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肺炎突袭,为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又不影响学生不间断学习目标的实现,高职高专学校响应教育部要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网上教学保障了教学工作在特殊情况下的顺利进行,对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作用,这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教育这个千古长谈的话题。研究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角度,认为牢牢抓住育人为根本的底线,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教育为依托,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才能深入理解“什么是‘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停课期间怎样教、怎样学?”等问题,进而全面落实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的理念。
关键词:高职高专;网上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5-0067-03
疫情防控期间,大中小学各个学段都开展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通过直播、录播、在线课程等多种形式实现了“网上开学”。在高职高专学生中开展网上教学,是顺势而为,也是其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新形势下,在线教育的教学环境与组织形式等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面临着一定挑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意义,重构教學内容和教学模式,才能在满足“不停学”的同时,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
一、思考一:为什么要进行网上教学?坚持育人是根本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传递文明、改造社会的一种特有方式,维系着人类社会发展。为了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需要进行不间断的、连续的教育。而学校教育有别于家庭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系统活动,区别于养育等自然状态下的活动,能够保证学生系统、全面、高效地学习知识,增长技能。所以,虽然受疫情影响,居家不能入校,但教育部依然号召学校和学生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政策上的支持为网课学习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假期的延长让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适应网课学习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在线教育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受教育的需求;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为学生易于并乐于通过网络方式获得新知识提供了便利。因此,网课学习“势在必行”。海量的资源和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授课的情况下,不停下学习的脚步,实现自主学习,而这正是“停课不停学”的真正意义。
然而,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往往具有地区差异大、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信念不牢固等特点,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低,自主、自觉、主动学习对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而言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但对于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思考等涉及道德和价值取向的问题是人工智能所不能给予的,因此必须由教师进行一定的辅助和指导。网上教学,作为“停课不停教”的方式之一,满足疫情下特殊学习需要,也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的一种探索。教师作为育人者,有着丰富的情感,赋予冷冰冰的机器以温度,学生通过熟悉的教师的言传身教,习得一些良好的个人品质。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筛选出最合适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建立自我监督、校正和完善的体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不间断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前做好学习规划,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完成学业的同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坚实基础。
二、思考二:网上教学教什么?生活教育是依托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停课不停教”不仅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授课,也不仅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1]。因此,应充分利用眼前的“活教材”,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把疫情防控融入课堂,将疫情期间所遭遇的生活和战疫的故事转化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这既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补充,也是对新时代教学改革的一次推进。生活教育和课堂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生活教育不等同于生存教育,不仅是生活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简单相加,更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生活理念和精神,如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的道德、社会责任和体育锻炼等,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和理解生活[2]。生活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发展有助于课堂教育的深入,对当代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思想具有多变性,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实践方面,都处于转型突破期,在这关键时期,他们不应该仅仅获得专业知识和生存技能,还应该多关注生活、关注疫情、关注民族命运、关注国家发展,把个人生活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培养历史使命感和爱国情怀。因此,“停课不停教”应加强思政课程教育,在教学中抓好学生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教授相关卫生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和心理调适办法,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与他我、小我与大我、知与行、个体与集体、小家与大家、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等人生课题的理解。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品质的生活教育为主,着力培养既会学习,又会生存,更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当代公民。以学前教育专科生为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传授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立足课堂而不局限于课堂,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朗诵、舞蹈、手绘等不同专业形式将课堂中的教材和课堂外的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凝聚抗疫必胜决心,弘扬人间大爱,为最美逆行者致以最高的敬意,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注入正能量。
三、思考三:网上教学怎么教?创新方法是主旨
网上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但受空间的限制、环境的影响、条件设备的制约及师生对新教学环境适应能力的制约等,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尤其一些操作技能课,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舞蹈课等,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受限,不能面对面观察到学生的微表情变化,影响对学生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堂吸收效果的分析,对于学生声音和动作等细节方面的处理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纠正,很难准确判断学生听课的难点并作出相应调整和引导。另外,网上教学场地受限、教具缺失等因素,也会引起教师教学的无对象感和学生听课的不适应感。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有责任对师生互动问题进行探讨,面对网上教学新的授课方式,及时作出调整,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坚持学有所获为宗旨,减少隐性时间的浪费,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提高。
(一)坚持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舒尔曼教授曾指出:我们迟早将进入去学校化的社会但是却不会出现去教师的社会[3]。终身教育的理念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学习超越了时空,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教育是双向的情感流动,教师在情感表达、思想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是纯粹的网课学习所不能比拟的。此外,网上教学资源獲取虽然简单方便,但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且不一定适合学生实际,学生很容易在大量的网络资源空间中迷失方向,抓不到学习重点,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很关键,教师的地位不可或缺。进行网上教学,教师要从“施教”转变为“导学”,应该避免学生局限于网络知识的表面学习,教会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养成思考的习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了解知识本身,更要注重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情感思想[4]。要在突破网络空间局限方面下功夫,设置教学虚拟场景,激发学生兴趣,把握学习节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养成持续学习习惯。
有学者指出,未来会被淘汰的那一批教师一定是无法适应变化着的信息时代的教师。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工具,结合实际情况拟订学期目标和教学进度,不可冒进,也不可停滞。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原有基础,选择合适目标与内容,在智慧课堂、雨课堂、蓝墨云等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设置不同类型的脚手架,运用脚手架支持和引导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网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慕课上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新媒体信息资源,结合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环境,分析学生心理,观察学生变化,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网课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发挥教师自身人格魅力,增加师生的情感交流,增设更多的“反思”和“回顾”环节,提高课堂互动频次,积极与学生对话,启发学生思考,反馈学生的问题和来自学生的各种信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增强互动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教学模式是否激发学生兴趣,做到对课堂环节的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对不专心听课、别有动作的学生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检验学习效果。教师也可充分利用班干部对班级学生的全面了解进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保证出勤率和学习进度,在保证学习效果的情况下树立“严师”形象。此外,教师要坚持将课程思政渗透到教学中,坚持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现实生活实践与所见所闻所思相结合,让知识变得有温度、有情感、有力量,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网课结束后,通过上传听课笔记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任务完成轨迹。同时结合本专业知识,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学”与“思”充分结合,拓宽知识视野。另外,要注重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针对个别学习环境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联系家长或学校有关部门,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帮助,既能保证网课资源惠及每一位学生,也是建立与家长沟通桥梁的有利时机,能够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二)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发展的最终方向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网上教学既是疫情下的特殊需要,也是突破传统教学的有力尝试,利用网上教学充分彰显了“停课不停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遵循。在网上教学中教师要反思如何更新理念,让学生主体地位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注重弹性教学和自主学习。应“抓”与“放”相结合,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习惯,增强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引导学生主动与同学沟通、与老师交流、与网络对话,摸索寻求真知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内因是关键。学生的内在动机决定了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学习、是否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等问题,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异常重要。网上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内容上既要适合学生原有水平,又要能够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真理的动力,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担负起多数的学习任务[5]。如在呈现新知前,咨询学生对于这个学习主题已经了解了什么,想获得哪些相关知识,提供给学生相关视频、文件等电子资源作为脚手架,询问学生能否解决疑惑。对于依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新的疑惑,教师通过视频会议或直播进行答疑讲解。课堂期间,教师应有别于传统网红主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普遍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敢发声、想发声、爱发声,各抒己见,并对个别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使得网络课堂保持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共同体的作用,引导学生互评互助,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让学生在交流和评价中不断提高,激发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意识。在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上,课件模板选择、背景颜色、字体的大小和颜色、画面呈现的方式及视频画质和音质等都要适宜,有利于学生用手机或电脑观看,在形式上消除学习交流障碍,减轻视觉和听觉疲劳,为网上教学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容易产生心理距离。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师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与学的交流与探究,在形式上、效果上都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推动教学的整体进步。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网上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这种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朋友关系,师生之间不会因为屏幕的阻隔有形式上的距离,更不会因为所谓的师道尊严而产生内心的隔阂,学习交流时能够从内心流露出一种愉悦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虚拟环境的中介作用,与学生坦诚相待,打消学生心中的紧张和疑虑及心理隔阂。通过QQ、微信、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学生保持交流,逐步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屏障,零距离与学生学习、交流,建立生活中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愿意主动分享困惑,教师乐于给学生答疑解惑,构建良性师生互动体系,促进教育改革协调稳步推进。
总之,利用互联网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网上教学不仅是顺应当下抗击疫情所需,更有利于将全国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惠及每个学生,是教育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教师需秉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融洽师生关系,促使网上教学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不等同于网上上课[EB/OL].(2020-02-12)[2020-04-01].http://www.moe.gov.cn.
[2]王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特质及其当代价值[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3]舒尔曼.实践智慧:论教学、学习与学会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4]管于华,郑家茂.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行为[J].中国高等教育,2002(24).
[5]吕姗,苑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7).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