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系统视角的田园诗生态话语分析
——以孟浩然《过故人庄》及其英译为例

2021-06-25 14:09
现代交际 2021年9期
关键词:物性英译本原诗

朱 蕊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及羁旅行役的心情。目前,对于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生态话语分析有聚焦于对比原诗和其英译本。[1]

生态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存在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隐喻的,关注语言的生态”的Haugen(1972)[2]范式;另一种是“非隐喻的,关注的是语言与环境的关系,聚焦话语的生态取向分析”的Halliday(1990)[3]8范式(何伟、张瑞杰,2017)[4]。本文基于Halliday范式来分析话语的生态取向。Halliday(1990)[3]13指出语言并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语言主动创建现实。目前也有不少学者对话语的生态意蕴进行了探索,比如黄国文和陈旸(2017)[5]从语域、语类和元功能角度分析了《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的生态意蕴。本研究以孟浩然《过故人庄》及许渊冲和Witter Bynner的英译本为语料,基于及物性系统视角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挖掘其生态意蕴。

一、及物性理论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研究语言的性质、语言过程和语言的共同特点等根本性问题,而且探讨语言学的应用问题;其创始人Halliday(1994)[6]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概念元功能便于人们使用语言来描述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部分。其中,经验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得以体现,反映的是经验关系。

Halliday(1966)[7]认为及物性涉及整个小句的“内容”,即涵盖过程、过程中的参与者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成分。Halliday将人类的经验归纳为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一个小句归属于哪一种及物性过程,主要取决于动词,依据动词的语义内涵基本上可以确定小句的类型,而小句的类型包含其特有的参与者。[8]除了各种过程与其各自的参与者外,及物性系统里还包括环境成分。环境成分的意义包括时间、空间、方式、程度、比较、伴随、因果和身份等,其最常见的表示形式是副词词组和介词词组。总之,及物性系统用来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9]

二、《过故人庄》及其英译本的及物性系统分析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名篇,《过故人庄》通过看似平淡如水的语言既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了老朋友的情谊。本研究选取了该诗及许渊冲、Witter Bynner两个译本进行生态视域中的及物性分析。

由表1可得,原诗的物质过程占据大数(69.23%),物质过程帮助诗人阐述故事,整个叙述自然流畅,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关系过程所占比较小(15.39%),主要用于诗人所到的朋友村舍周围环境的描写;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等且最少(7.69%),心理过程主要揭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行为过程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客人的愉快,以及故人作为主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的融洽跃然纸上。而就译本中的及物性分布而言,在两个译本中物质过程同样占比较高,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和关系过程占比较低,与原诗保持了一致。

表1 《过故人庄》及两个英译本及物性过程及分布情况

三、及物性视角的《过故人庄》及其英译本中的生态意蕴

《过故人庄》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诗的头两句写友人邀请,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写绿树青山,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写把酒闲话,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说重阳再来,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下面我们将从及物性系统视角出发逐一讨论原文及其译作中的生态意蕴。

1.第一部分(1—2小句)的及物性及其生态分析

1—2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原文的参与者“鸡黍”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且对于将要展开的自然原生态的生活内容来说,这个平静而自然的开头是极好的导入。“具”“邀”“至”在原诗中是物质过程,许把“邀”和“至”两个物质过程简译成一个物质过程“visiting”,Bynner则译为“stopping”,二者虽主语不同,但过程类型没有改变,可以说是诗人用毫无渲染的文字对事件的来龙去脉的描述。

表2 具体分析

2.第二部分(3—4小句)的及物性及其生态分析

3—4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两句是诗人对村外景色的描述,两个颜色词“绿”和“青”直接把读者带入清新舒适的大自然中。“合”及“斜”在这两句中表现为关系过程,描述了一幅为绿树绕着山村,青山绕着外墙的绝美之景。许的译文也相应体现为两个关系过程“is surrounded”和“slant”所呈现的亦如此,而Bynner则把两个词都译为了“circle”,但也能表达出诗人想要传递的被大自然笼罩的清新愉悦之感。

表3 具体分析

3.第三部分(5—6小句)的及物性及其生态分析

5—6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这两句是诗人与故友把酒言欢,惬意洽谈的表述。原诗有较多物质过程,“开”“面”“把”“话”一系列动作表达了诗人极其享受此情此景。“开轩”看似不经意的导入,但结合前两句的绿荫和绵山,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许虽没有将原文的“开”直译出来,但把窗户开着的状态也直接以“opened”呈现出来了。结合着老友亲切交谈的轻松愉悦之情,更婉转地表达出诗人对自然、劳作,以及山庄泥土气息的热爱。

表4 具体分析

4.第四部分(7—8小句)的及物性及其生态分析

7—8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就“待到重阳日”而言,许将其译为物质过程come,默认主语为节日;相对而言,Bynner则将小句和最后一个小句合译,并把主语默认为诗人本人,故译成行为过程wait,而另一个则译为物质过程come,这两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因为深深被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之前迫不及待地直接跟故友相约重阳节赏菊,体现了作者对和谐热闹的山庄朋友团聚的憧憬。

表5 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就及物性视角的原诗及其许和Bynner的两个英译本的生态意蕴而言,三者所呈现的均为其物质过程和行为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没有较大差异,即所蕴含的诗人的生态思想基本保持了一致。其差别为原诗过程类型总数多于两个译本,经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是因为Bynner采取了将两个过程转译为一个过程的方法,许将物质过程直接表达为环境成分等。此外,差异性还体现为物质过程到行为过程的转化,也可归为原诗和两个译文环境成分的选取差异。

四、结语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视角分析并探讨了孟浩然的田园诗《过故人庄》及其英译文中的生态意蕴。研究发现,就及物性过程类型分布而言,原诗及其两个译本的物质过程占比均高,心理过程相同,行为过程和关系过程略有差异。此外,就其传达生态意蕴方面而言,原诗是以叙事的方式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译文一方面采取了转变环境成分等手段表达自然、社会和精神方面的生态意蕴;另一方面,Bynner译更为含蓄地表达了孟浩然的生态思想,相对而言,许译则更为直接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生态观。

猜你喜欢
物性英译本原诗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物性参数对氢冶金流程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
比较类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评析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峨眉山月歌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改诗为文三步走
食品物性学研究方法优秀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现代视阈下的商品拜物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