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如何数字化赋能医养结合探讨

2021-06-25 11:21
互联网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医养运营商养老

□ 文 田 宇

1 医养结合是养老产业的发展大势

1.1 “医养结合”政策已从顶层设计向实施层面演进,政策支持不断,未来政策红利空间巨大

一是医养结合已上升至国家战略。2017年首次将医养结合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对医养服务质量愈加关注。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为进一步推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关注医养产业结合,提高医养服务质量。国家大力推动医养结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服务、康复期护理服务、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等一体化的医养服务。三是加快出台政策落实举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医养康养结合。4月,国家卫健委出台推进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意在通过医康护养结合,解决失能失智困境。同年,《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指出推进医养结合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相关卫健委取消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的行政审批流程,实行备案管理,为内设医疗机构提供政策便利。

1.2 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医养结合市场发展快速

一方面,市场需求空间大。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7%,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底,老年人口已达1.76亿,占比高达12.6%,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预计我国在2030年这一比值将达25%。2020年,我国失能失智的老人约4200万,超过2900万的老人80岁以上,仅失能失智和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就约占到老年总人口的30%。按照这个比例,2030年需要专业护理的老年人口为1.05亿。另一方面,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据统计,近五年,我国医养结合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速度约17.9%,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1万亿元。

1.3 医养结合的数智化特征凸显

传统医养结合主要以医院和养老院协议合作、养老院内设医院等方式为主,由于医疗系统与养老院系统的隔离,严重阻碍了医养结合的深度和运行效率。随着5G网络及云化、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医养的线上化、虚拟化趋势明显,通过搭建医养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医疗资源缺乏问题。目前政府侧和企业侧,如平阳县、崇仁县等和中康、医家通、寻艾AI、齐家乐、易联众等企业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通过智慧医养平台实现医养资源在个人、家庭、社区和机构有效分配和优化平衡,推动医养服务数智化升级,提升医养服务质量、效率和水平。例如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益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青岛中康爱邻里社区居家智慧医养均基于智慧医养系统平台打通各机构的信息渠道,利用智慧终端对社区老年人健康情况进行测试、评估和管理等综合医养服务。

2 医养结合发展难题

2.1 政策壁垒尚未完全打通,顶层设计仍待完善

一方面,多头监管制约医养机构的发展步伐。医疗系统和养老系统是两套相对独立的监管系统,医疗系统的主管单位是卫健委,养老系统的主管单位是民政部门,医养结合是养老与医疗深入融合发展,涉及资本、人才、硬件设备、技术等要素的共建、共享,这需要国家卫生、民政、人社、公安等多部门的协同配合,共同推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服务费用和院内自设的医疗配套服务,均尚未实现医保支付。由于医疗机构申请医保覆盖需满足基础设施硬件和医务人员的标准,而以养老为主体的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结构很难能达到此标准。因此,如何将养老体系纳入医保,并规避相应的政策风险是医养结合面临的关键问题。

2.2 传统医养模式盈利困难,而新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传统医养模式分两种:1.重资产模式。在地产、设备等方面需要大量成本投入,或内设老年病医院、康复护理医院、医务室和护理院等,将进一步加重成本负担。2.协议合作模式。养老院与医院通过签署协议,医院提供每周定期的巡诊服务,但多以公益性质居多。以北京为例,养老机构盈利状况十分严峻,90%的养老机构有大量空床,只有4%的养老机构实现盈利,超60%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才能投资与收益平衡。而新型商业模式尚未完善,居家和社区医养模式仍停留在以平台为基础,向下通过智能终端触点为用户侧提供监测、定位、告警和存储服务,向上通过与医疗机构或医生合作实现医疗资源的快速响应。但由于盈利问题,此商业模式推广成本高,不利于大范围快速推广。

2.3 医护资源与养老需求之间的匹配鸿沟难以逾越

一方面,医养机构资源匮乏。全国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单位仅5857家,符合医养结合的床位仅158.5万张。按照9073原则,需要入住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口数为1050万。相对快速上升的老年人口数,一百多万张床位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养结合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医护人员缺口巨大。一是当前我国全科医生占执业医师比重只有6%,而美国此比重约30%,全科医生的严重匮乏阻碍了医养结合的迅速推行。二是养老护理人员短缺,且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我国目前老年护理专业人员不足50万,其中持有养老护理资格证的更是不足2万,按照专业护理人员与失能老人比例为1:3来计算,护理人员至少缺口1400万。此外,我国医养结合人员市场缺乏统一标准,准入门槛较低、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对于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大部分护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护理能力,只能满足日常生活照料。

3 运营商布局智慧医养的原因分析

3.1 医养结合市场竞争尚不激烈

目前医养结合的市场主要有五类玩家:房地产、保险、医药、医院、养老机构,但这五类主要玩家的数字化程度不高,仅分别依托自身传统优势拓宽外延开展业务。而与医养结合线上化、虚拟化趋势相适配的服务机构仍以中小信息化服务商为主,业务范围较小,尚未出现垄断性龙头。

3.2 运营商布局智慧医养拥有显著优势

一是三大运营商均已布局智慧医疗,为布局智慧医养提供良好的产业链基础。如中国电信基于天翼云打造了“健康档案系统”,中国联通已推出“健康小屋——社区自我健康系统”、依托WCDMA优质终端的“社区及家庭医生移动工作站”、基于云计算平台的“PACS的云存储备份系统”、“统一通信平台”等多种落地项目。中国移动公司已覆盖智慧医疗的全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终端、网络和云设施、中游的“和医疗”平台、下游的远程会诊等解决方案。这些智慧医疗的布局为智慧医养产业链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客户触点的渠道优势。一方面,三大运营商移动宽带全覆盖,医养触点范围广。移动宽带用户覆盖达4.67亿户,移动用户已突破14亿人,增量空间置顶。另一方面,营业厅是作为社区医养辐射点的绝佳选择。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厅已全覆盖各市县区的社区,在老年人对信息电子设备使用不熟练的背景下,营业厅具有绝对的点对点服务优势。三是云网融合的优势。三大运营商均在布局自己的云能力,且天翼云已在云市场的第一阵营,外加底层的网络优势,云网融合优势凸显。尤其在运营商进行网络云化虚化变革之后,云和网做进一步的深度融合,将形成云网融合的决定优势。四是国企背书的品牌优势。智慧医养对信息安全、企业信誉、资本实力等方面要求极高,而三大运营商作为国资企业,具有降低上述风险的能力和实力优势。

4 运营商数字化赋能医养结合的建议

4.1 紧跟国家政策及产业导向,将智慧医养作为发展医疗健康领域的重点

一是紧随医养产业的政策导向,积极布局智慧医养细分市场。在发展此业务过程中,需要注意大部分智慧医养项目的开展、执行和收益均需通过政府的背书和采购,可重点拓展相关政府机构市场,争取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抓住政策带来红利,依托政策屏障,提高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积极获取各地方的优惠扶持政策,抓住政策红利期。由于各地的医养政策强调的重点不同,具体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方式等细则均由地方政府决定,相关公司在市场拓展中需要更多关注地方政策和市场变化,形成快速联动机制,加大对不同区域市场的拓展力度。三是充分结合智慧医疗产业链布局,将发展重点向智慧医养倾斜。鉴于智慧医疗对医疗专业性要求高、运营商的优势在底层的网络层,建议运营商将智慧医养作为医疗健康领域发展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网络、云、信息技术等综合优势。

4.2 充分发挥央企领头羊作用,牵头打造医养生态

运营商充分发挥自身的云网优势,向上延伸至终端设备和技术,向下延伸至医养应用服务和解决方案,构建医养生态全产业链。一是基于自有终端和合作方智慧终端设备,联合改造用户居家养老环境。利用定位终端、监测终端、报警终端等打造老人生活的安全环境,利用VR/AR、远程探视、智能机器人等满足老人生活的精神娱乐需求,利用便携的检测设备等不足老人出门体检不变的短板。二是基于社区医养结合开放平台,联合打造优质的医养服务能力。联合社区医院、终端设备商、数据存储提供商,打造社区老人健康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联合社区管理机构、终端厂商等,构建社区老人养护中心,提供健康检查、康复训练、娱乐休闲等服务。三是充分发挥网络和边缘云优势,联合打通医院与养老机构信息化瓶颈,打造远程服务能力。基于运营商的网络优势,联合医药、医疗设备和医院,联合打造远程手术、远程化验、远程B超等远程服务,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灵活性。基于运营商的边缘云计算部署优势,联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商,为医院和养老机构提供更快的计算能力和响应速度。

4.3 打造高效、便捷、一点响应的医养服务运营体系

充分发挥运营商自身优势和生态合作能力,打造“1+1+1+N”的医养服务运营体系。一是基于社区营业厅,打造一个社区“1”个社区线下医养服务站。优化营业厅业务处理范围,增加医养的业务办理服务、数据监测预警服务、应急处理服务、老人信息化应用指导服务等,处理老人线上难以处理和紧急事务。二是基于医养信息服务云平台,打造一个家庭“1”个账户管理。通过每个家庭一个账户的方式,保证老人的健康数据的安全性和生活数据的隐私性。三是基于现有网络运维体系,打造“1”个端到端医养服务运维体系。通过培训手段提高运维人员能力,将现有网络运维队伍打造成一套班子两个职责,通过科技手段协助,提供高效、敏捷、快速响应的安装、维修和移除等服务。四是基于生态合作,打造“N”个合作方之间的协同、响应机制。协同响应机制需贯穿产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产品服务的生产协同、售前/中/后协同、服务监控预警协同、应急处理协同等。通过完善的协同响应机制,提高合作效率和用户体验价值。■

猜你喜欢
医养运营商养老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微评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运营商们的4G时代—急需向消费者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