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同护理对直肠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生活障碍的影响分析

2021-06-26 03:58魏银芬
人人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直肠癌障碍协同

魏银芬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人民医院 甘肃定西 743300)

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在确诊后多已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1]。此类患者可选择放疗治疗,放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细胞的扩散,使肿瘤进展得到一定抑制。但在放疗过程中患者因焦虑病情、放疗不良反应等的影响,不仅会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对其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除此之外,还会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信心等产生不良影响[2,3]。因而在放疗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降低放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本次研究予以患者多学科协同护理干预,结果应用理想,实施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直肠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量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9~71岁,平均(60.62±5.58)岁。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0~72岁,平均(60.75±5.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影像学、细胞病理学检测确诊为直肠癌;(2)拟行放疗治疗;(3)患者、患者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精神、认知严重障碍,难以沟通交流;(2)对治疗存在严重抗拒或治疗中途退出治疗者;(3)临床资料、随访资料齐全。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在患者放疗期间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性护理、放疗护理、健康宣教等。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同护理,其实施情况如下:(1)成立直肠癌多学科协同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理人员、医师、营养师、心理辅导医师、药剂师组成,其中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2)实施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在收治患者后首先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医院布置等,由患者责任护士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情况,介绍放疗治疗的必要性、预期效果等。并且介绍放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放疗的心理准备。在患者入院3d后,心理辅导医师到病房与患者、家属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如评估呈现程度严重的焦虑、抑郁,则通过心理支持、压力释放、心理辅导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3)在放疗期间,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重点进行批复护理。在每次放疗前指导患者进行沐浴、清洁皮肤,在放疗时穿着纯棉衣物。放疗结束后每日以温水清洁局部皮肤,切忌抓挠放疗皮肤反应区域。指导患者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同时按照皮肤反应程度使用清洁油、药物等缓解皮肤肿痛。(4)营养支持,营养师依据患者的个人口味,制定了个性化食谱,食物的选择高营养、高蛋白、无刺激、低油低钠盐。(5)并发症护理,做好胃肠道反应、皮疹、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预防;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向患者解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6)患者放疗期间,通过多学科协同护理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在取得一定积极成效后,鼓励患者继续坚持配合放疗的开展,为患者提供护理指导和生活干预,维持3个月随访。

1.3 观察标准

(1)采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等8个维度,总分8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越理想。

(2)采用焦虑自评评分(SAS)、抑郁自评评分(SDS)分别对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两个量表的总分均为8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为严重。

(3)记录患者放疗期间胃肠道反应、皮疹、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给日常生活造成障碍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

2.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障碍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皮疹、睡眠障碍等生活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障碍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可出现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对其治疗与生活质量等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4]。多学科协同护理是一种护理理念,其实施基础是通过医师、心理辅导师、护理人员的协同配合为患者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尽可能提升护理质量。

表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对比(分,)

?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类型为直肠癌,同时也均接受放疗治疗。放疗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基本已得到临床认可,但放疗产生或诱发的不良反应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5]。在既往的研究中,如赵青[6]等的研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直肠癌患者,使患者SDS、SAS及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均得到显著改善;崔雅静[7]考虑到癌性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加强疼痛管理,使患者主观疼痛感受降低。而本次研究结合以上研究结果以及多学科协同护理的实施原则,制定适合直肠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皮肤护理、并发症护理、营养干预等,而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如心理干预由心理辅导师实施、营养干预由营养师实施。

最终本次研究结果如下: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皮疹、睡眠障碍等生活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学科协同护理干预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心理负性情绪,并减少胃肠道反应等生活障碍的发生。之所以多学科协同护理能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可能在于合理协同多学科,使护理措施的实施更加专业化[8]。

综上,多学科协同护理能最大程度的提升护理质量,使直肠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得到极大改善。

猜你喜欢
直肠癌障碍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跨越障碍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