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永新
摘 要:新时代下高校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论述。文章探讨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专题教学研究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应该把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新思想的内容与教材体系结合,体现出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专题教学方法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5-0020-02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和国家对中国时代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定位,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的重要渠道,应重视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高校思政课程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探索一条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对“原理”课教学方法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加强“原理”课专题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必修课之一,它有别于其他的专业课,有自己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价值引导和思维方法培育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与其他的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原理”课的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最强,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以单纯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专业“灌输式”知识进行讲授,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2018年,習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论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它蕴含着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哲学阐释。所以,把习近平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与“原理”课程教材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机的完整体系,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大学生正是通过“原理”课专题教学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和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
新时代下“原理”课程设计成专题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程的整本教材共七章,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领域,因学校课堂教学时数有限,教师在授课中无法覆盖全部课程体系,所以讲授中需有选择、有针对性把握主题、突出重点地进行教学活动。以教材理论体系为依托,在基本原理和逻辑结构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整合教材中类同的教学内容,抓住难点和重点,在专题教学里有选择地植入现实生活生动直观的案例,分析国内外的重大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材体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同时专题教学授课中还要避免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且重复无新意的内容,教师要适时地调整讲课内容和方法,对重复的内容以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教学授课过程中通过加深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理解,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理”服人,而不是强制灌输。
二、新时代“原理”课专题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架构与“原理”课教材的逻辑架构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体现了课程教学方法与原理内容的有机统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和认真研读新教材,悉心研究教材修订的精神和要求,调整教材部分内容的叙事说理方式,同时又要汲取学术界有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增强专题教学的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原理”课的专题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是以“问题式”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它反映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专题教学方法中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新思想,对这一重大思想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作了具体的阐述,并用“8 个明确”从认识论的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什么”作了概括和阐释,同时,用“14 个坚持”阐释了如何让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得以实现,从“怎么做”的逻辑角度对“8 个明确”作出了回应。从方法论的角度,在“原理”专题教学中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专题教学设置的理念和方法也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教育主体与客体关系绝对化的传统观念。学生应该由原来的教学客体转变为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基础上双向互动,体现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针对特殊性该如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以问题导向式的专题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提问,在自由与平等的互动中,激发其学习原动力。
“原理”课的专题教学在教材的运用过程中体现知识和目标的统一。这就需要教师深入认识新时代政治理论课的基本任务和使命,在整体规划和谋篇布局中体现出专题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教师要借鉴“原理”专题课程教学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把每个专题教学内容与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融为一体。
三、新时代“原理”课专题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的内在统一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围绕在“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遇到的同类问题需要我们理性的反思。“原理”课专题教学就是把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而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就会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知识性教育与价值性教育之间的关系;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党建历史学科的关系;三是教学成果评价与教学目标达成之间的矛盾;四是知识领域的系统性与实践题材的丰富性的矛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认真把握教材,因为教材是讲道理、摆事实,要给学生讲清楚“原理”课程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要体现科学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互动中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靈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学与学术相得益彰,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要注重专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基本原理的结合,为大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反思现实,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达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活跃,积极关注国内国外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因此,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充分做好各种学科的知识准备,备课也要有针对性,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积极回应青年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教师在运用多种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引起学生听课兴趣的同时,给学生讲清楚马克思所说的这句话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用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的事,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达到授课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引领思政课程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有之义,是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因此,顺利推进专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专题教学与“原理”教材的关系,从事“原理”课专题教学的教师要以教材各章的划分为板块,具有每章设计若干专题凸显问题的意识,重点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