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静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在指向初中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美育基础,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岭南版初中美术八年级《服装设计——为实中校庆设计服装》一课为教学案例,探讨在初中美术学科教学中与“五育”间的关系,基于此,展开对美术学科校本化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五育融合;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校本化实践
一、在“五育融合”背景下指向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践案例
(一)教学设计的融合
“五育融合”,就是将“五育”整体性、综合性地融入到课程实施中,这要求教育者课程设计伊始就需要系统、完整的思维架构,“点状”或是“割裂”的思维,都会影响融合效果。所以,五育融合的校本化需要教师将理念有目的、有计划、有始终地渗透到课程设计中去,才能使教育方式有根本性变化,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更多可能。
《服装设计》一课是岭南版初中美术教材中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程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在服装设计中如何体现现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学会款式设计,色彩搭配,展示个性,并尝试以服装设计师的角色,开展“流行与时尚”的讨论。笔者在上《服装设计》一课时,正值本校校庆之际,故将《服装设计》一课与校庆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课程与生活相联系,使得学生能在实践当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重新创设后的《服装设计》一课,其课程主题围绕“为校庆时装秀设计服装”进行展开,将校庆标志作为服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要求学生将校庆标志与服装设计相融合。
(二)教學过程的融合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五育”能够切实发挥相应作用,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融入“五育”可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能力,建立审美观念。
1.美育融合方法——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是中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要求学生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肌理及空间特征等等,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此外,还能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内涵和意义,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和信息。
教师结合多媒体影像、图片向学生展示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服装的变迁,并提问“原始人穿的衣服和现在是否一样,他们穿的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等问题。显然,学生通过图片给出的造型、色彩、要素信息进行思考并回答老师“原始人穿的树叶、兽皮、羽毛,有抵御和防护作用”。当教师再以女士服装的演变进程为图例像学生展示时,学生就能将图片中服装的造型、要素与所见所闻联系在一起,进而从旗袍中看出服装的年代是民国,儒裙的朝代是唐代等。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即能按照图片赏析➡带动思考➡建立审美意识促进初中生识图、读图的技能,从而增强美育观念。
2.智育融合方法——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作为目前最为有效的一种大脑思维的外化工具,能够以图像的方式对思维路径加以表现。在美术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充分发挥图形及文字的作用,提炼主题关键词,并将其与图像及颜色等视觉信息联系起来,建立视觉化的记忆链接,从而加深记忆能力及视觉印象。
在教学中,笔者以实中校庆周年标志作为主题,要求学生针对其构图、色彩、元素、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联想,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就是基于某一思考的核心与主题,不断进行联想与思维扩散。通过这个过程,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智育水平。
3.德育融合方法——情感寄托
绘画是一种感情的寄托与延伸,而美术课堂的实践,就是通过创作作品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也是将情感落于纸上的过程。在本案例中,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力,将对现实中的情感寄托于作品当中,使得作品成为情感的载体,这正是德育与美术教学的融合。
案例中,学生通过课堂实践与作品展示环节,将自己的对学校的情感寄托于服装设计作品中,以表达对学校的美好祝愿。作品中,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中联想的水波纹、歼20的造型等具象元素落于纸上,在作品中展现了青春洋溢的一面。此外,还有学生将服装设计成一件铠甲,象征着现实中学子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如同勇士一样勇敢,寄托了学生的美好愿景。
二、反思与展望
长期以来,美术课堂的学习只能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培养绘画技能,局限于美育,忽视生活素材、情感体验,更忽视美术技能实践运用。在美术的学习中,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的培养是基础,将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实践于生活实际之中才能筑起艺术高楼。而要达到此目的,就需要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五育”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上文也仅仅是在案例实施过程中对“五育融合”促进初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一些教学思路,并未能提供完成的解决方案。但笔者认为,在美术教育的日常实践中,将“五育融合”理念的实施与美术的学习不断尝试融合、尽可能的显著地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帮助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孟万金,姚茹,苗小燕,张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