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应对与思考

2021-06-24 16:11高岩丛立杰吴静
理论与创新 2021年5期
关键词:危机干预心理健康大学生

高岩 丛立杰 吴静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和家庭所关心的重要议题,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水平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课题。高校教师应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活背景和心理变化情况的了解,找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因并解决,成为帮助学生健康成才的引路人。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

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呈增长态势,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为学生工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影,遠离黑暗,重新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辅导员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认真推进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构建高校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

1.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1)角色转换不及时,不适应新环境。00后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时,面对陌生环境和人群,加上远离家长,本能的会有些无所适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就会出现孤僻、内向、“脱群”等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无奈选择了不理想学校和专业,心理落差大,心态失衡,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环境,与父母关系紧张。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因为家庭环境、与父母关系不融洽原因而造成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学生是否温饱无忧,对于心理问题要么忽视,要么视而不见,不认为是严重的问题。亲子关系紧张,双方缺乏沟通理解。

(3)情感问题受挫。伴随青春期的增长,大学生年龄和心智日渐成熟,没有了家长的管控,在大学期间会有恋爱的阶段,缺乏正确的恋爱观,不能成熟处理情侣间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因失恋受挫而受到打击,也是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

2.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措施

(1)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意识辅导员要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包括心理协会,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诸如心理讲座、心理测评、爱心角,心理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知道、了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培养预防意识,能够在有心理问题的时候,主动求助,不逃避,正视问题,并愿意解决。

(2)加强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并疏导心理危机事件。在班级内设置心理信息员一职,按月汇报班级心理预警学生的情况;注意关键时间点,开学放假、小长假等时间是心理危机高频发生时间段,加强对班级学生的关注。一旦发现可疑苗头,宁可错报,也绝不能漏报,及时与上级部门和心理教育部门汇报。

(3)加强心理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生命教育、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客观的评价自身,明确努力方向,确定奋斗目标,实施可行的、具体的计划。通过倾听、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多参与社会实践,特别是爱心援助之类的活动,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遇到负面情绪,及时疏导,避免危机事件发生。

(4)增强家长沟通,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危机干预。大学生的教育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的作用,特别不能忽略家长的因素。一些家长觉得把学生放在学校,又已成年,就疏于教育管理,一旦学生发生问题,又矛头直指学校,将所有责任推卸干净,造成学校工作的被动局面。辅导员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要多于家长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亲子关系,要求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宁可“婆婆嘴”,或者被学生误会“告状”,也绝不能只在学生出现重大问题时,才联系家长。

3.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位

(1)心理问题学生的发现者。高校辅导员要具有心理疾病的判断意识,基本判断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宿舍、班级以及社团等多个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对家庭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的言谈、行为、成绩等进行观察,从这些方面的变化上来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判断,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学生。

(2)应对危机事件的协助者。当危机事件发生时,辅导员要第一时间达到现场,尽可能稳住事态发展的局面,避免其扩大化,并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情况,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在应对过程中,要提供学生全面可靠的信息,协助工作顺利开展、进行;及时联系家长,向家长说明情况,获得支持和理解,同时还要做好其他学生的安抚工作。

(3)危机事件处理后期的跟踪者。危机事件处理后,辅导员要长期对学生进行关注,并配合专业人员定期反馈相关情况,必要时还要做心理疏导。对于其他接触过的学生,也要及时关注和疏导。最重要的,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交流反馈学生心理动态,帮助其尽快走出阴影。同时,辅导员自身在参与危机干预过程中,也会有心理上的波动和影响。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整,主动寻求帮助和心理支持,向同事、朋友、家人倾诉,及时宣泄不良情绪。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唯有明确工作职责,弄清角色定位,才能有的放矢的实现职业价值,最终提升职业认同感。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构建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才能真正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材。

4.结论

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多样化,对辅导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一方面在加强辅导员心理知识专业培训的同时,导员也要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实践总结干预心理危机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训、创新干预方式,为改善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效果、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支撑。

作者简介:高岩(1984.2-),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1.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2.空军航空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2

3.93066部队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

猜你喜欢
危机干预心理健康大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社会工作者对企业职工心理问题的有效介入
校园危机干预中的哀伤辅导
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