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铭怡 王 珺 刘颖颖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科,辽宁大连 116021
我国已成为糖尿病(DM)大国,DM并发症不容忽视,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栓、白内障及患者易感染等。DM增加患者的肝脏损害,使慢性肝病恶化[1-3]。肝炎合并DM病情复杂且难以护理,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5]。目前越来越集中在护理期的临床管理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护理策略,以达到护理效果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6-8]。精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肝炎合并DM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肝脏功能的改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比较了细节护理和普通护理在肝炎合并DM患者的护理效果,为肝炎合并DM患者的护理干预护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肝炎合并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慢性肝炎与DM的相关诊断标准[9-10],临床表现以恶心、腹胀、乏力、食欲缺乏及黄疸等为主,排除重度黄疸、腹腔积液及血氨升高等严重并发症者及无法完成本调查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0~69岁,平均(49.4±5.1)岁;临床表现恶心19例,腹胀12例,乏力20例,食欲缺乏18例及黄疸23例。实验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68岁,平均(48.5±5.5)岁;临床表现以恶心19例、腹胀15例,乏力21例,食欲缺乏16例及黄疸20例。两组均无重度黄疸、腹腔积液及血氨升高等严重并发症者。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并且同意。纳入标准:①各种影响因素的数据提供真实、完整;②患者知情并且自愿参与;③患肝炎合并DM,无其他病症。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类型病症者;②未明确疾病诊断依据者。
两组处理顺序相同。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定期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两组均随访6个月,实验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心理、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细节护理方式,详细情况如下。
1.2.1 心理干预 患者对肝炎合并DM的了解较差,且这些患者有非典型症状。不知道进医院前患有DM。入医院时,发现尿液血糖过多。患者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应干预患者,根据病因、护理、饮食状况解释结果,提高患者健康知识,鼓励患者表达对慢性病感受。从长远来看,可帮助患者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为患者配合护理提供基础。
1.2.2 饮食干预 慢性肝病患者需要高能量来促进肝细胞再生,因此饮食非常重要,因为DM患者不需要过高的碳水化合物食物,饮食控制应基于DM饮食。根据总卡路里管理原则,有必要根据体重和日常运动来计算维持正常的代谢营养餐含量。蛋白质应占总卡路里摄入量的1%~5%,脂肪应占总热量的20%~25%,碳水化合物应占总卡路里的20%~25%。为保持60%~65%均衡饮食并防止由于过量进餐而引起血糖升高,在正常食物中应少量食用含足够量的维生素B、维生素C和矿物质盐食物。为确保适当的营养及避免产生其他并发症。鼓励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进行自我训练,自我护理,自我调节以提高患者戒烟和戒酒的能力。
1.2.3 运动干预 慢性肝炎患者需要定期运动,以确保充足血液流向肝脏,为肝细胞提供充足营养和氧气,但无氧运动可导致血糖升高。肝炎合并DM患者进行足够的有氧运动。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建议进行快步走、太极拳和骑自行车等运动。
观察指标是监测患者的血糖控制与肝功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监测FPG、2 h PG与HbA1c及肝功能相关指标(AST、ALT、TBiL、ALB)。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护理前的FPG、2 h 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FPG、2 h PG及HbA1c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护理后的FPG、2 h PG及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s)
组别 FPG(mmol/L)2 h PG(mmol/L) HbA1c(%)实验组(n=30)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对照组(n=30)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9.2±1.4 6.2±1.4 0.863 0.000 12.7±1.4 7.4±1.5 0.854 0.000 9.8±1.7 5.9±1.0 0.827 0.000 t护理前组间比较值P护理前组间比较值t护理后组间比较值P护理后组间比较值9.2±1.2 8.2±1.6 0.994 0.000 0.862 0.000 5.854 0.000 12.9±1.6 10.2±1.4 0.972 0.000 0.864 0.000 5.852 0.000 9.7±1.8 8.1±1.6 0.983 0.000 0.863 0.000 5.841 0.000
两组护理前的AST、ALT、TBiL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AST、ALT、TBil低与护理前,ALB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护理后的AST、ALT、TBil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s)
组别 AST(u/L) ALT(u/L)TBiL(μmol/L)ALB(g/L)实验组(n=30)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对照组(n=30)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164.3±88.5 52.2±18.3 14.675 0.000 145.3±86.5 45.7±17.5 14.674 0.000 52.3±12.7 20.6±9.9 14.677 0.000 36.7±5.5 43.3±4.4 14.671 0.000 t护理前组间比较值P护理前组间比较值t护理后组间比较值P护理后组间比较值165.2±89.2 77.7±17.6 13.236 0.000 14.676 0.000 14.479 0.000 144.8±88.5 78.8±18.2 13.223 0.000 14.625 0.000 14.158 0.000 52.6±12.6 38.7±9.6 13.245 0.000 14.683 0.000 14.358 0.000 37.2±5.6 40.2±4.8 13.238 0.000 14.628 0.000 14.734 0.000
细节护理是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诚信度的先决条件。通过临床细致观察护理,发现细节护理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诚信度。本研究通过抽签分组法随机将肝炎合并DM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随访6个月,比较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对肝炎合并DM患者的护理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的FPG、2 h PG及HbA1c及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血糖指标(FPG、2 h PG及HbA1c)及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及AL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干预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助于血糖控制与肝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的干预护理有利于血糖控制,改善了肝功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肝炎合并DM患者的病因基本相同。DM可以增加肝脏损害,控制肝脏血糖的合成能力,而这会导致患者对血糖的控制能力下降,而增加患者慢性肝炎并发症的发病率[11-13]。范雪梅等[14]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将受试54例2型DM(T2DM)患者分为3组:T2DM+F0组为NAFLDFS<-1.455,T2DM+F1组为-1.455≤NAFLDFS≤0.676,T2DM+F2组为NAFLDFS>0.676,发现与T2DM+F0组比较,T2DM+F1和T2DM+F2组体重指标(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波动(MAGE)、HbA1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F2组与T2DM+F1组比较,BMI、腰围、SBP、DBP、LDL-C、MAGE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MAGE是NAFL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使用降糖药会导致肝损害,而导致肝炎增加,主要表现为不良反应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皮肤出现黄疸等,停药后可以缓解。王全华等[15]回顾性分析显示,127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降糖药引起的DILI占6.62%。这两种影响相互作用,情况恶化,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增加。该研究支持建立健全科学知识结构,以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和食物护理保持一致性和可靠性,更好地护理患者,使患者有很好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得到保证[16-17]。
综上所述,在肝炎合并DM患者详细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可有助于DM患者的血糖控制,改善肝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