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楠 李燕华 万国湲 马本贺 吴斌 曾庆祥 王海华
摘要: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及繁殖生物学重要参数的测量统计,对东江源水域大刺鳅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刺鳅卵巢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大刺鳅繁殖期在4月~8月,全年平均成熟系数最高的月份为6月、7月。7月后平均成熟系数开始下降,翌年2月降至最低,平均为0.89%。大刺鳅产卵类型为分批产卵型。
关键词:大刺鳅;卵巢发育;组织学;周年变化
中图分类号:S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188(2021)02-026-04
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a),隶属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俗称辣锥、石锥、刀鳅、猪母锯、镰刀鱼等,是一种主要分布我国东南地区的小型淡水鱼类,栖息于有石块的江河底层,或岸边有水草的深潭石缝处[1]。其肉质鲜美,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2]。该鱼因其外观特殊,体表有棘刺,原来不受市场重视,关注较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该物种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上其本身肉嫩味佳,无肌间刺,而且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其良好的市场开发价值日益得到体现。目前对大刺鳅资源[3,4]、养殖[5,6]和遗传生物学如核型、线粒体遗传多态性、同工酶,性腺发育等[7-10]有少量的报道,对大刺鳅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产卵特性、最佳人工繁殖时期等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大刺鳅卵巢发育周年变化过程,为优化大刺鳅人工繁殖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试验鱼大刺鳅为赣州市定南县东江源水域捕捞的野生驯化种。本试验于2019年3月~2019年10月,每月下旬取样1次,每次10尾,进行生物学测定,观察并记录性腺的发育时期、质量,然后切取性腺组织块,固定于中性甲醛溶液中。
1.2 试验方法
按常规组织切片方法,取出性腺组织,进行脱水、透明、透蜡和石蜡包埋等,切片厚度为6~8 μm,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staining,HE)染色法染色,中性树胶封片,然后在佳能550D显微镜下观察和摄影。性腺分期标准参照文献方法进行[11,12]。成熟系数按下式计算:
成熟系数(GSI)=(性腺重/鱼体重)×100%
1.3 数据及图像处理
所得数据用Excel 2007软件分析,图片用 Photoshop CC 2018编辑。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刺鳅卵巢发育的形态及组织学特征
大刺鳅卵巢呈长囊状,前端分离,位于镖腹壁两侧、肝胰脏背方,左右对称,后段末端汇合成一短的呈“Y”字型输卵管通泄殖孔,外有极薄的腹膜包裹,它们通过卵巢系膜与体腔壁层相连。根据卵子发生细胞学特点和性腺解剖观察,按其形态、颜色、大小和血管分布等特征,可将大刺鳅卵巢发育分为6期(图1)。
Ⅰ期卵巢:Ⅰ期卵巢呈透明的细线状,肉眼不能辨别雌雄。
Ⅱ期卵巢:Ⅱ期卵巢呈扁平带状,肉色略透明,左右两叶基本等长,肉眼尚不能看清卵粒,此期卵巢不易同脂肪组织剥离。切片观察显示,此期属初级卵母细胞小生长期,以第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细胞呈多角形,细胞质呈微粒状,细胞核卵形,占卵母细胞的大部分(图1-Ⅱ期、图3-Ⅱ)。
Ⅲ期卵巢:此期卵巢体积增大,肉色不透明,显长管状。主要以第Ⅲ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呈圆形或椭圆形,但也夹杂一些第Ⅱ时相的卵母细胞。第Ⅲ时相卵母细胞胞质边缘出现卵黄泡,细胞外出现一层薄的放射带(图1-Ⅲ期、图3-Ⅲ)。
Ⅳ期卵巢:此期卵巢体积急剧增大,呈现米黄色,囊状,卵粒饱满,易于剥离。切片观察显示,主要以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有少量Ⅱ、Ⅲ时相卵细胞。Ⅳ时相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卵黄泡增厚,细胞质嗜碱性,细胞核极化,放射带增厚(图1-Ⅳ期、图3-Ⅳ)。
Ⅴ期卵巢:此期卵巢囊状,柔软膨大,非常饱满,呈现明黄色。卵粒间彼此分离,稍压鱼腹部可挤出卵粒。切片观察显示,主要以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同时可见Ⅱ、Ⅲ、Ⅳ时相卵母细胞。此期细胞由Ⅳ期卵母细胞经过成熟分裂发育至次级卵母细胞,胞内充满粗大卵黄颗粒,核膜溶解,核崩解消失,放射带明显增厚(图1-Ⅴ期、图3-Ⅴ-1、Ⅴ-2)。
Ⅵ期卵巢:此期卵体积缩小,萎缩松弛不饱满,卵粒发白且颜色不均匀,出现消融现象。此期卵巢也偶见双侧卵巢大小不一致,一侧显现饱满的囊状,一侧则完全萎缩的现象(图1-Ⅵ期、图2)。卵巢中卵母细胞开始消化吸收,切片观察显示,卵巢中有大量正在消化吸收中的第Ⅴ时相卵母细胞,含有空滤泡(图3-Ⅵ)。
2.2 大刺鳅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
东江源水域大刺鳅整个生殖周期内,雌性鱼全年的成熟系数范围为0.89%~17.42%(图4)。1月~2月期间最低,从3月开始,成熟系数逐月增高,至6月、7月达到最高峰。7月后成熟系数下降,至10月降到4%左右,12月至翌年2月份成熟系数相对稳定。从翌年3月开始,随着水温的上升,卵巢开始重新发育,成熟系数也逐渐上升,进入新一轮的发育周期。
3 讨论
一般对鱼类产卵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1次性产卵即1个繁殖季节内产卵1次,如草鱼[13];分批产卵即一个繁殖季节内可以产2~3次,如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14];连续产卵类型即1年可产數10次,如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15]。本研究根据卵巢发育形态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发现在Ⅳ、Ⅴ期卵巢中存在第Ⅱ、Ⅲ时相卵母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第Ⅱ、Ⅲ时相卵母细胞可以发育成熟为第Ⅳ、Ⅴ时相卵母细胞。本研究在解剖过程中还发现大刺鳅两侧卵巢排卵不同步现象,有一侧卵巢卵子全部排空,萎缩,发展到第Ⅵ期状态,另外一侧卵巢还保持着饱满的Ⅴ期状态,在环境适宜,营养足够的情况下继续产卵,环境条件不适宜,营养不够卵巢就会被吸收,萎缩至第Ⅵ期,然后进一步至Ⅱ,Ⅲ期,开始下一轮性腺发育繁殖。结果表明大刺鳅属于非同步性成熟,分批产卵类型。该结果与刘霆等、周惠强[8,9]研究珠江水系大刺鳅性腺发育研究结果相似。另外据本研究对大刺鳅雌鱼性腺成熟系数统计,大刺鳅雌鱼全年有5个月的成熟系数在10%以上,6月,7月达到最高峰,表明大刺鳅在繁殖季节具备多次产卵的潜力,盛产期为6月、7月。
参考文献
[1]余先觉,周嚷,李渝成,等. 中国淡水鱼类染色体.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2]伍远安,梁志强,李传武,等. 两种刺鳅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营养学报,2010,32(5):499 -502.
[3]吴斌,马本贺,陶志英,徐先栋,王海华.桃江水库大刺鳅资源状况及保护对策[J].科学养鱼,2019(11):69-70.
[4]吴斌,王海华,曾庆祥,马本贺,徐先栋.大刺鳅模拟种群生存力分析及最小可存活种群估算[J].江西农业学报,2020,32(09):107-112.
[5]吴海洋,方园,曾庆祥,刘斌,钟颖良,刘德亭,郭婧,张家海.五种越冬模式对大刺鳅存活率影响初步分析[J].科学种养,2021(01):53-55.
[6]曾庆祥,方园,刘春莲,钟颖良,王海华,孙继芳,刘斌.大刺鳅池塘仿生态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19(03):85-86.
[7]李芬, 陈绮萍, 何佩莹, 等. 北江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的核型分析及线粒体Cyt b基因和D-loop的遗传多样性[J]. 海洋与湖沼,2019, 50(2):449-454.
[8]周惠强. 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繁殖生物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9.
[9]刘霆,李建光,贺兵,等.大刺鳅的性腺调查和怀卵量比较分析[J].淡水渔业,2005(05):28-30.
[10]徐先栋,王海华,李燕华,等. 大刺鳅不同组织乳酸脱氢酶及酯酶同工酶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20(09):76-78.
[11]刘筠. 1993. 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M].北京: 农业出版社.
[12]楼允东,郑德崇,王瑞霞,等. 1994. 组织胚胎学[M].第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37-131.
[13]刘筠,陈淑群,王义铣,等. 1978. 草鱼产卵类型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集刊,6(3):247-260.
[14]王劍伟. 1992. 稀有鮈鲫的繁殖生物学[J]. 水生生物学报,16(2): 165-175.
[15]姚子亮,宓国强,练青平,等. 2013. 人工养殖光唇鱼卵巢发育的组织学及周年变化[J]. 水产科学,32(1):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