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勤 田明利
摘 要:在教学中,学生会受自身的学习能力、水平、生活等因素影响成为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所以为了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应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有教无类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通过教学转化问题学生。就教学中出现问题学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教育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转化
同一班级,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他们对不同学科的学习产生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态度各不相同。在长期的学习中,有些學生会因为各种外界或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而成为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学生成为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教学中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展开分析。
一、出现问题学生的原因
进入初中阶段,有些学生对相关课程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他们认为学习过于枯燥和乏味,产生这种想法的学生会从思想和行为上抵触学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不认真听讲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进步。有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掌握好有效的学习方式,他们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没有根据知识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不提前进行预习或者是查找资料,课堂上容易发呆、走神以及出现其他小动作,无法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知识学习和掌握,课后学生对已经讲解的知识不及时进行巩固或者是不按时完成作业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成为问题学生。受考试的影响,老师在上课期间一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僵化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忽视,同时也无法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甚至一些老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采用“一言堂”教学方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无法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在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渐渐地成为问题学生。
二、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的对策
青春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心理,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见解过于“爱憎分明”,比如说,学生喜欢某个老师,那么对于这个老师的课程就会很喜欢,然后很认真并且非常有兴趣地学习这门课程,若是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那么对这个老师教授的课程就会很抵触。问题学生的这种“爱憎分明”心理更加明显。虽然老师能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但是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老师要经常与问题学生进行交流,主动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及时了解问题学生的烦恼和心理,可以找学生感兴趣的点,如游戏话题,与学生产生共鸣,这样问题学生会对老师敞开心扉,然后老师针对问题学生的实际学习困难进行解决。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掌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针对问题学生的实际问题,找到问题原因,并进行解决。比如,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询问“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呢?若是不好好学习,毕业以后,你打算干什么呢?是家庭问题吗?”等,找到问题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吐露心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很重要的;若是问题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那么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将多种学习方式和经验传授给学生,然后寻找问题学生,在与他们交流中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首先组织学生分组,将问题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小组中,然后组内开展学习活动,这样在其他学生的激励和影响下,问题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好胜心,然后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和学习中;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使问题学生加入其他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习他人的长处,看到自身的不足。比如说在语文教学中,在进行“讲故事的人”教学中,小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话题的内容思考、联想,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然后学生小组内部进行想法和故事交流,互相进行评选,选择最棒的故事进行班级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和比赛,评选班级最优秀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为了获胜,问题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为了关心这些问题学生,使之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老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
参考文献:
[1]兰岚.让问题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发展[J].考试周刊,2015 (35):25.
[2]陈小玲.一生一世界:浅析问题学生的剖析和转化策略[J].好家长,2019(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