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让他不宁静

2021-06-28 19:45陈路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主题

陈路艳

[摘  要:《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之作,我们学习过程中对其主题的探讨大多只局限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朱自清先生的苦闷,彷徨,挣扎。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了解了更多的有关朱自清先生的资料后,我觉得我们对《荷塘月色》主题的归纳不够全面。我认为造成他内心不平静的原因有三方面,本文将从三方面论述造成朱自清心里不宁静的原因:社会层面的,家庭层面的,个人性格层面的。

关键词:《荷塘月色》主题;社会层面;家庭层面;个人性格]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抒情散文,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对其主题的探讨大多只局限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朱自清先生的苦闷,彷徨,挣扎。本文将尝试更为全面的论述其主题。本文将从三方面论述造成朱自清心里不宁静的原因,分别是:社会层面的,家庭层面的,个人性格层面的。

一、社会层面:时代的黑暗让他不宁静

《荷塘月色》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为开篇,然而作者并没有接着说不宁静的确切原因,反而转去说荷塘了。于是”这不宁静“的原因就有了各种猜测,首先当然是时代大事件的影响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腥风血雨。忧郁几乎是那时国民的共同心理特征。作为精英知识分子阶层的一员,朱自清先生当然看到的更多,思考的更深,忧虑的更广。集中反映朱自清先生这一时期思想的文章就是《荷塘月色》。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短短几天时间里,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还有3000多人失踪。4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发动“清洗”,接着是浙江,福建,安徽……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有数十万军民在这场浩劫中丧生。消息传开,社会各界震惊不已。各界人士反映也不一样,在文化界,周作人选择写文章猛烈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胡适则在旁边默默观看,像个路人一样。更多的人是不知道何去何从,朱自清就是其中茫然失措的一员。

朱自清虽然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但也接受过新文化新思潮的洗礼。他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朱自清那天亲自参加了请愿游行)。在他的心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应该还是很有分量的。在新时期里,他同样希望国家富强,人民不受欺凌。因此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关注时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能够实现统一和名主。

但是现实给了朱自清现实沉重的一击,早年的朱自清先生是相信国民党的。确切的说是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他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日记中的政府就是国民党政府。朱自清是一位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身上有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鲜明特征,在政治上他一开始是趋向国民党的。可是国民党的所作所为给了他很大的打击。

其中“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在信中这样写“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朱自清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他的“惶惶然”。可他又不能或者是不愿参加革命或反革命这种实际行动,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他需要找一个寄托,以便他能够安心的生活。于是他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去研究,借以逃避现实。可是他又不能完全脱离现实,这种矛盾使得他心里不宁静了。

这是对《荷塘月色》主题第一种解读,也是最常见的看法。即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在整个国民心头留下的阴影,朱自清先生在顾虑妻儿安全的同时,想在两党的夹缝中寻找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躲进小楼成一统”,寻得一方精神的净土。想获得片刻的宁静。在剧烈激荡的时代大背景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反而常常处于不知往哪里去的茫然中,这让他很难获得宁静。

二、家庭层面:父子的矛盾让他不宁静

朱自清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里。父亲名叫朱鸿鈞,他前半生生活在清代,是传统的封建式家长。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一直强调“父为子纲”,父亲可以安排儿子一切,儿子必须要无条件服从父亲,父子之间尊卑关系是不可动摇的。传统的父亲在儿子面前往往要板着严肃的脸,不能露出笑意的。对父亲这个身份的要求是“抱孙不抱儿”。受此影响,父亲朱鸿钧就成了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丈夫、父亲。他虽爱儿子,但很少表露,并且非常严厉,随意操纵儿子的生活。他的身上有浓重的封建家长礼法色彩。

据《朱自清传》记载:“加之家庭不和,他每月薪水均由学校送到父亲手里,他无权支配。因而他不管家里人反对,辞职不干,决意要离开这个使他厌恶的地方”。朱自清在扬州教书的日子里,他的工资是直接交给父亲的。他本人无权过问。而那时的朱自清已经成家,有妻有子,需要养家糊口的。受过新思想洗礼的朱自清显然无法接受父亲的做法。1921年秋朱自清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愤然离开扬州八中,从此父子之间有了嫌隙。1922年初春,朱自清将妻儿从扬州接到杭州,意在摆脱父亲的控制,父子矛盾进一步激化,父亲不肯原谅朱自清的一意孤行。1922年暑假朱自清带家眷回扬州,试图缓解与父亲僵化的关系,但却受到了父亲的冷遇,父亲甚至连家门都没让他进。1923年的暑假朱自清又回家了一次,但父子关系仍旧没有转,父亲不认为自己有错,朱自清也不认错,双方裂痕越来越深,以至于朱自清后来有几年就不回家了。《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这时父子两人的关系还没有彻底缓和,这也是当时很困扰孝顺的朱自清一件事情。对于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朱自清先生来说“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是他想追求的,可是现实生活中他处理的并不好。这让他深深的苦恼。朱自清父子之间的矛盾是当时很多父子之间都会有的矛盾,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年轻一代与固守封建礼教的老一代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碰撞,摩擦。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每一个个体都逃脱不了。不过具体到某一个人时,由于处理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朱自清父子两人都没有能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这一段恩怨纠缠了朱自清很多年,困扰了他很多年,让他心绪难宁。

三、个人性格层面:个人性格与时代的冲突让他不宁静

对待同一件事,不同性格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反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能够让这些精英知识分子选择的并不多。要么左,要么右,最多还有一条中间道路。“四.一二政变”后,很多文化界人士面临一个站队的问题。思想激进的,加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但更多的人是不知往哪里去的迷茫?于是纷纷通过作品来表现这种迷茫。作家都是某种思想的表述者,他的作品不可避免会反映他的思想,体现他的性格。一位精英知识分子某种思想的确立,想要去改变是很难的,甚至是痛苦的。朱自清先生的冲淡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思想带有浓郁的中和主义色彩。所谓中和主义是说经过“五四”运动的革命洗礼的知识分子,他们中间一部分先进分子与蓬勃兴起的工农运动相结合,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也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有正义感和爱国心,他们对黑暗现实不满,但还没有进入革命洪流中,甚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很不理解,朱自清先生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表现他这一时期思想的作品有《绿》,文中他说过浓,或者过淡都不是极好的,不浓不淡刚刚好。冯雪峰曾经对朱自清的性格做过评价,他说朱自清先生有对弱者深刻的爱,然而他缺少激烈的战斗的爱;他对黑暗和一切不合理现象是不满的,然而却很难有什么激烈的行动,他缺少他们那个时代不可缺少的伟大的憎……朱自清先生的夫人也说过:“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觉得这两条路都走不了”,大革命失败了,蒋介石,汪精卫接连对革命的背板,对朱自清先生的打击是巨大的。他既苦闷又彷徨,又“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摘自《一封信》)可是他含蓄隐忍的性格又让他做不出多么激烈决绝的选择来。于是便有了《荷塘月色》的诞生。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飘渺,朦胧,似有还无。这是作者刻意营造的“梦”的氛围与意境,这也是“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矛盾,纠缠。朱自清先生作为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共两党分裂后两大政治阵营的剧烈冲突中,不可避免的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中。朱自清先生这样的自由知识分子不但不认同国名党的“反革命”,对共产党的“革命”也是心有疑虑的。他必然会陷入不知“哪里走”的无措——这是朱自清先生不平静的更让人可信的原因。他的含蓄隐忍,冲淡平和的性格与大时代激烈的洪流之间有着强烈的矛盾冲突,这让他根本宁静不下来。

四、结束语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历来被很多人从时代大背景角度去解读它的主题,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朱自清的不平静的心境其实是多种因素的困扰,有社会大时代的影响,有家庭亲人关系的困扰,当然更主要的是自己的思想性格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参考文献

[1]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

[2]朱自清散文集.西苑出版社,2006.7.

[3]陈孝全.朱自清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0.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淮南经济技术学校)  232000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主题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浅谈中国侠文化背景下的武侠电影
《风雨哈佛路》的主题评析与文化解读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