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地方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思考

2021-06-28 11:16范钰湘
艺术评鉴 2021年9期
关键词:面授视唱练耳知识点

范钰湘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和新冠疫情的“网课”推动下,《视唱练耳》课程也开启了“线上”教学之路。然而,在地方院校《视唱练耳》“线上”教学开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产生致使不少教师对该课程的“线上”教学方式产生争议。本文以地方院校《视唱练耳》“线上”教学为探讨对象,通过问卷、实践和总结,分析该课程“线上”教学难以有力推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地方院校  视唱练耳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140-03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一跃成为了教育行业关注、改革和践行的新方向,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将“线上”教学推上了普及之路。毋庸置疑,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线上”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资源共享,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让传统课堂上不愿开口的学生敢于并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从长远来看,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线上”教学或辅助线下教学,对教育发展可谓大有裨益。那么对于《视唱练耳》这样一门讲究实操性和注重课堂实时反馈的课程来说,“线上”教学是否能被有效运用,在地方院校的教学中又是否能得到教师们的青睐?鉴于此,笔者于2019年和2020年分别对地方院校20名教授过或正在教授《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得出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2020年与2019年教师对于《视唱练耳》课程中使用“线上”教学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个中原因除了教师们信息技术知识的不断提升外,主要则归因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球“停课不停学”的大力推动。我们发现,当“线上”教学没有成为课程教学的唯一途径时,教师们普遍更倾向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下的“网课”浪潮后,地方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接受和认可态度有明显提升。然而,从上表可见,尽管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但仍有很多教师未能完全认可《视唱练耳》的“线上”教学模式,可见,要在地方院校大力推进《视唱练耳》课程在线化教学,目前还有困难,根据调查反馈及个人实践总结,笔者将其制约因素梳理为下列几点:

一、课程特殊性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分为“视唱”和“听觉”两部分的训练,因涉及到“视”“听”“唱”等多种感官的配合,强调在感受中理解、理解中实践、实践中改进,这是一门要求课堂师生实时互动的实操性课程。随着各类在线教育资源和平台的发展及疫情“网课”的大力推动,教师们开始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尝试各类“线上”教学手段,如直播、录播、“问卷星”等。然而我们知道,对于《视唱练耳》这样一门实训类的课程,集体的“听”“唱”训练就是“线上”教学的一大障碍,尤其是“视唱”环节,要想及时检验学生整体对音准、节奏的把握和谱子的精准诠释,必然离不开“线下”面授。“线下”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进行更清楚的示范和讲解,并且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告知并引导其进行改进,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听”“唱”反馈及时得知并进行重点和强化训练。根据对多个“线上”平台的了解和试用,目前有关《视唱练耳》教学的“线上”技术平台暂且无法做到对学生音准进行有效监测和整体评价,因此想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达到各环节的有效性是“线上”信息技术目前无法满足的。

二、教学进度及效果把控性

我们知道,要想在教学中保证质量、提高进度,师生的有效合作是关键。“线上”的教学方式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时间,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实践《视唱练耳》“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也发现了教学收效上的问题。由于脫离集体环境以及教师面对面的关注,一些学生会出现听课专注度低,甚至敷衍了事的态度。例如有的学生会将自学或自我练习时间“默认”为休息时间;又如一些学生在“线上”课堂期间认为教师看不到自己,便不张嘴“视唱”或认真“听记”,甚至索性“人机分离”,只有手机或电脑在参与课堂。尽管多款“线上”平台都具备点名、提问、举手等互动功能,但是非面授的课堂教师很难把控真实教学效果,加上教师和学生偶尔的网络不畅等客观影响,教学更是难以保证理想进度。

三、教师个人因素

不可否认,教师个人因素也影响着《视唱练耳》“线上”教学的实施效果。“线上”教学固然要运用新兴的信息技术,这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操作电子设备不熟练的教师来说确有难度。事实上,不少《视唱练耳》教师虽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佳,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有效、针对性强,值得年轻教师学习和借鉴。对于他们而言,勉强其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教学工作量,又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其效果可能会相比课堂面授大打折扣。此外,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因地域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获得的信息化学习机会较少,学习氛围也相对滞后。尽管老师们能够依靠网上资源或进修学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但是从团队力量上看,要想把信息技术教学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并不能一蹴而就,信息技术教学普及之路任重而道远。

以上为笔者通过调查和实践总结出的影响《视唱练耳》“线上”教学的几个重要因素。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线上”教学之利弊的探讨,是否适用于地方院校,笔者认为,线下课堂教学不可替代,而“线上”教学也是辅助课程教学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疫情局势下,“线上”教学是当下最能够保证课程正常进行的教学方式。那么针对《视唱练耳》课程如何有效实施“线上”教学?笔者结合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实际及个人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方法:

(一)通过“线上”课程资源及“录播”“录音”进行课前预习

目前各类“线上”课程资源丰富,为了使学生在正式的课程学习中提高效率,汲取优秀学习方法,正式授課前可以提前选取一些适合院校学习进度的课程或片段,让学生进行观看和预习,教师可通过设计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样一来,课堂上就可以将时间更多留给师生探讨,或者是加强部分知识点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

“录播”和“录音”主要是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进度,将部分知识点通过“录像”“录音”等形式准备好,发送给学生让其进行提前练习。例如,当学生学习到G自然大调的视唱训练阶段时,教师可把G自然大调音阶和相应的准备练习提前录制下来,将录制好的视频或音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休息、吃饭、等车等碎片时间进行练习。这部分练习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异提供不同的练习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地方院校学生,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把音阶等基础练习按照“三遍法”进行训练:第一遍,伴随音频一同视唱;第二遍,听音频,不看谱,思考着唱。第三遍,看谱,不听音频,独立视唱。通过“三遍法”,学生可以在没有钢琴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有效的课前准备训练,该方式不仅可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对于课后复习同样适用。

(二)利用“直播”模拟课堂教学

通过“直播”进行课程教学是模拟课堂教学最直接的“线上”教学方式,其操作简单,在正式授课环节最为适用。目前拥有直播功能的平台丰富,如“腾讯会议”“钉钉”“超星” 等都非常适合教学使用,操作易上手,还具备“点名”“举手回答”、文字发言等互动功能。在《视唱练耳》课程的“视唱”环节,教师可以模拟课堂教学进行弹奏,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录音”或“录像”反馈练习情况。当然,初期建议适当放慢进度,待保证学生稳步提高后逐渐提高进度。此外,针对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普遍基础情况,建议使用“首调”结合“固定调”的练习方法,以保证学生在非面授课堂练习视唱中的音准把握,让“首调”来辅助学生增强调性感。针对“首调”练习的更多优点和方法此文暂不加以赘述。“听觉”训练上,为了尽量避免网络不畅带来的影响,尽量让学生能够在“直播”中清晰地听记,同时又能在非面授教学的情况下,尽量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达到循序渐进且不断提升的效果,建议在每一个知识点的初始学习阶段,可以相比面授教学稍微降低听辨难度,如:在和弦的听辨中,每一次听辨都加标准音,每个和弦听辨三次,先根据时值“两长一短”进行弹奏,待不断适应在“直播”中进行听辨并逐步掌握后逐渐改为“两短一长”,可以为“短、长、短”或“长、短、短”的弹奏方式,还可以配合强弱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两强一弱”“一强两弱”等。采用以上方法,不仅可以尽可能保证学生在网络中的清晰听辨,也可锻炼学生的听觉反应并提高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当然,此类方法即使离开网络进入到“线下”课堂教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进度继续使用到训练中。若要了解学生的听辨准确率,可让学生在直播的同时以文字发表在屏幕中,如“本人出错为1、3、5题”等,这样教师便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并继续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强化训练。

(三)在线习题补充,适当尝试“学生授课”

以上谈到通过优秀课程资源、音频等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除此之外,各类可以设计习题的在线平台如“雨课堂”“问卷星”“调研邦”等也是辅助课程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设计听辨练习,学生通过手机作答。而在正式授课时段,笔者认为还有一种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即适当尝试学生授课、教师点评。这里的“学生授课”主要指针对某一知识点或学习方法的讲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讲授虽然不及教师严谨和科学,但是对于脱离课堂面授进行“线上”听课的学生而言,听课中难免出现学习状态松懈的情况,若想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增强学习积极性,尝试角色颠倒让学生授课是一种有效手段。当学生面对角色转变,在“教师”身份的驱动下,被动学习的心态会转变为主动学习,他们会为了讲清某一知识点而努力理解,为了讲清某种方法而主动思考和总结,而听课的学生们也会因为“教师更换”而产生新鲜感,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能通过不同的“教师”吸取到新的学习方法。当然,在实施“学生授课”前,教师需提供一定的备课和授课框架,例如让学生讲解一条视唱练习前,教师先给出几点思考框架,如,该练习是什么调?在唱的过程中重难点是?怎样可以更好地把握该练习的节奏和音准?等等。“听觉”训练的讲解前,也要提前做相应的思考,如听辨大小七度音程,要先思考该音程听觉上的特点和自己的联想;大小二度、三全音、大小七度距离上的区别;自己认为能听辨出该音程最好的方式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强学生思考和理解能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更加深刻。从另一方面来看,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大多以培养师范生为主,“学生授课”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为未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课程的“线上”和“线下”教学都有其不可替代之处。尽管目前地方院校《视唱练耳》“线上”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同样有当下适用的方式方法。相信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不断重视和探索,《视唱练耳》课程会不断实现更高效、科学,也能成为更有体系的“线上”教学。

参考文献:

[1]滕菲.学前高专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6(04):131-132.

[2]赵海鹰.“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新策略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3):151-157.

猜你喜欢
面授视唱练耳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成人学历教育网络教学
自学
自 学
知识点自测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