伦理行为准则,形成抵抗短期利益诱惑的意志力,及面对复杂问题做出合乎伦理的判断。因此,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三个意识,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伦理意识。首先,责任意识方面,通过挖掘一些典型的工程伦理案例,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学的方式,生动地展现由于工程人员缺失责任心而引发的重大事故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引发研究生的深度思考。同时,通过案例的分析,启发研究生对量子思维的思考,事物的因果关系异常复杂,引发灾难性结果的原因并非表面所看到简单的原因,而是由一系列问题所产生的,重要的是找到其本质所在。第二,安全意识方面,通过研究生查找本行业重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深度分析挖掘事故产生的背景、原因、处理方法,以及应当汲取的教训等,树立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到首位的基本价值准则,主动承担工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责任,履行职业对伦理的集体承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通过“团队PPT展示”的方式,用批判性思维的模式,反思自身是否也存在同样的行为可能性。第三,伦理意识方面,用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的“电车难题”来启发研究生,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也就是说问题不只有唯一或唯二的解法,而存在多个甚至无数个解法,也不存在一定对,或一定错的行为,而是用灰度的思维来指导自身的行为,最终达到令各方相对都满意的结果。当代工程实践中,不论技术问题还是利益关系,都呈现出空前复杂的局面。因此,通过思维模式的转变,用灰度思维来代替两极思维,对于提升研究生的伦理决策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2.2 教学方法上的引导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研究生逐步形成三种思维模式。
2.2.1案例教学法
仅仅依靠纯理论的伦理理论讲授,是无法形成研究生的三种思维模式。因为一方面纯理论的课堂讲授很难引起研究生的共鸣,进而无法引起研究生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伦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事物的理解只能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才能做更好的诠释,也能够让研究生更易理解。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灰度思维模式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中解决伦理困境的方法三种及以上的方式来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模式可以通过正直、诚信和反思的态度来审视案例中事件正当性的方式来获取,而量子思维模式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中的因果关系来进行,如分析出一果有多因,或多因有多果,或有因未必有果等各种复杂的状态,进而让研究生更为深刻地明白量子思维中事物存在的复杂性、系统性和模糊性。
2.2.2場景叙事法
何菁提出的场景叙事法对工程伦理课程进行了教育学转换,能够很好地弥补案例教学的不足。她提出的用“虚构”或“想象”的方式讲述工程伦理的相关生活体验,结合工程实践的“场景”,用“叙事”赋予方法论的意义,使得研究生真实体验职业工程师面临的伦理困境,用批判性的思维反思伦理准则在工程实践运用中的局限性,引导研究生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场景叙事教学能够营造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故事氛围,在具体的工程实践案例讲述中,通过设定具体实践情景,帮助研究生找到案例中的伦理诉求,鼓励研究生发现自然、人类、社会及工程之间的利益均衡的整体合理性评价,承担必要的自我责任,从而建立起“从整体看待世界,明晰事物发展的混沌和不确定性”的量子思维模式,用开放、包容、灰度的思维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2.2.3团队PPT展示法
通过对工程实践案例的深度分析,运用课程讲授的伦理相关理论知识,用团队PPT的展示作为工程伦理课程最后的总结,可以很好地强化研究生的三种思维模式。首先,灰度思维模式的运用在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个人容易出现两极思维,而团队成员能够更好的突破两极思维的框架,实现更为客观认识事物的目的,从而固化团队成员的灰度思维。其次,团队中成员的知识构成有所差异,个人对案例的分析更易从自我知识的角度进行阐释,同时也更容易对他人的结论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形成批判思考的能力,即澄清能力、推论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批判思考倾向。最后,工程实践案例中的“果”,涉及诸多个“因”,复杂的因果关系只能通过团队的积极合作才能够最终认清。这种形式能够让研究生接纳一个事实,即提出问题的思路存在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存在多方因素,解决问题的方案存在多种途径,应当用更为开放的视野、复杂的思维和批判性的思考来应对未知世界。
3 结论
对研究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这不仅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这些未来的工程师们的非伦理行为对国计民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工程伦理课程的学习,影响其思维模式从两极思维、服从思维及传统牛顿思维向灰度思维、批判性思维及量子思维的转变,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通过案例教学法、场景叙事法及团队PPT展示法,强化三种思维的形成,突出培养研究生的伦理意识,建立合理的伦理规范,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提高其伦理敏感、伦理判断和伦理意志的心理素质,实现提升研究生伦理素养的目的,使得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有道德的知识分子。
项目基金:2020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20年武汉纺织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20JY060)
参考文献
[1] 何菁,丛杭青.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创新探析[J].高教管理,2017(6):29-33.
[2] 邹维.量子思维的意蕴及其对教育管理实践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4):89-95.
[3] 洪淑媛.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2003(1):84-87.
[4] 张筝,杨杜.揭秘成败企业家的思维模式[J].企业管理,2013(3):44-47.
[5] 钱颖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8):1-16.
[6] 陈兴杰.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20(6):141-142.
[7] 曾永卫,易兵.国际工程伦理教育对我国工程师伦理培养的启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20(12):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