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艾医卫 马艺菱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干部人际关系有的往庸俗化、娱乐化方向发展,有的蜕变为利益输送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有的异化为君臣父子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个别干部一切围绕领导转,把领导抬着、捧着、哄着;个别领导干部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习惯别人尊称自己为“老大”“老板”,弄得政治生活很不正常。为此要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所有党员干部都应该互敬互信,坦诚相见,平等相待,都应该平等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
一把手不是“一霸手”,不是封建时代的“家长”“族长”。领导干部要有担当作为,却不能任性妄为,不能简单粗暴搞一言堂,而要群策群力,多开言路,虚心听取下属及群众意见。意见相左之处,大可辩论一番,陈情要义,取长补短,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官威压人、更不能以武力屈人。愉悦时和颜悦色好说话,心情抑郁时就对下属同僚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加,任由情绪绑架自己,岂能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说到底,领导干部个体要正确看待和行使国家和组织赋予的公权力,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领导观。
其一,有权不可任性。公权是依法履职的工具,不是以权谋私的手段,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作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权力,敬畏组织,敬畏人民。
其二,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要为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发挥个人才能的平台和舞台、合理的规则和制度以及评价、支持体系。成功的领导者要有廉洁奉公的追随者,其关键在于赢得下属的认同和支持。
其三,领导就是责任。要对自己、对家庭、对组织、对社会负责,对内要律己修身、守住道德防线,对外要有所作为,不负所望,团结带领一班人抓改革、促发展、维稳定。
其四,领导就是担当。“站得越高,担子越重”。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有乐于创新的魄力,有勇于决断的能力,善于通过有效组织指挥、协调沟通、监督激励引领下属实现组织的目标。
信任是最牢固的城墙,它可团结人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但信任又脆弱如蝉翼,一次事件就能打掉民众对问题官员官德的认可。因此,建立完善的党内监督机制,对“一把手”加强监督,适时红红脸,醒醒神,是维护组织权威的必要手段。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选人用人要德才兼备。才不配位累死人,德不配位害死人。有权不可任性,从政必先正身。组织在选用干部时应注重以德为先,选用有优良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干部。
二是组织内部要建立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人非草木,公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组织内部的工作安排、人际沟通问题,执行公务过程中遭遇阻力等。在组织内部设立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是促进问题解决、协调利益矛盾、营造和谐职工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润滑剂。
要积极发挥工会在收集、解决公职人员正当利益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多渠道理顺职工反映问题的途径,如设立“领导意见箱”“工会热线电话”“电子邮件专线”。此外,要创新方法,定期召开职工座谈会、设立领导接待日,变“上访”为“下访”,主动回应职工的利益诉求。针对职工“急难愁盼”诉求问题,要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形成细化的解决方案,将利益诉求落到实处。
三是防范化解舆情风险要及时有效。在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社会,各种信息飞速传播,尤其是负面信息更具有指数传播的效应。因此,各级组织要有政治敏锐力和舆情处置力,积极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妥善、快速、正面回应社会公众疑问,寻求舆论良性互动渠道,同时杜绝谣言传播,维护政府公信。
四是组织行为要有公信力。每一个组织、单位的施政行为都要经得起时代、历史、人民的检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立法、行政、司法行为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组织行为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法治原则,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合法,依法、依规、依程序,而不能凭领导者的喜好任性而为。依法行政不仅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更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法治保障。
新时代,社会公众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对公正、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有了更多期待,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施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党内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关键看党员干部能否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事业平台、共同的公共利益,是否步调一致。党内尽管有职务、职权、工作上的分工不同,但绝无尊卑贵贱等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目的是努力在全党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让全党同志凝心聚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极个别领导干部自恃身居官职,对下属呼来喝去、盛气凌人,全然不顾他人的人格尊严,殊不知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敬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可以使同事之间和谐友善,提升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内耗,更好地为人民谋福祉。
其次,公务员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要破除官本位文化的不良影响,实现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化,从以官员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这就要求各级公务员在制定或执行政策过程中,不能拍脑袋决策,更不能耍官威,以权压人,而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民众真实需求,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解决问题。
再次,要建立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机制。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公职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肩负着公共服务的重大责任,长年累月扛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又要处理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问题,个别公职人员会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的心理问题。因此,要在全社会建立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体制机制。
比如卫健委可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调适工作,各单位可充分发挥政工师的作用,主动、定期与员工谈心谈话,及时发现其不良情绪,妥善加以沟通、疏导、解决。这不仅能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更能塑造员工的优良心理素质,使其内在价值与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提高政策执行力。
最后,全社会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要积极倡导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要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要主动践行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党和政府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包括宣传发动、领导带动、组织推动、典型促动、监督联动等机制驱动,特别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与辐射作用。“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如果所有党员都能严以修身,以身作则,何愁社会不朗朗乾坤呢?
总之,预防和根治个别领导干部的霸道作风是个系统工程,需“三管齐下”:领导干部要摆正位置和角色,敬畏组织和规则,做事先做人,注重党性和道德修养,提高眼界与思想觉悟;组织要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要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平等友善的新型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