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每个课堂既是一个已知数,又是一个未知数,已知在于预设,未知则为生成。无论预设多么精彩,難免也会出现“意外”。要把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意外”当作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切不可废弃。
关键词:解题方法;反思提高;对比探究;创新意识
在最近的一次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这样“奇怪”的现象:老师在检测学生关于点线对称问题的练习时,有位学生却展示出“怪异”的解答,过程中看不出蕴含的解题原理,而答案却是正确的。带着这个疑惑笔者果断放弃了原先的教学预设,以此为契机,引领学生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探究.
一、问题提出
题目1已知点P(5,3),直线的方程为x-y+2=0,则点P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Q的坐标为_________。
多数同学运用了联立方程组的一般解法,但同学甲的解法却十分“怪异”。为表述方便以下称之为“特殊解法”.甲同学的解答如下:用点P(5,3)中的横坐标5代换直线l方程x-y+2=0中的x,解出y=7,得点Q的纵坐标7.同样用点P(5,3)中的纵坐标3代换直线方程x-y+2=0中的y,解出x=1,得点Q的横坐标1,即得点Q的坐标为(1,7)。
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了让同学们对该类问题有更加清醒地认识,笔者对甲同学的创新精神给予鼓励,并发挥了同学们的主体功能,在全体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进行一系列的变式演算,多次进行尝试性的对比验证,看看最终展现在面前的结果究竟是什么.
二、对比验证
题目2把点P的坐标由(5,3)改为(-3,5),直线l的方程还是x-y+2=0,其它条件不变,通过一般解法与特殊解法这两种计算方法对比,得出点Q的坐标都是(3,-1),结果相同.得出验证结论:甲同学的计算结果正确。
题目3把直线l的方程x-y+2=0更改为x-y-3=0,点P的坐标还是(5,3),其它条件不变,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得出点Q的坐标都是(6,2),结果相同。得出验证结论:甲同学的计算结果正确。
难道甲同学的特殊解法真的是“必然”现象?直觉告诉我们,验证有待继续推进。
题目4把直线l的方程x-y+2=0更改为3x-y+3=0,点P的坐标还是(5,3),其它条件不变,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甲同学得出点Q的坐标是(0,18),其他同学的答案则是(-4,6),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得出验证结论:甲同学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首次出现了危机。
题目5把直线的方程x-y+2=0更改为x+2y-10=0,点P的坐标更改为(1,2),其它条件不变,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甲
同学得出点Q的坐标是,其他同学的答案是(3,6),结果再次不同.得出验证结论:甲同学的计算结果仍然不正确。
探究活动进展到这里,已经可以对甲同学的“特殊解法”贴上否定的标签了,但在一些情形下,该解法所得出的结果又是正确的,所以对此问题的探究还不到草率划上句号时候,否则将会失去一次绝好的探究机遇,造成资源生成上的浪费。接下来我们急需知道的是:在什么情形下甲同学的特殊解法是可行的?于是笔者欣然决定引导学生继续“余勇追寇”,向更深层推进.
三、深入探究
下面用一般方法求出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不垂直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由于已知直线垂直于坐标轴时,甲同学的特殊方法无法实施,显然没有对比验证必要,以下探究仅针对已知直线不垂直于坐标轴时的情形。
令点P的坐标为P(x0,y0),直线的方程为Ax+By+C=0(AB≠0),点P(x0,y0)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坐标为Q(x?,
y?),M为线段PQ的中点,易求点M的坐标为,代入直
线l的方程中,得整理得Ax?+By?+Ax0+By0+2C=0 ①
因PQ⊥l,得
整理得Bx?-Ay?-Bx0+Ay0=0 ②
①×A+②×B 得
①×B-②×A 得
所以点Q的坐标为.
用甲同学的特殊方法易求出点Q的坐标为.
要使得两种解答方法所得出的结果相同,必需且只需满足条
件
观察对比(*)式的左右结构,容易分析出:A2=B2 且AB≠0正是满足条件(*)的解.
探究接近尾声,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
自此,让我们回到问题之初的题目1至题目7中,惊奇的发现,题目1至题目5均满足条件“A2=B2 且AB≠0”,导致甲同学的计算结果正确;而题目6与题目7则反之。
在解决上述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类似问题时,先观察系数A、B是否满足条件 “ 且”,若满足可直接运用特殊解法,否则只能采用一般方法.甲同学的特殊解法只能有条件地使用,不能无条件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