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凤美 李嘉文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2016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发展普惠金融纳入国家战略层面。普惠金融被当做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开展。一方面,普惠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二元化运行机制,使得发展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能够平等地享受到覆盖面广且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有助于消除贫困;另一方面,普惠金融,可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大潮提供活水源泉。
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其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是民营企业的主力军。广州市90%以上的市场主体、80%以上的新增就业、70%以上的创新成果、4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40%左右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均由中小民营企业贡献。广东省率先出台相关政策减轻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广东省相关政府部门在2015年相继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意见》和《省级扶持中小微企业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大力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广州金融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广州各金融主管部门也大力推动普惠金融政策,联合银行机构,对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进行财政“放水养鱼”和货币“活水肥鱼”的双重扶持。《广州市惠普金融蓝皮书(2020)》显示:广州金融业近年来积极践行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大力防控金融风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20年1月至9月实现增加值1716亿元,增长8.9%,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8%,是全市第四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城市中排第四位,并被评为全球第四大金融科技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广州地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2804.11亿元、2003.15亿元,同比增加37.20%、5.30%。广州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9354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20.4%,比年初增加1640亿元,占企业贷款增量比重为53.2%;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001亿元。
为积极落实普惠金融相关政策,广州市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印发支持我市民营上市公司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广州市民营上市公司纾困风险补偿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广州市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文件。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撬动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从信贷、债券等渠道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引导更多资金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
在广州政府的推动下,随着市场行情好转,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微企业融资仍会遇到各种困境。企业本身要克服自身问题,展现出更强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对企业融资起到关键作用的两大机构——银行和政府,也需要作出更大努力。本文主要从银行和政府的角度提出建议。
中小微民营企业其天生存在资产轻、稳定性差、融资渠道狭窄、业务规范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等劣势,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请求一般较为谨慎以避免放贷风险,创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有利用银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自2016年起,我国开始推行投贷联动试点。所谓“投贷联动”,是指银行既可以发放贷款,又可以通过自身成立的投资公司,对企业进行投资,用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的新型融资模式如图1所示。其本质是具有不同风险偏好和收益要求的金融机构,根据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的差异化投融资需求,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利益共同体平台上,在信息、渠道、产品、客户等不同层面展开合作,运用丰富的金融工具,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为企业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
图1 投贷联动
投贷联动是“信贷投放”和“股权融资”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推行投贷联动,通过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的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银行授信风险,扩大了银行收益,为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打开了空间。
银行不能照搬大中型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对其进行信用评级。现有信用评级体系中的指标、权重等因素很难准确地反映出小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和发展前景,这种不适用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造成了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主要是四大行,例如中国建设银行采取的考察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历史违约记录等数据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国工商银行分财务指标(包括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等)与非财务指标(包括管理层信用、政策支持等)对小企业进行评定,中国农业银行建立的销售利润率与利息偿还记录等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评定等。但这些商业银行所采用或者建立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主要是以考量企业盈利能力和还债能力为主,在对中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较为欠缺。
小微企业的信息公开程度低,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剖析,筛选合理和适用的信息,以构造小微企业独有的专门的信用评级体系,有助于解决银行的担忧和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可参考表1分类,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多维度的信用测评。
表1 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
一般而言,业主个人素质类指标中业主的家庭环境越稳定、受教育程度越高、年龄层次越大、过往社会信用记录越优,代表其信用评级越高,说明还款意愿能够得到较强保证。2020年二代征信上线后,可以对个人(小微企业主)行为约束作用更加突出,银行对小微企业主行为信息掌握更加全面,更有利于信用评级的简化(很多评级指标都可以直接从征信上获取),融资效率也会相应提高。银行动态风险控制类指标中如履约状况、还款计划等指标也是还款能力的呈现,如抵押品等指标则是对还款能力的展现,经营管理指标则主要是对企业还款能力的量化。
根据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推出多样化的融资组合产品,甚至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银行的服务意识。2017年以来,广州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覆盖面正不断扩大,四大国有银行率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挖掘行内的优质的结算、代发工资、公积金、社保等小微企业以及行外优质的纳税小微企业等,建立纯线上、纯信用,灵活用款、还款的系列小微产品。其产品可得性不断加强,满意度不断提升,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地方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为例,了解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所推出的普惠融资产品,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普惠金融产品(部分)
可见,银行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资金使用需求的小微企业推出了大量的普惠金融产品,但这些产品是否能够真正服务小微企业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设计个性化的融资产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主动增加与企业的互动,加大产品宣传,提高服务意识是银行需要努力的方向。
此外,银行应该进一步完善续贷业务制度、流程和培训,合理调整到期贷款回收率等内部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各银行扩大中小微专营团队人员数量和业务覆盖面,针对客户准入、授信规则、风险调查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控,提高中小微不良贷款容忍度和尽职免责制度执行力度,做实第一还款来源调查和预判。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频繁地通过降息降准的方式来向市场释放大量资金,以提振市场需求,在供给和需求两侧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自2014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15次降准,其中10次是针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普惠金融定向或“全面+定向”的降准政策,释放了大量的货币资金。如表3所示。
表3 中国人民银行普惠金融降准政策
央行降准,尤其是对小微企业资金的信贷倾斜,为其良性发展营造更好更宽松的融资环境。但是要提高银行的配合度,才能确保资金往小微企业注入。因此,政府在对银行业的监管和绩效管理方面,引导银行积极通过发行小企业债、绿色金融债等专项债券的方式,拓宽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来源。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在监管评级等方面进一步放宽对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支持银行通过多种途径批量消化不良贷款。
由于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得到银保监会鼓励,银行增加了中小微企业信用贷额度,并对部分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本金和利息延期,并提供了再融资支持,缓解了受困企业的财务支出和流动性压力,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0年1月~5月,普惠型中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降0.67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普惠型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08万亿元,同比增加2.83万亿元,同比增27.56%,远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
政府要加强平台建立中小微企业大数据征信平台、银企对接平台和企业融资服务平台。
(1)完善征信系统建设,建立“银税互动”平台。如图2所示,银行与税务信息互通,金融机构逐步将申请“银税互动”贷款的受惠企业范围由纳税信用A级和B级企业扩大至M级企业(M级企业为刚成立无足够征信记录的企业)。加快将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纳入征信系统步伐,扩宽征信信息内容范围,通过财政贴息、监管的强制性要求,提高中小微企业的报表可得性、真实性和一致性。将税务、工商、公检法、环保、互联网金融等部门信用信息统一规范利用起来,建立中小微企业大数据征信平台。
图2 银税互动
(2)地方政府应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银行、企业之间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提供沟通交流的渠道。2019年广州工信部门与包括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12家银行签订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与融资对接平台,设立广州市中小微企业小额票据贴现中心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推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
(3)建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在政府的主导推动下,构建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根据《广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财政将三年共安排资金5000万元,通过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四方共同进行风险分担,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切实改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生态环境,不断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新三板、担保公司、第三方评估以及相关专业增信机构等组成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工商、税务、征信、国土等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针对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情况和前景规划。为企业融资需求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特色化、一站式的融资方案。
中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但受其抗风险能力弱、信用评级低且缺乏抵质押资产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困境。在此情况下,银行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机构,要创新经营模式,推行投贷联动,构建更完善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强化精细化管理,更好地发挥银行金融支持实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广州政府要进一步制定并推广落实普惠型金融政策,建立银税互动平台、银企对接平台和融资中介服务平台,多方合作,确保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现增量、扩面、降本、控险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