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辉,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教研室教研员。
繁杂工作中寻求一隅静谧,偷撷一缕清辉,在名家的视频讲座里沉浸。贫瘠浅薄的学养得以滋补,逼仄狭隘的视野得以开阔,彷徨迷茫的困惑获得疏解。全身心折服于名家丰厚的文化积淀,精深的文本解读,对学生学习思维需求的细致研判、调动和满足。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功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所方麟所长,在古诗文文本解读讲座中的 《咏柳》课例,让我真实生动的看到了语言建构、思维发展、鉴赏审美、文化理解四大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有效落实。首句中的“碧玉”赏析,我们在平时教学时认为没什么可教的,只是简单生硬的跟学生强调,这是比喻修辞,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作用是形象生动,这样一些空洞简单的标签。而方老师则用问题“贺知章是怎么想到用碧玉比喻柳叶的呢”引发学生对比喻产生、建构过程的关注。在学生回答两者颜色相似之后,用追问:“除了颜色还有没有其他相似性?能不能换成‘黄瓜妆成一树高,黄瓜不也是绿色的吗?”推进学生关于其他方面,如形状、质地、光影、触感等相似处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层层递进的让学生透彻理解比喻的内涵,深刻感知了比喻的产生建构过程,从而学会建构运用比喻。在通过追问,文本放慢让学生充分感受说出质地、颜色、形状、光影这些用“碧玉”设喻的相似性内含后。继续追问“在颜色、光影、形态、质感之上‘碧玉还有没有其它含义?”为学生制造“愤”“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更高的学习需求。碧玉文化层面的含义,是学生所不知道的。方麟老师根据学情,此时就给学生做出適当的延伸拓展,启发学生,玉还有一种文化上的含义。在古代“碧玉”有一种说法“小家碧玉”,一般形容小家女子落落大方,很美好,很温婉。所以贺知章用“碧玉”这个词除了颜色、形态、光影、质地之外,还有它在传统文化上的含义,“碧玉”本身还代表一种女性,它赋予了柳树女性的婀娜、妩媚之美。为学生营造了文化气息浓厚的课堂氛围。这一教学过程以“碧玉”这一比喻的语言建构为基础,不断追问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碧玉文化点拨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充分赏析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浑然一体的给学生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旁征博引,逻辑关联,启迪学生心智。在学生谈到春天柳叶触摸时的柔嫩之感与碧玉温润相似时,信手拈来古诗句“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来印证学生感受的准确真实。在谈到诗文的第二个比喻“丝绦”时,为了辨析这一比喻的女性特征,用带有“吴钩”“剑”的男性诗句作比较。如李贺的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还有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比如辛弃疾还有“醉里挑灯看剑”。使学生从中发现“吴钩”“剑”这种东西是很男性化的地方出现,而像这里的“丝绦”是很女性化的。让学生领会到诗文中不同的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那么学生会想:这个“丝绦”从文本上来讲,跟上面的“碧玉”有一个内在联系。“碧玉”的第五层含义,它是一个女性形象,这个绿丝绦也和前面一样,有女性特征,当文本理解往前走的时候,蓦然回望,第一个比喻有可能就确定了整首诗的女性基调、氛围。尤其后面“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刀”也是女性操作的,是女工。碧玉、丝绦、剪刀三个比喻之间形成一个语意场,这种场,这样一个氛围,都在把“柳”写作成女性。方麟老师用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教学资源,引用彼诗文帮助学生理解此诗文,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用颇高的语言造诣,引领学生深入探知整首诗的内在思维逻辑关联。在诗意盎然的课堂情境中行云流水般启迪学生涵咏辨析诗中的内含文化意蕴。
善于运用替换法进行比较,调动学生细致思考、想象、感悟,助力思维纵深发展和提升。在学生只找到碧玉与柳叶颜色相似的学习情况下,用“黄瓜代替碧玉好不好”的思考方法,为学生丰富诗文画面和内容,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感知到“黄瓜虽然是绿色,但是太大了,太呆板,不美”,而“碧玉”小巧玲珑,轻盈通透,外形上与柳叶更具相似性。“二月春风似剪刀”解读时,提出“把‘剪刀换成‘菜刀好不好”,学生说感觉不好,菜刀是切菜的。又提出换成“镰刀”好不好?学生说镰刀更不好,是农民收割庄稼的。通过替换比较,学生体会出:切菜割庄稼可以比较快,比较粗放,剪东西速度不能那么快。“剪”比较细致,是小心翼翼的,担心剪坏了,“剪”把春风对柳的呵护和爱细腻的表现了出来。春风像剪刀一样一点一点把柳叶裁剪出来,把春风对大自然的影响写了出来。学生还发现“剪刀”与上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裁”相呼应。那么“二月春风似剪刀”为什么是“二月”不是“一月”或“三月”?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深入思考,一月太冷了,春寒料峭太早了,三月又太晚了,已是阳春三月,已经是春花烂漫,满山遍野花都开放了,二月正是春风不寒柳叶生长的时节。替换比较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洞察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增强了学生感受力、想象力,使学生对诗文语言的研读体味、审美鉴赏,具体可见、精细入微。
观看视频学习收益颇多,深切感受到,文不厌精研,学不厌深读。中华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仅是凝练精美的古诗词,还有其它文本的教学,都需要我们教师具有精深的文本解读能力和匠心独运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才能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练好“内功”,拥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功底做支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寤寐思服,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