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1-06-29 22:14卢志亮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教学情境初中物理

卢志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广泛推行,各学科教师纷纷基于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展开优化与完善。物理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完善自身思想观念所不可或缺的课程。创设教学情境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物理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同时也能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点的难度,从而实现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而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依然有一些影响教学情境实际作用的问题存在。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的核心教研课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教学探究

西方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本质就是自身学习经验的堆砌,学生就像是在建设一座大厦一样,不断地在旧的知识体系中融入新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一种十分符合这种理论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点,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这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营造更加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情境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师只有认真剖析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才能给初中生带来一个更加优质的物理课堂。

一、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教学情境的目标较为模糊

虽然很多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价值,但没有基于这种理念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很多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时,往往是从学生考试成绩的角度出发的,这就导致这些教学情境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教学手段,教学情境更大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自身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例如,在生活情境当中,学生能够加深对物理与实际生活关系的认识。而在虚拟情境当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来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点的实际含义。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与现阶段升学压力的影响,仍然会将灌输式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反而将教学情境的创设视为调节课堂气氛的小插曲,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情境的具体价值。另外,部分教师更愿意将教学重心放在对解题技巧的教学指导上,因为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情境的创设最终变成了教师开展例题教学的另一种形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体验的提升效果。

2.教学情境的形式较为单调

从实际角度出发,教学情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主要作用是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部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却经常忽视学生在这方面的实际需求。一部分教师虽然会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但都是一些无法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境。例如在讲解电能转化为热能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为学生举出家中白炽灯在通电后发热的例子。这虽然与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但学生对这一现象本身已经司空见惯了,并不会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情境形式上的单调性也是影响教学情境实际价值的因素之一。對于学生来说,只要是能够提升学习质量的教学情境,无论是虚拟情境、实验还是游戏都可以被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但部分教师由于对教学情境的认知不够全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列举生活实例的方式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这固然有着一定的教学价值,但也影响了教学情境的多样性,甚至桎梏了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3.教学情境形式化特征严重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物理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实现学生自身物理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大量新颖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当中。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但也造成了教学内容形式化特征的出现。一方面来说,部分教师本身对教学情境的优势与特点并没有充足的了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为了创设教学情境而创设。这就导致教学情境的内容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反而会浪费学生的精力,同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旦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的内核偏离了物理知识点,就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效率。

部分物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而将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或理解不充分的内容加入教学情境的创设当中,这就导致教学情境并不能起到直观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无法在情境的引导下将新的物理知识点融入自身的物理知识体系中,最终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稳定提升。

二、创设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

1.明晰教学需求,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想要为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情境的具体特点。如果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情境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就能更加有效地发挥教学情境的具体价值。教师应该将教学情境的使用视为一种常规手段,而不是只能用在示范课与公开课上的“表演”。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之前,教师要认真思考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点时会提出的实际问题,并且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学生带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学难点与重点之一就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惯性”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解释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惯性现象。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印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模拟思考一个虚拟的辩论情境,然后将牛顿、笛卡尔、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惯性的观点引申为不同的论点,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其放映在学生面前。这样教师既能通过相关视频资料的帮助来强化学生的认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然后通过辩论来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最终实现教师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2.立足学生体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承担主体角色的对象往往是教师,而新时代的初中物理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方式来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对知识点的内化与吸收。问题情境本身就是物理教师最常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要不断完善问题情境的表现形式,从而更加有效地刺激学生展开思考。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蓝牙音响,然后用塑料来包裹音响,并且在凹陷部分放上一些水。在教师用蓝牙音响播放音乐之后,学生就可以观察到随着音乐的变化,塑料上面的水滴也发生着不同形式的跳动。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跳动?”由于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自然可以回答出教师的问题。这时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影响水跳动高度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就会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工作当中。

除了为学生提出基于关联性的问题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展开更加全面的思考。例如在讲解“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为每个小组分发两个体积相似的纸盒与石头块。然后让学生用一根手指在书桌上将这两个物品分别推动10厘米,并且询问学生推动这两件物品时手指的实际感受,接着让一名学生将这两件物品推动20厘米,让这名学生分享不同的距离所产生的感受。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给你们造成不同感受的因素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思考,加强对“力”“距离”这两个做功核心要素的认知,从而在完善自身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实现自身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3.结合学生认知创设多元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另一个作用就在于改变以往较为单调的物理教学氛围,因此在新的初中物理课堂当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更加多元化。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方式的活跃期,他们对一些生动有趣的信息往往有着更加强烈的探求欲望。教师要基于学生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出更加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情境。初中物理教材上的很多例子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师就可以以这些例子为素材为学生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力”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将教材上的部分插画投射到电子白板上,然后让学生在插画上画出受力图示,这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带来更多具有代入感与参与感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才会在成就感和自豪感的激励之下,对初中物理知识点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压强”与“压力”这两个知识点时,由于这二者的性质有一定的关联性,很多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将这两个知识点搞混,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用塑料袋拎重物时,都会由于拎的时间过长而感觉到疼痛。教师就可以准备好一个结实的塑料袋,然后将一些书本装入袋子当中,并且让一名学生去拎,这时学生就会感受到痛感。教师再拿走塑料袋,改让学生抱着或捧着书本,同样的时间里学生就不会感受到疼痛。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书本对手造成的压力是不会改变的,唯一改变的是手部的受力面积,压强也只是压力作用的一种表示。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部分知识点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实现自身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对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有效完善,不仅可以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为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实际的帮助。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初中生自身社会认知与思维能力的了解,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加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教学情境,并且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对物理知识点展开思考。最终在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同时,为更多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红光.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96.

[2]周金龙,陈万金.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3):99.

[3]许义林.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75.

[4]陆雪芳.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原则与基本途径[J].亚太教育,2015(29):136-137.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教学情境初中物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