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贤
导语:移动互联时代,线上业务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行为的转变迫使各家商业银行开始深思实体网点转型之道。普遍而言,个别特色网点打造硬件升级的同时“关停并转”现象凸显。笔者认为,银行弥补实体网点发展短板须立足服务,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体系。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根基,“十四五”规划将“制造强国”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强调产业升级,继续深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并首次单独论述供应链和产业链优化问题。这与金融业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中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的重点相得益彰,亦与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相适应的监管要求协调配合。中国银保监会2020年明确提出“五一三”任务(全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5%,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比年初提高1个百分点,信用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3%),推动银行业加大对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预计2021年支持力度不减。
银行业支持制造业发展仍存瓶颈
银行业响应政策导向和监管要求,积极推出专项方案,助推制造业发展,如工商银行开展“制造业金融服务提升年”专项活动,招商银行首创“全国做一家”供应链业务模式等。2020年,银行业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超过前5年的总和;新增民营企业贷款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7%。截至2021年2月末,银行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62万亿元,同比增长38.8%,连续16个月保持增长。银行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正逐步显现,但仍存在一些問题。
总体上看,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增速仍相对较低。根据14家代表性银行(六大国有行以及浦发、招商、中信、平安、兴业、民生、广发、浙商)年报数据,2020年制造业贷款占公司类贷款比例约为16.6%,占各项贷款比例约为9.1%,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且显著低于制造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有6家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较2019年下降。制造业贷款较2019年增速不到10%,低于同期银行业公司类贷款增速(11.7%)和各项贷款增速(10.6%)。结构上,高技术制造业贷款虽增速较快,但由于基数小,在整个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仍然有限。期限上,根据工信部数据,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中长期贷款比重从2010年的18.8%,下滑到2020年6月末的9.4%,与服务业中长期贷款维持两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银行信贷期限与企业资金需求不够匹配。产品服务上,新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轻资产、重智力和高风险、高收益的新特征,银行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亟待创新。风险管控上,对于高新制造业、尤其是在成长中的新型制造业,银行尚未建立足够契合的风险评估体系来应对,由于信息不对称情况较严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造成银行制造业信贷投放问题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受疫情和经济环境影响,制造业企业投资能力和投资信心有待恢复,仍占较大比例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不强,银行顺应政策也在有序退出;另一方面,制造业新业态下的信用体系、融资担保体系、信息披露体系等尚不完善,2019年全国制造业贷款不良率为9%,远高于银行业贷款平均水平,2020年虽有所好转但仍处于高位,银行在制造业转型时期产品服务和风险把控能力不足,难免出现畏难情绪。
六大举措提升银行业服务制造业水平
2021年,人民银行明确将“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和“保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速”纳入银行业目标任务,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制造业新业态、新特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制造业投资需求回暖,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增速已由负转正,企业家信心逐步改善。面对新的宏观形势,银行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行业发展规律,以客户需求为本、以风险管理为基、以产品服务为渠,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打造金融链,服务好实体经济。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策宣传和组织领导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商业银行应践行初心使命,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将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随着国家政策力度不断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也将成为各家银行营销竞争主战场。商业银行应在全行范围,从政策层面、战略层面加强宣传引导,与自身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形成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重点支持领域、关键工作举措、配套机制。此外,商业银行要加强组织保障,在总行成立专门领导工作小组,明确好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做好研究赋能和业务指引;在分支机构设置专职团队,将业务导向和计划目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客户和项目;在全行建立起顺畅的跨条线、跨部门横向协同机制和总分支联动纵向机制,以更好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全链条、综合化金融服务。
强化规划引领,“有扶有控”优化信贷结构
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商业银行应围绕国家产业布局和政策导向深入开展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特别是加强细分行业、细分区域、细分市场专题研究,明确和细化重点投放方向,制订行业、集群、产业链的专属方案,持续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和业务结构。
行业选择上,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企业客群,特别是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单项冠军、优质上市公司、攻克“卡脖子”问题或具有“独门绝技”的企业、“专精特新”中小制造企业等。对传统制造业采取差异化管理策略,加大支持技术升级和产能置换领域的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择优支持拥有核心技术、财务稳健的传统制造业、弱周期消费类制造业,以及细分赛道“独角兽”企业,仍可聚焦强周期的传统制造业头部企业做深做透,逐步压降或退出高污染企业的金融支持。
区域选择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等区域制造业基础雄厚,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京津冀在智能制造方面具有资源禀赋,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长三角地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已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珠三角地区是高端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聚集地,电子信息、先进装备、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蓬勃发展。成渝经济圈致力于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还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商业银行应联合重点区域分支机构,成立专门规划小组,加强对重点区域一体化布局、优势产业集群的研究,形成差异化业务策略和风险政策,细化丰富场景中的服务适配,助力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项目选择上,银行业要加大关注标志性产业链重点项目,提供“稳链、补链、强链”支持,支持省市区县各级政府推选的产业升级和转移、技术改造项目,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项目,全力协助各级地方政府打造示范项目,从中提取可批量复制的商业模式,为推广应用做足准备。
完善名单制度,分层分类优化内部管理机制
构建制造业重点保障企业库,分层分类管理。银行应围绕政策导向和区域布局,关注地市级及以上经信(工信)部门发布的制造业支持名录、政府评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等,梳理存量客户和目标新客户,形成客户绿名单和项目绿清单。按照企业规模、风险状况、产业链地位等纵向分层,以及细分行业、区域集群等横向分类,以客户为中心,匹配差异化的服务团队、商业模式、产品组合和配套政策,精准滴灌金融活水。
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不断提升管理的线上化、自动化。从制定总体目标、目标分解到客户、设计综合开发方案、配套激励政策、跟踪督导、考核评价到激励兑现,银行应做好全流程顶层设计;开发有效系统工具,明确各层级使用者权限、角色,提升系统可视化、自动化水平。除流程管理辅助外,银行还应与各类风险系统、业务系统、操作系统交互数据,实现对客户全景和项目开发实时“一眼清”,为各层管理层、营销团队、中后台部门做好决策支持。
搭建前中后、总分支一体化的营销服务机制。制造业的产业链、集群特征日益明显,针对大中小微客户一体化开发、提供多元综合金融服务将是常态。这要求银行打破部门间和机构间的壁垒,横向协同、纵向联动,让客户从与银行单点接触中获得想要的全部服务。组织架构上,首先,银行各层级均须明确牵头部门,或成立营销委员会,负责对接客户的全部需求,界定各部门在营销服务流程中的主协办角色和具体职责;其次,要构建好客户需求响应机制和敏捷团队。响应机制的“触手”要延伸至前中后台,有明确的信息传递流程、时效要求及评价标准。根据客户定位和需求内容,敏捷团队可由多条线、多部门、多机构组合构建,如“客群部门+评审部门+产品部门”“总行客群部门+各分行相关部门”,由该团队全面解决客户具体需求。此外,银行还须搭建一系列配套管理机制,如客群一体化开发的授信额度管理办法、考量客户综合贡献的定价管理机制、前中后台统一导向的考核机制、条线间利益分配机制、敏捷团队考核管理办法等,以实现评审协同、产品协同、信息共享,落地链条式、综合化开发;完善尽职免责的相关管理办法,建立试错机制,使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团队真正“敢贷、愿贷”。
打造智能化、创新性、综合型服务平台
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一是通过多种电子渠道建立“云端营业厅”,提升产品体系远程化、智能化,实现在线申请评估、业务自动审批、风险在线监测,提升服务便利度;二是加快征信、物流、关税等数据整合应用,精简业务办理中需要客户配合的内容,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共享,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场景,利用银行账户体系、资金清分、系统平台等助力企業强化数字化经营管理和支付结算,提升银行与企业的合作深度。
创新专项产品,提升适配度。战略新兴制造业呈现产业链条式、集群化发展趋势,企业存在大量资产盘活、账期优化、支付结算等需求,银行可大力发展全国范围内协同甚至跨境的数字化供应链产品,以有效应对以上需求并解决中小企业难以独立融资的难题。银行也应加强对制造业业务场景的挖掘和细分,配套推出专项融资和结算产品。例如,针对产业升级推出技术升级专项贷、中长期循环贷、并购贷款等产品;针对科创企业、工程周期长的项目推出知识产权、未来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质押创新产品;针对大型采购联动租赁公司加强租赁保理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加强银担合作、银保合作、大数据开发与整合,实现“快贷”“多贷”。
提供“投融资+结算”“商行+投行”“境内+境外”综合金融服务。除大力提供传统信贷支持外,银行要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开展债券融资,发挥好投承联动优势;支持制造业企业上市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细分产业链业务场景,围绕招标、采购支付、工程进度款拨付、销售回款等环节,嵌入票据、保函、信用证、资金监管、资金清分、跨行归集等各类支付结算产品,加强产品组合应用,降低企业资金占用;针对科创企业,加强投贷联动模式推广;加强与境外分行、合作机构联动,为企业跨境结算、跨境贸易提供信用证、保理等一揽子服务,牵头或参与跨境银团,积极支持跨境并购等。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升级风险管控手段
银行业要转变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策略,风险管理的定位不仅是“守门人”,出示“PASS卡”或“红牌”,还要帮助企业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丰富增信方案设计,共同解决风险管理的难点和痛点。风险管理要渗透到客户及项目准入、产品创设、系统流程设计、资金闭环管理等全方面。银行风险管理不仅是风险条线的工作,还需要各个条线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创设风险“管理工具包”,覆盖客户营销、授信评审、产品设计、贷后管理、内控合规全流程。
提升客户认知,打造智能风控。银行可借助AI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实现对电费支付、税金缴纳、物流信息等多维数据集成分析,实现对客户精准画像,提升对客户经营发展和管理行为的预判能力;加快风险管理数字化升级,实现模型评估、数据交叉验证、风险预警、资金监控等全流程线上化,通过智能风控积累客户行为数据,优化营销策略;连接风控系统与业务系统,传递基于风险管理需求产生的、面向产品团队和客户经理的行动计划,实现多道风险防线的有效配合。
提高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银行应制定基于行业差异化和区域差异化的信贷政策、监测指标体系,提高风险管理质效,针对科创企业、中小企业等高风险客户,构建专属评级模型和风控模型;同一行业内客户,根据营业规模、行业地位、与银行合作深度等匹配差异化评审资源,实现风险管理流程在长度、细度上的差异化。
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助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商业银行应综合应用计划管控、考核引导、费用激励、专项额度、定价优惠、差异化授权、专项风险政策等手段,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目标落到实处。计划、考核、激励三者应联合组成“指挥棒”,将制造业贷款占比提升、制造业信贷保持合理增速纳入平衡计分卡考核,并与分行一把手绩效挂钩,配套部分费用激励,以提高重视程度和积极性。除财务指标外,银行还可设置产业链新增开户数、重点产品使用率等个性化、过程性指标,引导提升综合服务。关键指标不仅要覆盖业务条线,还要扩展至中后台部门以引导协同。专项额度、定价优惠、差异化授权是最直接的“催化剂”,要針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白名单客户配置专项信贷额度,对达到考核目标的经营机构给予创利补贴,对符合导向的客群实施收费减免,对新发生业务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给予FTP(内部转移定价)优惠,对重点区域分行、制造业投放较好分行、重点客群实施差异化扩大定价管理和收费减免授权,对供应链等重点产品给予专项支持政策,如差异化的风险权重、链上客户应用核心企业评级标准等。
此外,出台专项风险支持政策是银行业务拓展的基础性保障。银行可对名单内重点保障企业、重点区域的重点客户配置专门评审团队,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扩大分行审批权限,并根据授信合作年限等差异化提升优质客户服务水平,如提高优质资产抵押率,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同时,银行可在重点区域、重点分行成立制造业专营机构或团队,如科技创新支持中心、特色支行等,加大服务支持力度。
(作者单位:浙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