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28 10:15张志勇
成才之路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张志勇

摘 要: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阐述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教师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与交流,倡导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注重引导学生课外合作探究,同时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让该模式发挥最大的优势。

关键词:合作学习;数学教学;教学模式;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6-0128-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为了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水平,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效果。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这相比传统的只听教师讲解,学习效率会更高。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让学生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自觉在以后遇到困难时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2)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每名学生都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只有表述清晰完整,别的同学才能听懂,才能采纳自己的意见。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怎么让别的同学理解自己所说的解题思路、怎么让别的同学轻松学会新的解题方法,都是需要提前构思好的,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有效说服别人。对班里一些平常不太爱说话、害羞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则是一个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学习、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因此,开展合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数学解题思路比较灵活,解题方法较多,比如一道几何题的解法可能就有三四种。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究,可以得出多种解题方法。每个学生各抒己见,引起思维碰撞,学习气氛热烈,这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定位存在偏差。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如果教师没有把合作學习当作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即使采用了合作学习模式,也难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小组讨论与交流中学习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对知识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而现在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模式只是图个新鲜,往往学生才开始讨论就宣布结束,并没有真正让合作学习模式发挥其独特作用。

(2)学习小组划分不科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就是划分学习小组。但是部分教师对学习小组的划分并不是特别用心,往往只是简单地将前后两桌或者同桌两个人划分为一个小组。学生的座位安排是班主任基于学生身高、纪律等因素综合考虑后而定的,如果数学教师只是想着方便,简单划分小组,不考虑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差异、性格差异,最后的合作学习效果就会很不理想。

(3)教师指导不到位。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缺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多一些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或积极性不高的时候,学生胆小、不善于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部分教师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学生的状况置之不理,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不高,学生进步不大。

三、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初衷就是让学生取长补短,帮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特点来合理划分。例如,班级里有四十个学生,可以五人一组,划分为八组。确保每个组里男女生比例不能差别太大,每组都有学优生、中等生、后进生。这样的分组,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与交流。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相互讨论与交流,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与交流,让小组成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平行线”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两条线就互相平行,那么在立体几何中也平行吗?异面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吗?教师要鼓励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最后得出答案:平行线的概念不适用于立体几何图形,异面直线不相交,也不平行。这样的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倡导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学生之间既是伙伴,又是学习方面的竞争对手。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非常有利。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学“实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用竞争方式进一步落实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完毕、做题巩固的时候,让各小组开展竞争。如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张题目一样的试卷,让小组内的学生回答完自己的问题之后,迅速传给下一个组员,直至题目做完。最后教师根据错误率、做题时间长短等进行评判,并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这种竞争性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氛围中记住知识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4)注重课外合作探究。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让数学学习小组进行课外合作探究学习,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学科知识。例如,教学“三角形”这一课时,可以让小组开展课外合作探究学习。首先,教师结合教材中的三角形知识,对每个小组提出问题,给每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观察关于三角形的建筑物或物体,探讨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这种课外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学会通过生活化的合作学习,解决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

(5)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表扬和鼓励就像一束阳光,可以照耀每个人的心田。教师是合作学习模式的设计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把控全局,推进合作学习模式的深入开展。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对表现良好的小组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对小组进行评价之外,也要重视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另外,还可以开展小组内成员互评和个人自评。

四、结语

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与交流,倡导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注重引导学生课外合作探究,同时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让该模式发挥最大的优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赛男.基于翻转课堂下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3).

[2]陈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3]王佳妮.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9(15).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