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水钟的制作及其工作原理
——以“我们的水钟”一课为例

2021-06-25 03:22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430064余显志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进气管笔芯饮料瓶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430064) 余显志 徐 明 王 荣

1 分析教材中水钟模型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中水钟装置的介绍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5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课“用水流计时间”中,滴漏实验装置采用的是饮料瓶去掉底部,在瓶盖中心打1个大小合适的滴水孔,将瓶子装满水倒扣在铁架台上,滴水的正下方放1个量筒来接水滴。第3课“我们的水钟”中,水钟装置也是采取类似的装置来设计制作,即将1个上下粗细一致的饮料瓶沿中间位置剪开,将上端瓶盖中间位置打1个大小合适的滴水孔作为“滴漏结构”;将另一半沿底部均匀标注计时刻度,作为“接水计时杯”;再将“滴漏结构”倒扣在“接水计时杯”的上方。这就是教材中两节课介绍的水钟装置。

1.2 教材中水钟装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于“如何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如何在‘接水计时杯’上均匀标注计时刻度?”这两个问题是教材中的水钟装置无法解决的。原因在于教材中的水钟装置中,“滴漏结构”上端是开口的,滴漏上方的水在往下滴的过程中,水的滴速会受到水压的影响,即水位越高,水滴滴速越快,水位越低,水滴滴速越慢。这样会导致“接水计时杯”的水位上升的速度会越来越慢,从而导致计时刻度不是均匀的。同时,也对学生标记计时刻度带来麻烦,需要学生按照单位时间来一格一格地标注计时刻度。这样导致在规定的课时内,学生无法完成水钟装置的制作和计时等任务。

2 前人研究情况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水钟的制作”,有6篇相关研究论文,其中5篇是关于“用水流计时间”和“我们的水钟”两课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进的研究,1篇丁毅老师的《受水型水钟的制作过程及工作原理》一文,对“用水流计时间”这一课中的“受水型”水钟的滴漏结构,改成采用二级“输液管”串联的结构,可实现水滴匀速下滴的目的,同时通过输液管的输液阀来调节水滴的滴速,从而控制水钟计时的快慢。但是关于滴漏的结构相对复杂,给学生理解装置原理和制作水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对这两课教学内容的全面思考,结合学生的基本认知基础,从教具的简单化、可推广和实用性等方面考虑,笔者设计了2种选材容易、结构简化、方便一线教师直接用于教学的水钟模型,解决课本中存在的教学难题。

3 水钟的制作及工作原理

3.1 “受水型”水钟的制作

3.1.1 工作原理

图1为“受水型”水钟示意图,图中h1表示饮料瓶内水面到进气管下端管口之间的水位距离,h2表示进气管下端管口到出水管下端管口之间的水位距离,H表示饮料瓶水面到出水管下端管口之间的水位距离。由于进气管与外界空气相通,进气管下端管口处受到向下的大气压强为P空,设瓶内空气压强为P1,设瓶内水的密度为ρ,可以得出P空=P1+ρgh1。设出水管下端管口处受到压强为P2,由于出水管下端管口处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为P空,向下的压强为P1+ρgH,可以得出P2=P1+ρgH-P空。将两式代入可知P2=ρgH-ρgh1,即P2=ρgh2=ρgH-ρgh1。将整个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不难看出出水管下端管口处受到压强P2=ρgH-ρgh1=ρgh2。若出水管与进气管的截面积相等,则出水管处受到的压力为h2这段水柱产生的压力,跟H这段水位的高低无关;在饮料瓶内水位下降至进气管下端管口之前,h1的水柱高度不会发生变化,此时水滴速度是均匀的;当水位下降至进气管下端管口以下,水滴速度不再均匀,会越滴越慢。因此,选取此“滴漏结构”时,采用h1在这段水柱的变化来计时。基于以上分析,在此“滴漏结构”下端加1个标有计时刻度均匀、上下粗细一致的接水装置来计时,可以设计为“受水型”水钟;直接在h1这段水柱之间标注均匀的计时刻度,并在其正下端放1个接水容器,可以设计成“水型”水钟。

3.1.2 制作材料

热熔胶枪、胶棒、细圆珠笔芯2根、饮料瓶2个、刻度尺、剪刀、手电钻(或钻孔的锥子)、输液管限流器、细软管、铁架台(配套夹持零件)、纸条、笔、双面胶、秒表等。

3.1.3 制作过程

(1)制作“滴漏结构”

准备2根圆珠笔芯,去掉笔尖的金属头,将笔芯管内的笔墨去掉;再取1个直筒型且瓶壁没有凹槽的饮料瓶,在瓶子的底部用手电钻或钻孔的锥子打1个大小比笔芯外径略大的圆孔,将笔芯从瓶底插进去,留出一小节在瓶外,并用热熔胶枪将笔芯与瓶底密封、固定,并保证笔芯沿瓶壁方向平行;然后,在瓶盖中心位置打1个与瓶底同样大小的圆孔,截取适宜长度的笔芯插入瓶盖小孔内,用热熔胶枪打胶密封、固定笔芯与瓶盖,并保持笔芯与瓶盖面尽量垂直;最后,在瓶盖处的笔芯上套一段大约与输液管限流器长度略长的细软管,再将输液管限流器穿到这段细软管上,往瓶内倒入适量的水,盖上瓶盖,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这样,“滴漏结构”就做好了,如图2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滴漏结构”。

图2 “滴漏结构”

(2)制作受水杯与标注计时刻度

取1个直筒型且瓶壁没有凹槽的饮料瓶,用剪刀剪掉瓶口上端的锥形部分,留下饮料瓶下端的直筒部分作为受水杯;然后,用双面胶将纸条沿受水杯外壁竖直方向贴上去;接着,在瓶底下端的纸条上合适的位置标上计时的零刻度;其次,将水倒入受水杯,直至零刻度线位置,再将受水杯放在“滴漏结构”下端,打开输液管限流器,调节水滴至合适滴速,并用秒表开始计时,记录水滴滴到1 min时受水杯中水位上升的位置,用笔标记此时的水位为1 min的刻度;最后,根据1 min的水位标记的刻度,用刻度尺依次向上均匀标记2~10 min之间的计时刻度。这样,“受水型”水钟的受水杯就做好了,如图2中“滴漏结构”下端的受水杯。

(3)检测水钟的计时效果与误差分析

本次检测“受水型”水钟装置计时效果时,采用的饮料瓶有效直径为5 cm,将“受水型”水钟按照标记计时时长的刻度(1 min的计时水柱上升刻度长为8 mm)与水滴速度,用秒表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滴的滴数,连续记录10 min内的水滴情况,记录数据见表1。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每分钟的水滴滴数都在145左右,水滴最大差值为2滴,考虑到受水杯直径为5 cm且装置的最大下降水位差为8 cm,2滴的误差对“受水型”水钟的计时准确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受水型”水钟的水滴滴速是匀速的,从而达到了课本中提出滴速匀速的要求,能够起到准确计时的效果。由于本次水钟计时实验效果测试,是由2人同时操作,1人计时,另1人数水滴的滴数,难免在计数的过程中存在计时提前或延缓、数水滴滴数漏数或多数的情况,从而导致了本次测试实验所产生的误差。

表1 每分钟水滴的滴数记录表

3.2 “泄水型”水钟的制作

3.2.1 工作原理

“泄水型”水钟的结构示意图(见图3),图中h3表示饮料瓶内水面到进气管上端管口之间的水位高度,h4表示进气管上端管口到出水管下端管口之间的水位高度,H0表示饮料瓶内水面到出水管下端管口之间的水位高度。由于进气管与下端瓶内空气相通,进气管上端管口处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为P下,设上端瓶内空气压强为P上,设瓶内水的密度为ρ,可以得出P下=P上+ρgh3。设出水管下端管口处受到压强为P,由于出水管下端管口处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为P下,向下的压强为P上+ρgH0,可以得出P=P上+ρgH0-P下。将两式代入可知P=ρgH0-ρgh3。将整个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不难看出出水管下端管口处受到压强P=ρgH0-ρgh3=ρgh4。若出水管与进气管的截面积相等,则出水口处受到的压力为h4这段水柱产生的压力,跟H0这段水位的高低无关;在饮料瓶内水位下降至进气管下端管口之前,h4的水柱高度不会发生变化,h4这段水柱产生的压力也不会变化,在此过程中水滴速度是均匀的;当水位下降至进气管上端管口以下,水滴速度不再均匀,会越滴越慢。因此,选取此“泄水型”水钟结构时,采用h3在这段水柱的变化来计时。

图3 “泄水型”水钟结构示意图

3.2.2 制作材料

热熔胶枪、胶棒、圆珠笔芯2根、饮料瓶2个、刻度尺、剪刀、手电钻(或钻孔的锥子)、输液管限流器、细软管、纸条、笔、双面胶、秒表等。

3.2.3 制作过程

(1)制作“滴漏结构”

准备2根圆珠笔芯,去掉笔尖的金属头,将笔芯管内的笔墨去掉;再取2个直筒型且瓶壁没有凹槽的饮料瓶,取下2个瓶盖,用热熔胶枪打胶将2个瓶盖顶对顶粘起来,再用手电钻或钻孔的锥子在瓶盖内居中位置打2个大小比笔芯外径略大的圆孔,取2根长约5 cm的笔芯插进瓶盖的孔内,用热熔胶枪打胶将2根笔芯与瓶盖密封、固定起来(见图4),注意笔芯内孔不要被胶密封住;然后,在瓶盖一端的笔芯上套一段大约比输液管限流器长度略长的细软管,再将输液管限流器穿到这段细软管上,往其中1个瓶内倒入适量的水,保证瓶盖有输液管限流器的一端连接空瓶子,另一端连接有水的瓶子,并将瓶盖分别与2个瓶子拧紧。这样,泄水型水钟“滴漏结构”(见图4)就做好了。

图4 “滴漏结构”制作

(2)制作受水杯与标注计时刻度

首先,将没有装水的一端饮料瓶作为受水杯,选取装有水的饮料瓶的直筒一段用作“泄水型”水钟标记计时刻度的部分;其次,用双面胶将纸条沿受水杯外壁竖直方向贴上去;接着,在饮料瓶上端水面位置的纸条上标记计时的零刻度;再次,打开输液管限流器,调节水滴至合适滴速,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记录下水滴滴到1 min时,“泄水型”水钟的瓶中水位下降的位置,并用笔标记此时刻度为1 min位置;最后,根据1 min的下降水位高度,用刻度尺依次向下均匀标记2~10 min之间的计时刻度。这样,“泄水型”水钟的受水杯(见图5)就做好了。

图5 “泄水型”水钟受水杯

(3)检测水钟的计时效果与误差分析

本次检测“受水型”水钟装置计时效果时,采用的饮料瓶有效直径为5 cm,将“受水型”水钟,按照标记计时时长的刻度(1 min的计时水柱上升刻度长为9 mm)与水滴速度,用秒表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滴的滴数,连续记录10 min内的水滴情况,记录数据见表2。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每分钟的水滴滴数都在168滴左右,水滴最大差值为3滴,考虑到受水杯直径5 cm且装置的最大下降水位差为9 cm,3滴的误差对“泄水型”水钟的计时准确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泄水型”水钟的水滴滴速是匀速的,从而达到了课本中提出滴速匀速的要求,能够起到准确计时的效果。由于本次水钟计时实验效果测试,是由2人同时操作,1人计时,另1人数水滴的滴数,难免在计数的过程中存在计时提前或延缓、数水滴滴数漏数或多数的情况,从而导致了本次测试实验所产生的误差。

表2 每分钟水滴的滴数记录表

4 改进后的优点

改进后的水钟有以下几方面优点:①利用输液管上的速度调节器,可以很好地解决水钟滴水速度,控制计时长短的问题;②基于这类水钟的原理分析、效果检验与调试,能够实现水滴滴速均匀,使水钟的计时更准确;③这两类水钟装置,可以进一步做教学的优化处理,只需要改变标记计时的刻度位置即可达到目的;④这两类水钟装置选材容易、结构简单,使实验的操作得到了简化,便于教学与推广。

猜你喜欢
进气管笔芯饮料瓶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弧炉浇铸装置
一种蓄热式全氧燃烧窑炉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的设计
《油墨圆珠笔和笔芯》等3项国家标准
能干的饮料瓶
骄傲的笔
饮料瓶中的凤仙花
进气管长度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对其动力性能的影响
会生长的笔芯
饮料瓶含锑或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