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李杰,许培培,赵滨,付川川,杨琴,芮元祎,张轲,郑阳春
1.四川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一病区,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3.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130;4.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4
小肠肉瘤样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侵袭性肿瘤。该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部位以回肠居多,临床上多以贫血、腹痛、黑便、肠梗阻、腹部包块等起病[1]。本病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目前治疗小肠肉瘤样癌的最佳方案为根治性手术切除。本文报道1例小肠肉瘤样癌两次手术后再复发伴肝、肺转移病人,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探讨小肠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以期提高对小肠肉瘤样癌的认识。
病人:男性,60岁。因“小肠肉瘤样癌术后5个月,心累气紧2个月”于2017年9月19日入院。2017年4月病人因腹痛于外院行腹部增强MRI,提示右侧中腹部局部小肠增粗伴肠壁增厚,考虑肿瘤性病变。胸部平扫CT,提示右肺下叶外侧段胸膜下哑铃状软组织密度影,考虑为炎性病变可能。后行胸部增强CT,提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条形软组织影,长约3.7 cm,平扫CT值约32 HU,增强扫描CT值约54 HU,考虑感染病变可能。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小肠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小肠中段肠壁见一外生性肿块,直径约3.0 cm,质软、固定、表面充血,小肠肠腔明显狭窄,内可见菜花样新生物坏死。病理结果:小肠肉瘤样癌,侵及肠壁全层,肠系膜淋巴结14枚未见肿瘤转移。2017年9月6日病人外院复查腹部增强MRI,提示左中腹部小肠壁明显增厚并软组织肿块形成,考虑肿瘤病变;右肺下叶外侧基底段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较前稍增大。本次入院后我院腹部增强MRI也提示左中上腹小肠管内占位,考虑肿瘤复发伴感染(图1),右肺占位倾向转移。心电图、心肌酶学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体检:左中腹触及质硬肿块。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空肠巨大肿瘤切除,空肠肠段切除,空肠-空肠端侧吻合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十二指肠悬韧带远端约15.0 cm处空肠起始段,大小约20.0 cm×25.0 cm,呈巨大菜花状,累及空肠系膜,并阻塞肠腔(图2)。术后病理:(空肠)恶性肿瘤(图3)。免疫组化:角蛋白(CK)(+),见图4;上皮膜抗原(EMA)(+),见图5;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LCA(-),Dog1(-),CD117(-),CD34(-),Ki67(40%+),见图6,符合肉瘤样癌。病人术后行1周期化疗:异环磷酰胺+吡柔比星。2018年3月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提示小肠吻合口区及邻近肠管壁不均匀增厚占位,代谢增高,考虑肿瘤复发(图7);肝内、右肺下叶多发软组织肿块影,代谢增高,考虑转移。病人一般情况差,因无法继续耐受全身化疗自动出院,出院后于当地医院行营养支持治疗,未行抗肿瘤治疗及复查,2018年6月病人因肿瘤于当地医院死亡。
图1 全腹增强MRI示左中上腹小肠管内占位 图2 术中空肠肿瘤大体标本,肿瘤位于十二指肠悬韧带远端约15.0 cm处空肠起始段,大小约20.0 cm×25.0 cm,呈巨大菜花状,累及空肠系膜,并阻塞肠腔 图3 术后病理(HE染色,×100) 图4 免疫组化染色(×100)显示角蛋白(CK)为(+) 图5 免疫组化染色(×100)显示上皮膜抗原(EMA)为(+) 图6 Ki67(40%+,免疫组化染色,×100) 图7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示小肠术后吻合口区及邻近肠管壁不均匀增厚占位
笔者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部分肠道肉瘤样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肿物的特征见表1。
表1 病人临床资料及肿瘤特征
肉瘤样癌是指形态学类似梭形细胞肉瘤,其本质是上皮组织来源的癌,是癌细胞向肉瘤样方向分化的结果,以肉瘤样成分占优势。目前多数研究结果倾向于多能干细胞假说,即肿瘤起源于具有多项分化潜能的单一干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向间叶及上皮两种胚层转化,因此形成肿瘤时,含有多种成分[2]。肉瘤样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曾经有文献报道肉瘤样癌是癌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异向分化的结果,这也直接形成了间充质样成分,可同时混合上皮样成分的组织学特征[18-20]。
肉瘤样癌主要发生于呼吸道、泌尿道、乳腺、甲状腺、皮肤、子宫等,消化道肉瘤样癌发病率很低。有文献报道消化道肉瘤样癌常发生在胃、胆囊、食管、肝脏等部位[18]。而发生在小肠十分罕见。1973年由Dikman[21]报道了首例小肠肉瘤样癌。
小肠肉瘤样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男女患病率大约为1.5∶1.0,发病部位以回肠居多,其次是空肠和十二指肠[6-7,22]。目前,小肠肉瘤样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尚不明确,有文献报道可能与长期区域性肠炎有关[23]。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以贫血、腹痛、黑便、肠梗阻、腹部包块等多见[1,22]。术前诊断多难以明确,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肿瘤间叶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上皮标志物CK(AE1/AE3)、EMA等阳性提示肉瘤样癌,CD34、CD117、CD45、CD30、Desmin、SMA、S-100、HMB45等8种非上皮源性标志物阴性。Ki67为细胞增殖的指标,在肿瘤恶性程度的预测中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例病人Ki67(40%+),表明小肠肉瘤样癌细胞增生十分活跃,这与姜勇等[24]的报告相符。
肉瘤样癌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根治性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式,若手术无法切除可采用化疗、放疗等[5,25],但临床上尚无证据证明上述治疗可提高病人生存期。有学者发现程序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小肠肉瘤样癌细胞中高表达,针对该靶点的免疫治疗手段可能给病人带来获益,但需进一步研究[26]。由于该病诊断时分期较晚,大多数肿瘤累及肠壁全层,易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或神经、脉管受侵,直接侵犯邻近结构等。有文献报道局部转移主要发生在肺、肝,也有发生在脑、盆骨等[13]。小肠肉瘤样癌恶性程度及复发率高,整体预后差,多数生存期仅数月,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27-28],回顾文献报道,70%病人2个月到3年内死亡[14]。
综上所述,小肠肉瘤样癌发病率低,诊断明确时多数病人分期较晚。临床上当病人出现贫血、腹痛、黑便、腹部肿块等症状时应警惕小肠肉瘤样癌可能。本病只能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早期诊断是改善病人预后的有效方法。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手术、放疗及化疗可提高病人的生存期,未来应该进行更多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揭示小肠肉瘤样癌的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