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 要: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语言既是构成声乐演唱艺术的基础,又是声乐演唱者用来传递情感的演唱工具。即任何形式的声乐艺术表演都离不开语言,人类通过歌唱的形式表达内心情感,可见语言在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以声乐演唱概述为着手点分析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及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声乐演唱教学 语言 重要性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高校声乐演唱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应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完善声乐演唱教学标准及要求,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同时,高校声乐演唱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语言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声乐是指人类用声音演唱的音乐,西方国家认为声乐就是指唱歌,我国将交声乐演唱分为曲艺、戏曲、唱歌等多种形式。高校学生在声乐演唱学习过程中,应根据个人演唱风格借助语言展现演唱情感,增强声乐演唱效果。
一、声乐演唱概述
我国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不但地大物博而且文化历史悠久,各个民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声乐歌曲演唱風格存在较大差异。然而这些声乐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音乐艺术与语言优化结合,要求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必须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传递艺术情感。当前,我国民歌结构形式丰富多样,由于音乐章节结构不同,因此演唱韵脚各不相同。为此,声乐演唱者应在尊重原有演唱方法的基础上自行选择唱腔唱法,例如在演唱较欢快的情感类歌曲时,演唱者可以采用相对奔放的演唱方法;在演唱轻柔情歌时,演唱者应咬字力度较轻,凸显情歌情意绵长的特点;在演唱铿锵激昂的歌曲时,演唱者应把握好演唱力量与节奏,增强声乐演唱感染效果[1](87-89)。
对演唱技巧而言,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依照演唱歌曲的情感特点控制好演唱速度,因为不同歌曲内容表达的情感内容各不相同,所以演唱者必须在演唱过程中掌控好演唱速度,让听众在聆听过程中感受演唱所传达的情感。西方声乐进入我国之后,我国声乐演唱技巧与西方美声唱法优化结合,形成一种新型声乐演唱形式。回首西方音乐历史,西方美声唱法既具有系统性又具有科学性,该种唱法对各个国家的声乐演唱技巧影响颇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声乐知识的过程中,遵循当前时代声乐发展潮流特点,学习西方国家美声发音唱法,将其与我国声乐演唱艺术优化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声乐演唱方法[2](247)。
二、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
当前音乐分为乐器与声乐两部分,国际声乐主要指音乐表演及音乐演唱。我国由于长期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声乐主要指音乐演唱表演与戏剧结合统一的形式,强调声乐表演中的音乐意境。与乐器相比,声乐可以凸显演唱者真挚的情感,通过演唱等形式创造完整的情感意境。即声乐不但是展现艺术的重要方式,而且体现演唱者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因此,在声乐演唱中语言具有极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应在演唱过程中充分发挥语言的本质作用[3](184)。
音乐和语言有极密切的联系性,声乐中的语言主要分为歌词、声乐及旋律三部分,倘若声乐演唱离开语言,就会失去声乐艺术的灵与魅力,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越灵活,演唱者声乐演唱效果越完美成熟,该种观点同西方美声唱法表现较一致。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不同语言文字发音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各种文字发音技术各不相同,学生除了重视发音技巧以外,还要注意区域间口语口音等的相关影响,才能全面表达歌曲的内涵。
歌词与声乐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乐器为声乐演唱创造了良好的音乐情境,但是乐器演奏效果仍旧与语言相媲美。语言不但可以向听众直接传递歌曲内容,而且能让听众在欣赏声乐艺术的同时体验更深层次的情感,使听众在欣赏歌曲时能够与歌曲表达的情感内涵产生共鸣。由于语调词汇不同,体现的情感内容各不相同,致使听众在聆听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各不相同,在语言方面给听众带来心灵上的震撼[4](15)。
三、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重要性措施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声乐演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增强声乐教学成效,就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声乐演唱兴趣,在演唱过程中投入更多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高校学生歌唱专业基础较差,并且音色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传统大合唱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素质教学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依照学生音色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为此,高校音乐教师应在教授学生声乐演唱之前做好调查工作,了解每个学生的音色特点及适合演唱的风格曲目,使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同原唱风格进行对比,鼓励学生日常练习时多思考多探究,增强学生的声乐鉴赏能力{5](256)。
高校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运用自身教学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体现声乐优美演唱的作用,并将该作用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动力的契机。待学生演唱过后,教师应让学生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以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增强学生的声乐艺术鉴赏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在日常备课过程中,依照本班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看欣赏中正确掌握发音方法及声乐演唱中语言的咬字发音。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声乐演唱练习。要求声乐发音较标准的学生带动声乐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不但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声乐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声乐协奏曲》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该首乐曲,指导学生认真聆听该首协奏曲中的衬词选段及花腔选段,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用心体会该协奏曲中隐藏的战争内容,以便学生在演唱练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该乐曲表达的情感。
(二)合理选择声乐作品,调动学生声乐参与积极性。
在高校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照学生的声色特点选择合适的声乐演唱作品,既能增强声乐演唱教学效果,又能让学生在演唱练习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声乐演唱的自信心。另外,教师为学生选择声乐演唱作品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要选择具有艺术欣赏性但难度较大的声乐类作品,不但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声乐演唱技术要点,而且容易打击学生学好声乐作品的自信心。为此,教师在为学生选择声乐作品时,应以《绒花》类耳熟能详且旋律流畅的音乐作品为主,该种声乐歌曲类型不但可以让学生快速领悟歌词含义,而且能调动学生演唱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声乐演唱自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中搜索感兴趣的歌曲尝试声乐演唱练习,不但开阔学生学习视野,而且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跟随时代潮流发展,推动我国声乐演唱向国际声乐靠拢。
在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许多声乐演唱作品对歌手的要求较严格,需要歌手在演唱过程中将该首歌曲的内容、情感传递给听众,还需要保证演唱效果符合该首声乐作品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依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课程以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种声乐演唱表演活动,使学生在声乐表演活动中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丰富学生舞台表演经验,总结自身在表演演唱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導学生的不足。学生上台演出前,教师应在台下为学生讲解演唱要点与技巧,教授学生面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方法,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学生表演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应让学生积极讨论表演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中快速成长,强化学生自身演唱技能[6](179-180)。
(三)规范声乐教学语言,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在日常授课时采用规范日常用语,帮助学生发现声乐演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采用日常规范用语不但能简化较复杂的声乐理论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解决发音不正确的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运用规范日常用语,又要求学生运用日常规范用语,使学生理解掌握“气吸沉”“吐气稳”“吸气深”等专业术语,并将这些专业术语融入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快速理解应用各种音乐风格、演唱技法等方法。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依照学生嗓音实际情况及声乐条件基础,为学生量身制订语言纠正方案,并将“以人为本”的授课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当中,以便学生在教师日常规范用语的引导下,明确声乐学习的主流趋势,培养其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由于声乐教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声乐技巧,又要让学生掌握精准发音,强化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仅对学生进行一两次专业指导练习,学生无法在日常学习中领悟声乐演唱相关技能。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长期声乐演唱技巧指导,让学生在反复练习过程中了解掌握声乐演唱概念。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更多学生得到教师的声乐演唱指导,教师应注意指导语言,通过简明扼要的内容表达想法与意见,避免语言表达内容冗余、累赘,让学生在日常训练中依照教师精练的语言思考探究,拓展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对声乐演唱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理论知识与声乐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倘若教师单独开展声乐理论教学,就会缩短学生实践教学时间,不但不利于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会浪费较多的实践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体验当中。例如,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为学生讲解气息运用方法、共鸣腔打开方法及发声器官调整方法等,教师在讲解这些理论方法时,看似讲解内容井井有条,然而实际授课内容常常不分主次,无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甚至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影响,依旧采用满堂灌形式讲解声乐理论知识,致使课堂教学成效差强人意。为此,声乐教师在备课时应反复推敲课堂教学内容,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方法,为学生讲解本课知识重难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精准地掌握声乐演唱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日常演唱练习当中,将实际练习与理论知识完美结合,强化学生声乐演唱专业技能[7](17-18)。
(四)运用夸张教学手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与乐器教学相比,声乐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让学生掌握发声器官的运用方法及配合技巧,然而这些授课内容都是学生无法用肉眼直观查看到的。另外,声乐理论知识及相关声乐概念内容都较抽象,致使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之前应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倘若教师语言运用水平较高,就会加深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掌握。倘若教师语言应用水平较低,就会无形中增加学生声乐知识理解掌握的阻力。由此可见,教师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声乐理论知识理解掌握情况。为此,教师应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声乐理论知识转变为浅显易懂的语言,通过夸张、幽默、比喻、类比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与认知。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将肢体语言作为声乐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在教师神形兼备的指导下,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内容。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肢体语言及表情语言等形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动感染下,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课堂教学直观性。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肢体手势作为教学例子,不但可以让学生快速领悟教材知识点的含义,而且能让学生快速回应教师的肢体手势。在学生模仿教师进行声乐练习时,教师可以用眼神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中增强学习自信心。由此可见,高校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科学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开展日常教学,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确保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高声乐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高校声乐教师在开展声乐演唱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言教学优势,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加深对声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外,选择声乐作品时,教师还要依照学生音色特点及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为学生选择声乐作品,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声乐自信心,让学生在教师规范用语的引导下,依照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传达情感,提高声乐演唱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屈盈君.谈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20(17).
[2]尹楠.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析[J].艺术科技,2019,32(01).
[3]陆伟.试析高等师范学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7,37(23).
[4]张楠.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究[J].黄河之声,2017(19).
[5]陈霄虹.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讨[J].戏剧之家,2017(05).
[6]刁刻.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重要性探析[J].音乐时空,2015(20).
[7]王国峰.浅谈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的语言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