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昌锦
近几年,受农村家庭教育理念和优质私立学校的虹吸效应,农村公立普通高中优秀生源不断流失,这给农村普通高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部分学生厌学情绪相当严重,作业抄袭、沉迷于网络游戏,主要还是由于农村中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引起的。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作了一些实践性的探讨。
一、尊重个体,促进形成有效内驱力
1.体验成功,激发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学生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的结果进行推测,如果他认为能够完成,则可能会选择这一行为。如果学生认为他认真上课,就会取得优秀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就可能选择认真听课。但如果他经历过了认真上课,达不到他所期望的成绩,他可能就会选择不认真听课。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帮助学生制订努力则能实现的目标,让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目标,这样学生的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习的行动力。
2.正向肯定,形成自我价值感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在网络上缺乏学习动力可能就是因为某些需要没有被满足引起的。如老师不能及时给予肯定,家庭教育的不足都可能导致学生爱与自尊的需要不被满足。高中阶段的学生非常在乎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而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的角度大都被定位在“被需要者”上。班主任需要积极给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比如,将班级管理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让部分学习相对不自觉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设置不同学科的老师助手,专门解答班级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班主任还需要每周利用班会课对部分学生的正向改变给予肯定,让学习不自觉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使其对自己产生新的评价。
3.有效沟通,引导成败合理归因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都会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评价。海德认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因家庭原因,容易将学习的成败归结于老师的好坏、运气好坏、身体状态、任务难度和家庭背景等不稳定因素,忽略了能力高低这个稳定因素。班级有学生期中考试进步巨大,在谈话交流的过程中,他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弱科英语考好的原因是题目简单,把自己强势学科的好归因于运气好,不粗心。在制订期末学习目标时,该生的目标设定甚至低于期中考试,最后导致该生在期末考试退到了班级倒数。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及时通过QQ、微信、电话、面谈等形式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分析其在学习中良好的行为,对其成功因素进行合理归因。
二、转变模式,激发形成附属内驱力
1.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缺乏老师监督的课堂只能通过教学设计的艺术进行弥补。教师可以设计以任务导向型的网络课堂模式,通过事先给学生情境化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也可以增设互动答疑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惑,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有利于师生情感的融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也可以推送励志视频、大学宣传片等方式来激励学生。
2.转变评价模式,培养学生优秀品格
在以往的班级评价中,一般都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纪律作为依据。而对于缺乏内驱力的农村普高学生,班级管理的评价可以更多向勤奋、态度、思维、品德方面转变。对于学习不积极的学生,也不建议脱离真实性的评价,不能为了肯定而肯定。班主任需要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客观性批评和表扬,对于学生在学习期间所犯错误需要及时批评,甚至惩罚,如录唱一首歌、写小论文。班主任批评后需要给出可操作性的改变建议,再观察其后续的变化。在学生评价过程中,不能用“你太聪明了,就是太懒了”“你只要勤奋一点就好了”“你在这个学科很有天分”这些语言,这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归因。
3.转变管理模式,增强学生自主能力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转变管理方式,不能求面面俱到,而应强调应用性学习、自主性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扮演“教練”的角色。首先,班主任要帮助每位学生制订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每天可以在成长本上写写自己的落实情况。其次,每位学生在结束一天学习时,都需要回顾评估,问问自己“今天我学会了什么?”“什么时候我会走神,这样的走神对我的学习效果影响大吗?”“我要不要进行改进,我能不能进行改变”“我偷懒最坏的结局是什么?”最后,需要给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要根据学生的“比较优势”设定适合他们的任务。比如,让学生负责人“激情晨读”,由他设计早读的任务和检查方案;或者布置“健康班级”主题,让相关人员负责整理方案的设计及实施等。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是我们把学生变为学习主人的最佳时机,帮助学生明白学习的社会意义,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对自我有更加充分且理性的认识,才能赢得这场特殊教学的胜利。在空中教学模式下,学生与老师、学生与班级不是对立者,他们更应该是融合者,通过网络平台,让学习过程变得丰富且有趣,从而实现培养高中生学习内驱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