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彦 张 萌 柳 静 白国良 赵立波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45
女童性早熟的发病率是男童的5~10 倍[1]。现代医学认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是治疗性早熟最有效的方法,但长期应用会对患儿生长轴和甲状腺轴有抑制作用,部分患儿需同时配合生长激素甚至甲状腺素治疗[2]。临床研究显示,复幼合剂可使女童性早熟早期症状得到控制[3-4]。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性早熟安全有效,但各家用药差异较大,虽有用药规律研究,但仅限于用药频次及关联规则的挖掘[5-7]。如能规范探究,将有助于中药治疗性早熟的同质化。为此,本文选取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对性早熟用药规律进行深度探析。
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0 年6 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西文文献库PubMed、ScienceDirect 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中文主题词为“性早熟”与“中医”“中药”“中医药”“中西医”组合,英文主题词为“Precocious Puberty”“Sexual precocity”“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Peripheral precocious puberty”“Premature thelarche”与“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rbs”“Chinese medicine”组合。
①诊断为女童性早熟。②中药治疗性早熟的临床研究类文献。③中药为主要干预措施且明确说明处方药物组成。
①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研究。②处方信息重复。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录入,如“龟板”统一为“龟甲”,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分别录入,如生地黄、熟地黄;甘草、炙甘草等。参照《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性早熟》(修订)[9]及相关文献[10]对证候名称进行规范,如肾虚火旺规范为阴虚火旺,痰热内蕴规范为痰湿壅滞。将处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录入完成后数据由双人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性。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社团分析”和“关联分析”模块,得出用药频次、使用频率、中药关联度、组方规律等结果[11-12]。
检索中文文献3332 篇,西文文献21 篇,纳入文献213 篇,包含处方226 首。
中医证候描述3 个,总频次316 次,其中阴虚火旺(148 次,46.8%)为主要证候,其次是肝郁化火(100 次,31.6%)、痰湿壅滞(68 次,21.5%)。
舌苔和脉象描述共计33 个,总频次678 次,以舌红(179 次,26.4%)、脉细数(64 次,9.4%)、苔黄(60 次,8.8%)为主要表现。
中药209 味,总频次2578 次,用药频次在100 以上的药味为知母、生地黄、黄柏、牡丹皮、夏枯草,单次处方剂量约10 g。见表1。
表1 用药频次分布
2.4.1 四气 以寒、微寒、平居多。其中寒性药物使用频次最多(987 次)。见图1。
图1 四气雷达分析
2.4.2 五味 以苦、甘、辛味居多,其中苦味药物使用频次最多(1343 次)。见图2。
图2 五味雷达分析
2.4.3 归经 以归肝、肾、脾经居多,其中归肝经的药物使用频次较多(1114 次)。见图3。
图3 归经雷达分析
同现频次≥100 的药对依次为“黄柏-知母”“生地黄-知母”“黄柏-生地黄”“牡丹皮-生地黄”“牡丹皮-知母”“黄柏-牡丹皮”。见表2。
表2 主要药物关联分析
按欧式距离11 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山萸肉、玄参、龟甲、泽泻、甘草、茯苓,第二类为黄柏、知母、生地黄、牡丹皮、夏枯草,第三类为当归、郁金、白芍、柴胡。见图4。
图4 聚类分析
选取节点权重≥120 的药物,获得核心方药组成为知母、黄柏、生地黄、牡丹皮、夏枯草、茯苓、柴胡、白芍和泽泻。见表3。
表3 核心方药权重分布
阴虚火旺证型最为多见,其次为肝郁化火,而痰湿壅滞多与前两个证型伴随出现,因此治法以滋阴泄火为主,兼有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符合中医对性早熟的认识。
用药频次排名前5 的药味中知母、生地黄滋肾阴,黄柏、夏枯草泻肝肾火,牡丹皮有清血中伏热之功,五味药皆滋阴泄火,与性早熟中医治法吻合。中药属性结果显示,性味以苦寒为主,国内研究表明[13-16],滋阴泄火中药可使性早熟性征消退或不再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下调kiss-1/G 蛋白偶联受体54mRN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蛋白水平,延缓青春期的提前启动[17-19],还可下调子宫、卵巢雌激素受体mRNA 起到治疗作用[20]。
聚类分析中第一类为六味地黄丸加减,第二类为知柏地黄丸加减,第三类为逍遥丸加减。国内研究显示[21-25],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和逍遥丸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女童性早熟,均能改善其症状体征。
核心方药组成为知柏地黄丸加减,方中知母、黄柏、牡丹皮平相火保真阴,柴胡、夏枯草疏肝解郁、清肝散结,生地黄滋阴泄火,山药收摄脾经,茯苓淡渗脾湿,泽泻宣泄肾浊。诸药合用,滋阴降火、调节阴阳,与复幼合剂进行比较,发现共有药物为夏枯草、生地黄、泽泻、牡丹皮,可见复幼合剂组方与数据挖掘结果较为一致。下一步拟加入知母、黄柏改良组方,但尚需进一步分析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