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研究

2021-06-28 22:16曹寿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工科课程思政

[摘  要:目前,各高校积极探索并实践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通过调研发现高校理工类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参与意识逐渐增强,但课程思政参与的能力有待提升。可以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激发教师内在动力,提高认识水平;加强交流培训,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建立经典案例;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

关键词:理工科;课程思政;融通路径]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教育提出新要求,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應。”目前,各高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并实践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

一、课程思政与理工科专业教学融通的现状分析

2020年11月-2021年1月,选取广西五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共计300人填写了问卷,调查对象均来自理工科专业教师。调研围绕高校课程思政与本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关方面设置问卷,通过这些问题的反馈及分析,发现问题如下。

(一)高校理工类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参与意识逐渐增强

2014 年起,国家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大力推动下,老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概念范畴逐渐清晰,开展的意义逐步认同,因此,在专业教育课和社会实践课开始注重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并努力探索多种教育教学方式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调研问卷中针对“您认为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大学理工科课堂是否有意义”,77.5%的老师认为有意义且很有必要,20.5%的老师认为有必要。针对调研问卷“您认为在您教授的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对学术的成长有帮助吗?”59%的老师选择“帮助很大”,20%的老师选择“有一定帮助”,20%的老师选择“很难说,因人而异”。针对多选题“您认为课程思政会起到怎样的作用。”绝大多数被调研的老师认可高校课程思政应该挖掘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使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从调研数据可见绝大部分老师认同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二)高校理工类教师课程思政参与能力有待提升

理工科教授的知识专业化程度深,逻辑概念较为明确,思想政治元素与理工类专业课程之间不经认真思考,努力摸索较难实现盐溶于水般融会贯通。目前,不少理工科教师开展的课程思政往往是课程+思政元素,即简单的在课堂中混合思政元素。经过调研,发现很多教师想但又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针对问题“您觉得在您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否有难度?”,25%的老师选择非常困难,46%选择比较困难,16%选择一般困难,13%选择不困难。针对问题“您认为目前您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如何”,只有8%的老师选择“非常熟练,可以说驾轻就熟”,78%的老师选择“有计划,但还需摸索,需进一步培训学习”。总之,调研发现探究课程思政在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学中的融通路径紧迫且有必要。

二、课程思政与理工科专业教学融通的现实路径

(一)强化思想引领,激发教师内在动力,提高认识水平

任何一门专业课领域中都天然蕴含真善美元素,以往理工科老师不乏少数在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中仅仅拿专业知识加上思政元素,比较生硬的加入思政元素,学生兴趣不高,对学生积极方面的影响有限。如今,我们教师要提高认识水平,要自觉挖掘课程本身内在富有的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和资源,实现高度的融合和有机的统一,真正实现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程思政因其育人功能具有隐性的特点,教师自身得提高修养,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要做好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总所周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影响颇深,具有崇高的魅力精神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师具有示范性、榜样性的作用,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应坚持身教统一。

(二)加强交流培训,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建立经典案例

大学中负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任教师,以及师资培训部门应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作用,推动建立高校各门课老师在课程思政层面的培育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应组织部分优秀的老师系统梳理总结自身课程思政探索出来的经验,并推广给其他老师们。师资培训部门定期组织老师们参加校内外,省内外的课程思政层面的专项培训和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任教师把控并指点理工科专业老师的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鼓励老师们去参加课程思政示范性金课的推广,观摩,交流活动,让老师们直观了解课程思政的理念,技巧,方法,达到整体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把交流学习培训变成常态化,固定化,老师们去各高校实地调研后组织他们分析反馈以此提升受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可以把有经验的老师组成课程思政智囊团,形成一个咨询团队对老师们课程思政的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梳理和总结,并提出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同时,学校可以打造经典的引领性示范课件,建立案例库,形成课程思政的元素库,形成一个指导的教案,逐渐固化专业课教学中包含的隐性思政资源,避免隐性思政资源的流失。

(三)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

在“新工科”背景下推进课程思政,理工科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实现两者有机统一,这是新时代理工科教师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是否融入得好,这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众所周知,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做加法,它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成就课程思政的金课。首先教师要身正为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其次,在课堂内容上,理工科课程在强调自然之理和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应充分体现专业伦理和道德,改变以往单线的知识教育,从教师经历、学生成长、中华文化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多进行思维对话、心灵对话。在教学方法上,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循序渐进,由讲知识到讲道理、讲做人,于共通之处见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效果。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要特别注意理工科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显著差异,要从各专业课程的知识点深入挖掘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点。倡导人文融通,让人文教育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师在专业课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思政元素一定是短的,案例不能太长,是新的,选择新近发生的事情,是近的,选择身边的老师、教授、校长。例如讲授“桁架结构”可以联系讲解港珠澳大桥,谈民族自信。讲力学算法,能联系古今,谈创新精神。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尺度”和“切入点”,不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情怀而导,这样才能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后可以通过专业实训课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职业精神的内涵。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理念,对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进行整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灵活的调整,提高课程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王明慧.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曹寿平(1979—),男,福建宁化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宽带通信和无线定位技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理工科课程思政
不理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师范类院校理工科科研发展问题探析
理工科双语教学的上课技巧探讨
有关理工科线性代数教学改革必要性的探讨
国内外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