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林
【摘 要】新时代学校要有新使命、新担当,应创新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新时代教育教学德育素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在“研磨教”“梯队发展”“实践德育”等方面建设多种多样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发挥教师共同体的动力和智慧,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团队。
【关键词】“四有”好老师;教师共同体;梯队发展;好老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0-0058-03
【作者简介】朱正林,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江苏淮安,223002)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新时代教师要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审视自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学校要重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发挥教师共同体的动力和智慧,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思想家卢梭提出“共同体”的观点,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犹如一个力量的增压阀,发挥伙伴特长,可以让人变得更强大。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引领教师在同伴协作中成长,培育“四有”好老师团队,提速加快学校发展。
一、分类组建学习共同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因此,分类组建学习共同体,引领培育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团队尤为重要。
1.同办结伴,同心协力。
同一间办公室的教师结伴学政治,收听“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要闻,交流分享见解、心得,将个体的理解和大家的理解碰撞,纠正自己的思想偏差,使自己的思想、行动始终保持一致,积极融入“同办共同体”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养,接纳别人的观点、智慧,也让别人尊重喜爱自己的观点、智慧,分享生活喜悦,锤炼自己的品格。同一间办公室的教师结伴互助,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发挥同一间办公室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亲和力,提高工作效率,注入生命活力。
2.同组结伴,凝心聚力。
同一个年级组的教师结伴学业务,解读新课标理念,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深度领悟名家名师的思想,辨析践行新课标理念,与同组教师结伴互动。教师平时随时交流研讨,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与同组教师讨论,勇于课堂实践,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增强自信。教师坚持与同组教师结伴协作,凝心聚力,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3.同室结伴,齐心协力。
省市區名师工作室成员结伴形成高阶研修共同体,同伴协作,定制研训计划,树立理想信念,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我校有张元国、王素芳、胡全会3位江苏省特级教师,他们主持省市区名师工作室,因有个人追求步入发展快速道,形成高阶发展共同体。特级教师通过系列阅读、线上线下交流学习、主题研训、定制和即兴上课、主题写作、课题科研,加速自己和他人的专业化成长,实现人民教师的教育梦。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提到“团队学习”:“团队是最佳的学习单位。”“团队学习是一种基本的集体修炼,能把潜在的团体智慧变成实在的团体智慧。”教师通过分类组建学习共同体,加强交流协作,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扎实学识的教师。
二、分科搭建“研磨教”共同体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群体氛围、群体同伴协作关系影响群体生活的动力。学校每学年根据教师水平层次,发挥老中青教师互补功能,将教师分学科搭建“研磨教”共同体,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塑造培育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团队。
1.教研共同体。
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发挥的是教师群体的智慧,而年级教研共同体这个群体是进行即时性教研、发挥集体合力的最基层组织。学校以“适切教育”文化理念开展研、训、赛校本教科研活动,以个人扎实学识促进教师团队专业知识的发展。“适切教育”课堂教学备课团队在“个人主备、集体磨课、平台发布、个性修改”的集体备课模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师徒共同体。
“适切教育”文化要实现人人热爱自己的职业,人人体验职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学校重视抓实“青蓝工程”,每学期要求特级教师、省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帮带新教师,成立师徒互动共同体。师傅指导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设计环节、设计意图与文化理念、作业设计批改、课后反思质量与数量等。师徒结伴同行,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发展学生和自己,师徒言传身教,争做有良好道德情操的好教师,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思辨共同体。
全校成立10个“适切教育”课堂教学“研磨教”上课核心团队,发挥团队合力。核心团队共同议课,接力上课,课后即兴研讨,发挥核心团队智慧,形成精品课堂案例、单元模块、知识体系。学校成立“适切教育”课堂教学多维评课团队。通过上课教师自评、其他教师互评、领导点评、家长学生参评的多维评课方式,促进每位教师在备课、磨课、上课、评课、反思中成长。
三、分梯队优建专业发展共同体
1.新入职教师共同体。
每年9月,学校根据《新入职教师考核方案》成立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共同体由校长、分管校长、核心成员、新教师组成。新教师与导师结伴,协作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如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班主任工作专著,写心得体会,参加基本功竞赛,亮相课堂教学评比等系列活动,引领新教师融入集体,尽快成长进步。
2.3~5年教师共同体。
学校一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将青年教师进行分梯队发展,制定青年教师1年和3年发展规划,给他们搭建平台,共读指定教育专著并写阅读反思;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提升赛,学写教学随笔,每年发表1篇文章或在论文比赛中获奖;成立梯队发展共同体,每学期进行过程考核,收获团队智慧和职业获得感。
3.骨干教师共同体。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非常重视骨干教师的发展,帮他们找导师,搭建发展平台,对他们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让骨干教师与名师面对面,指导骨干教师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提升教学素养,关注细节处理的艺术和手段,能即兴说课、评课。骨干教师每学期开设示范课,每年发表1篇教学论文,主持开展课题研究,突破个人发展的瓶颈期,体验专业发展的成功喜悦,感受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四、创建实践德育发展共同体
好教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好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1.创建实践德育班主任共同体。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好教师的职业要求,做“四有”好老师必须先做好班主任工作。学校“适切教育”文化倡导实踐德育,成立实践德育班主任共同体,分享研读班主任专著。在实践德育案例沙龙活动中,班主任互动研讨,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抓细节、抓典型、讲方法、讲艺术、展智慧。用爱心感化,用真心包容,用耐心实践,关注留守儿童,让学生在实践德育活动中感受班集体的温暖,感恩教师的付出和辛苦,让教师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2.搭建特殊学生心育共同体。
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如留守儿童),学校选派班主任参加高阶培训,成立特殊学生心育共同体,将心育理论和实践结合,记录特殊学生的语言、行为,研讨教育方法、谈话方式、交流语言、通感诱导等。共同体成员存档分享成功案例,共研不成功的案例,跨班级、跨年级探究突破点,共商对策。只要学生有了一点改变和进步,共同体成员就欣喜若狂,信心满满。教师人人充满仁爱之心,直面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做学生人生发展之路上的一盏明灯。
3.构建高校名师联盟共同体。
淮安市人民小学与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等高校结盟,成立教师发展学校、“智慧教师”培养站、人工智能教育“创客工坊”等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协作发展共同体。大学教师走进小学课堂,发现问题,与小学教师研讨解决策略,用经典案例诠释理论,用理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我校教师与大学教师线上建群,随时交流讨论,有问有答;线下定期开展活动,用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养。同时,小学教育教学的案例为大学教育理论研究注入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