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渤海国交通问题研究述评

2021-06-24 00:44郑智方付雨鑫
理论与创新 2021年4期

郑智方 付雨鑫

【摘   要】渤海是唐朝在东北地区的藩属国,其地域范围辽阔、物产丰富,史称“海东盛国”。渤海国交通发达,以上京龙泉府为中心,共建有营州道、鸭渌道、契丹道、新罗道、日本道,以及黑水靺鞨道,六条水陆交通道。这六条交通道路既是渤海国与周边政权经济往来的主要通道,也是渤海吸收中原文明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依据近年来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该六条交通路线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唐渤海国;东北交通;历史地理

引言

我国渤海史的研究开始的较早,从民国时便有了针对渤海国相关史料的整理与考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唐晏的《渤海国志》、黄维翰的《渤海国记》和金毓黻的《渤海国志长编》,其中也涉及到了一定关于渤海国的交通的内容;但关于渤海国的交通问题系统研究却开始得较晚,直至1980年陈显昌《唐代长安通往渤海的交通要道》才首次详细阐述了渤海“营州道”和“朝贡道”的走向,并考证了途中经过的个别城镇的当今地理位置;而1988年刘晓东、祖延苓在《南城子古城、牡丹江边墙与渤海的黑水道》一文中首次将“黑水靺鞨道”纳入到渤海国的主要交通干线中,一定程度上对《新唐书·地理志》进行了补充,目前学界大多数学者普遍赞同此观点;李建才、王绵厚于1990年所著的《东北古代交通》更是详细考证了整个东北地区古代的交通路線。总的来说此时单独研究渤海国交通问题的著作或论文相对来说较少,但有部分学者在考证古今地名时也会涉及到渤海国的交通,如陈连开的《唐代辽东若干地名考释》、郑英德的《唐代渤海长岭府考》、李建才的《桦甸苏密城考》等。

二十一世纪之后,关于渤海国交通的大量论文发表, 一些著作出版,我国针对渤海国交通问题的研究进入高峰期。方学凤于2000年出版的《渤海的主要交通路研究》详细阐述了渤海国各个时期的主要交通道路及其作用;尹铉哲2003出版的《渤海陆海运史研究》以前人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关注交通道路沿线的历史遗迹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附近山川的地理条件,全面而系统地阐述渤海国的陆海运史,并提出了渤海国“丝绸之路”的观点,将渤海国的交通研究进程向前推动了一部分;此后我国的渤海史交通研究逐渐升温,成为渤海史研究的热点之一。

1.长岭营州道研究

目前学界对于长岭营州道的大体路线并无异议,基本以《新唐书》的记载为标准。陈显昌将文献结合考古发现,考证了长岭营州道途中重要城镇具体位置,推测路线如下:新城(辽宁省抚顺城北高尔山山城)—浑河流域—辉发河流域—粟末水(第二松花江)—奥罗河(牡丹江上游)— 旧国 (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后李建才、王绵厚在前人基础上,将渤海国营州道的路线推测为:从今辽阳沿浑河东北行,过分水岭之后,在沿柳河辉发河沿岸东北行,然后再沿牡丹江东北行,经旧国到上京龙泉府;

对于营州道的使用时间和发展变化,学界的观点大体统一。渤海的营州道大体延续高句丽等北方政权的交通道路,是渤海国对外交流的最早通道之一。直至安史之乱之后,由于战乱和契丹的兴起,营州道多次被阻才渐渐改换路线。

2.鸭渌朝贡道研究

目前学界对于鸭渌朝贡道的水路部分基本达成共识:即这条道路始自山东半岛登州,从水路自东北过渤海湾庙岛群岛;再北渡乌湖海,又沿辽东半岛东海岸东北航行过青泥浦等地至乌骨江,又从叆河换乘小船东北行三十里到达泊汋口(一般认为在今叆河与鸭绿江河口处,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今虎山山城)。渡过泊汋口后,又溯江而上经丸都(今吉林集安)至西京鸭渌府首州神州(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城区)。以上为渤海“鸭渌朝贡道”的水路终点,而学界对其陆路的争论则颇多。

对于陆路,学界基本认可从神州出发途经丰州、兴州,后抵显州、上京龙泉府的大体路线,对于神州—丰州的路线的意见已基本统一为:从临江的二道沟河谷溯流而上经永安、大营、汤河口遗址,然后过头道松花江由南面直奔丰州。 但对于丰州的位置,学界则是有着不同的观点。梁会丽认为,今吉林省抚松城西的新安古城并非渤海国的丰州遗址,只是距州城不远的一处关卡性质的水路交通站;持此观点的还有王绵厚、韩亚男,他们认为丰州城应位于今吉林省抚松县城;张殿甲在实地考察后认为渤海丰州即为今吉林省抚松县新安古城。王绵厚还提到,至天宝末年渤海国迁都上京之后,鸭渌朝贡道从显州延长至上京龙泉府。其路线为到达显州之后,沿海兰江东行至延吉县、又东北行至延吉市、越布尔哈通河北行到达嘎牙河谷地,沿河而下东北越过哈尔巴岭,复顺马莲河而下抵达渤海上京城。

3.扶余契丹道研究

关于契丹道走向与路线,金毓黻认为:“大抵由渤海上京,经今之嵩岭,西至扶余府。再由今怀德、梨树、双辽、通辽等地,以达于契丹之临潢。”;而尹铉哲则在金毓黻的基础做了更为细致的考证,他认为渤海国的扶余府在今吉林省怀德,因此考证为: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吉林—七道河子—蛟河县前进乡—嵩岭—敦化前进古城—额穆—塔拉—南湖头古城—渤海上京城;但王绵厚认为渤海时期的扶余并非在农安附近,而应位于今柳河县罗通山城,并将扶余契丹道的路线考订为:古扶余城(南城子)—长岭府(今西南桦甸苏密城)—柳河罗通山城—东丰山城镇—八棵树古城(今开原东)—咸州(今老开原)—祺州(今康平小塔子)—熊山县(今法库四家子古城)—洪州(今彰武苇子沟)—懿州(今阜新塔营子)—成州(今阜新红帽子)—营州(今兴中府)—由朝阳西北出青鸾岭(大青山)关隘—古契丹部族(今赤峰宁城以北)。

扶余契丹道由于文献记载较少,因此学界对此的争议较多,其中对于扶余府的所在问题学界观点尚未统一,主流为金毓黻的农安县城说,但农安县城并未发现有力的考古证据。虽然其具体城址无法确定,但大抵在今吉林农安至四平一带。

4.日本道研究

最先对日本道进行系统考证的学者是王侠,他考证日本道的陆路部分因迁都而分前期和后期两条,前期的具体路线为:敦化敖东城—哈尔巴岭—延吉—城子山山城、河龙古城—龙原府,然后由龙原府到日本海的港口;而后期的路线为:上京—哈尔巴岭—图们—东京龙原府—波谢特湾,其毛口崴即为渤海出使日本的港口之一,是日本道陆路的终点。这种观点被当今学界大多数学者所认可。

但也有学者对这段路线持不同观点。候丽闽认为应:永胜遗址—哈尔巴岭山脉和牡丹岭山脉的衔接处—岛兴遗址—神仙洞遗址—延吉市河龙古城。对于日本道的海路部分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共有三条航线,分别是北线、筑紫线、南海府线。北线从波谢特湾起航向东南横渡日本海,到达日本的能登、加贺一带,两国使者来往多走此线;筑紫线从波谢特湾起航越日本海南下到筑紫;南海府线从渤海国南海府的吐号浦发航,沿朝鲜半岛经对马海峡到筑紫。

5.新罗道研究

新罗道作为渤海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王绵厚等考证新罗道路线为:由东京龙原府沿日本海东海岸南行至南京南海府,又经咸兴至德源;此外,魏国忠认为新罗道还有其余三条路线:从今集安县城出发至平壤;从南京吐号浦出发,沿朝鲜半岛东岸向南航行抵达新罗各港口;自西京鸭渌府出发,顺鸭绿江直抵出海口,然后沿南方航行到新罗西北长口镇,又上岸东南陆行七百里抵达新罗王城。

由于渤海国占领高句丽旧地,与新罗关系紧张;加之两国官方的贸易交流较少。因此新罗道的存在意义更多与政治、军事方面有关。

6.黑水靺鞨道研究

黑水靺鞨道是渤海国内部的一条部族通道,因其在于唐德宗贞元之时,黑水靺鞨已役属于渤海,该道已成为渤海国内部交通道,因此并不见《新唐书》中记载。但黑水靺鞨道不仅切实存在,且是我国东北古代交通的一条重要通道。刘晓东等依据考古报告等推测今南城子古城即为渤海上京城所辖之渤州,是黑水靺鞨道上的要冲,而牡丹江边墙即为渤海防止黑水靺鞨南进而修筑的防御工事,二者相连即为渤海黑水靺鞨道的一部分,持此观点的还有王绵厚等;孙秀仁在刘晓东的基础上考证了渤海国北境重镇德理镇位于今南城子古城,同时否定了刘晓东等南城子古城为渤海国渤州的推测,但作者并未将黑水靺鞨道的终点确定。至2016年,王绵厚等在前人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成果推测,黑水靺鞨道应从渤海上京龙泉府出发,经德理镇(渤海国渤州,今南城子古城)、牡丹江边墙,沿牡丹江一路北行数百公里,到达勃利县西北与依兰交界处的勃利县大四镇渤海古城西北一线,再由此继续东北行,就可到达唐代黑水靺鞨属地的东北边地库页岛地区。这也是目前学界最为详细的黑水靺鞨道考订。

7.结语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渤海国交通问题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研究主要集中在路线的考证,而对于渤海国交通道路的旅游价值、民族融合等意义方面关注较少;第二,对于营州道、朝贡道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于资料较少的契丹道、靺鞨道等研究较少;第三,宏观视角应用较少,未将渤海国的交通网络置于整个东北亚背景下考证其意义,大多局限于渤海国内部。笔者认为,对于渤海国交通问题的研究,我们应该建立一种人地时空观念,充分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运用宏观的视角,将之与东北亚古代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推进其向更深、更远处发展。这一切都对未来学者的渤海国交通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陈显昌.唐代长安通往渤海的交通要道[J].学习与探索,1983(02):134-137.

[2] 王绵厚,李健才著.东北古代交通[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3] 梁会丽.新安遗址渤海遗存性质新论[J].东北史地,2013(02):22-25+4.

[4] 王绵厚,朴文英著.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

[5] 韩亚男,苗威.渤海西京鸭绿府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5(01):141-147+182.

[6] 尹铉哲.渤海国交通运输史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149-154

[7] 王侠.唐代渤海人出访日本的港口和航线[J].海交史研究,1981(01):5-11.

[8] 侯莉闽,李强.渤海初期通往日本陆路部分的研讨[J].北方文物,1994(04):32-39+17.

[9] 魏国忠,朱国忱,郝庆云著.渤海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學出版社.2006

[10] 刘晓东,祖延苓.南城子古城、牡丹江边墙与渤海的黑水道[J].北方文物,1988(03):30-35.

[11] 孙秀仁 ,朱国忱.渤海国上京京畿南北交通道与德理镇[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04):25-33.

基金项目:吉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唐代渤海国交通问题研究(202010205064)”成果、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0】第020号资助。

作者简介:郑智方,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历史专业学生;付雨鑫,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北历史地理。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