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翠莲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中心理韧性问题是初中教师普遍在探索的话题之一。本文将围绕新时代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带来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初中生;心理韧性;影响因素
前言: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心理韧性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健康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心理韧性相对较强的学生,面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会更强,即便是经受打击时学生表现出的状态也会更加积极向上。心理韧性是可以培养的,在培养过程中,心理韧性受到若干方面的干预和影响。
一、先天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他的家庭成长背景,以及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综合来看,先天家庭因素对初中生造成的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尤其是在心理韧性方面,家庭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对试点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性格分析,将学生的心理韧性划分为两个等级,心理韧性较强的学生和心理韧性较弱的学生。并且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了综合的性格分析,探究其生长环境,发现家庭因素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小家庭幸福,父母重视培养孩子性格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阶段,心理韧性相对更强,面对初中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时,这部分学生表现出的特点是信心满满,愿意接受各种高难度挑战。而那些从小和父母之间存在交流隔阂,父母对孩子关注相对较少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面对初中阶段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以及高难度的学习任务时,往往会表现出较为脆弱的心理特征,不愿意应对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缺乏基本的心理韧性。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先天家庭因素对中学生性格特征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为了帮助孩子成长进步,家长与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带路人,也应当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培养信心和心理韧性。
二、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
心理韧性除了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心理特征,严格来讲,心理韧性和学生的个人先天性格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天生性格比较开朗的学生,培养心理韧性的过程中会更占优势,而先天性格相对弱势腼腆的学生,心理韧性往往也更难提升起来。面对同样的问题,个人的心理因素的不同也会导致不一样的应对结果。
例如:对于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而言,在意他人的眼光是成长道路上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学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总是会不可避免的,在一个人的细节表现,不知道应该如何保持自然从容的状态,这实际上就是个人心理因素对学生个人行为产生的影响。天生自信的学生认为自己应对各種环境的变化,在陌生环境之中的表现会更淡定,即便是出现突发状况,心理韧性较强的状态下,学生也能够保持镇静,泰然处之。而对于那些内心比较自卑,心理相对自闭的学生,处于陌生环境的时候,难免会在意他人的眼光,会害怕个人的表现不够出色,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越是在意他人眼光的中学生,心理韧性往往就越弱,所以综合来看,个人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心理韧性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交友环境因素的影响
中学阶段的学生社交圈子已经比较广,又因为学生青春期阶段的心理变化较为剧烈,所以在这一阶段交友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一些天生定力不足的学生会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根据自我强化理论,心理越是自卑的学生,越容易受他人意见或观点的左右,从而改变个人的想法。而越是自信的学生,越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会更倾向于坚持个人的意见,因此受到交友环境的影响概率越小。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学生的交友环境,会影响其心理韧性。
举例来看:中学生到了青春期阶段,受父母或教师的影响,实际上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意见转变来源于身边的朋友或同学,如果身边大多数朋友都主张某个观点,那么缺乏自信的中学生,会更倾向于转变自己的观点。比如同样是面对期末考试的压力,当身边的朋友都认为期末考试的成绩不重要时,学生个人可能也会受到这种思维的影响,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这就是交友环境对学生心理韧性产生的影响。反之,如果学生身边的朋友普遍认为期末考试是至关重要的,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学生也会更加谨慎地对待考试,应试压力会更大,心理压力自我调节能力也会相应减弱。
总结:
心理韧性水平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本文从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出发,探究心理韧性的形成因素。注重发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的负面影响。文章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人因素等不同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心理韧性的因素,结合这些因素,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
参考文献:
[1]陈传东.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20(25):26-27.
[2]杨玉军.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新智慧,2020(2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