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宁津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德州253400
小儿腹泻由多种因素导致,是幼儿消化道疾病中发病率居前列的疾病,由于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消化酶分泌较少,活性较低,进入消化道的食物无法完全吸收,使得胃肠道负担加重,进而出现腹泻[1]。该种疾病发病急且病情反复,对患儿身体发育不利,如治疗不及时,随着排泄次数的增多,身体内大量水分流失,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的现象[2]。临床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退热等基础治疗方案为主,蒙脱石散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大量研究证实[3],联合双歧杆菌活菌,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使得患儿症状在更短时间内的得以好转。鉴于此,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分析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取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12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腹泻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每日腹泻>3次;③粪便检查可见脂肪球,存在不消化的黏液,无腥臭味。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肺功能不全或肾衰竭;②合并精神类疾病;③对该研究药物过敏,无法参与研究;④患儿不配合研究。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将其按照1∶1比例分至两组中,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60例。对照组中男患儿38例,女患儿22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5岁,平均年龄(2.24±0.45)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2.66±0.58)d;腹泻次数4~10次,平均次数(6.34±1.23)次。观察组中男患儿37例,女患儿23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4岁,平均年龄(2.21±0.42)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2.68±0.60)d;腹泻次数4~11次,平均次数(6.36±1.25)次;两组患儿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实施下实施该次研究。
给予两组患儿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对其进行补液及喂养指导。
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国药准字H19980050,规格:3 g)治疗。1岁以内的患儿3次/d,150 mg/次;1~2岁患儿3次/d,300 mg/次;2岁以上患儿3次/d,500 mg/次,混合至60 mL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口服。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活菌(国药准字S20060010,规格:0.5 g)口服治疗,1岁以内的患儿3次/d,0.25 g/次,1岁以上患儿3次/d,0.5 g/次。两组患儿均治疗3 d。
①治疗有效率。判断标准如下,无效:患者腹泻症状治疗3 d未见好转,大便次数及性状无明显加重;好转:患者腹泻症状治疗3 d内可见明显好转,大便次数及性状有所改善;显著:患者腹泻症状治疗3 d全部消失,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率=(显著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00%。
②免疫指标。治疗前后,晨起空腹抽取患儿静脉血,采用免疫单扩散法检测患儿的IgA及IgG指标。
③两组患儿发热、腹痛、呕吐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
④服药期间出现头晕、腹胀及恶心等不良反应。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各项症状消失与恢复正常时间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与78.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结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免疫指标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免疫指标治疗前后结果比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g/L]
表2 两组患儿免疫指标治疗前后结果比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g/L]
组别IgA治疗前 治疗后IgG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0.90±0.31 0.92±0.28 0.371>0.05 1.31±0.28 1.72±0.38 6.728<0.05 8.41±0.42 8.43±0.44 0.255>0.05 11.34±0.65 16.05±0.70 38.193<0.05
与对照组对比后可知,观察组发热、腹痛及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更快,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s),d]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ime to resol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表3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s),d]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ime to resol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组别 发热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2.44±0.56 1.11±0.43 14.591<0.05 2.18±0.28 1.06±0.30 21.141<0.05 2.34±0.18 1.58±0.81 7.095<0.05 3.50±1.38 1.24±0.80 19.766<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00%及3.33%,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n(%)]Table 4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一旦病毒入侵肠道,会导致小肠绒毛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进而使得肠道内酶活性降低,使得机体出现脱水及菌群失调的情况,水电解质紊乱,进而引发腹泻[4]。病毒感染后,使得患儿体内肠绒毛得以破坏,进而降低双糖酶含量,使未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破坏肠道微环境,给病毒及细菌的入侵增加成功概率[5]。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缓解患儿症状,维持其身心健康有着积极意义。
蒙脱石散是治疗腹泻的常用药,能保护消化道黏膜,降低患儿感染的风险,抑制消化道病毒、细菌及毒素,使其失去致病能力,起到止痛的效果;还能保护及修复受损的黏膜屏障,调节肠道菌种平衡,使防御外界的攻击因子能力得以提升。同时,该种药物不良反应少,服药6 h后即可排出体外,安全性有所保障[6-7]。患儿发生腹泻时,小肠上皮细胞会受到损伤,出现肠黏膜脱落的情况,加重腹痛症状,破坏肠黏膜正常功能,加重病情,而使用蒙脱石散后,能较好保护消化道黏膜,治疗腹泻效果良好[8]。该文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78.33%,相关学者研究表明[9],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有效率可达80%以上,这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合。
双歧杆菌活菌是一种肠道菌群生物制剂,可补充机体生理细菌,使得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得到纠正,还可与其他厌氧菌结合,在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抑制致病菌的入侵及生长。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热、腹痛及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11±0.43)d、(1.06±0.30)d、(1.58±0.81)d及 (1.24±0.80)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证实两者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保护肠道黏膜的同时调节肠道菌群,使得患儿的症状得以改善。任畅[10]学者的研究中,发现联合用药后治疗效果更显优势,患儿的各项症状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善,与该次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
腹泻会导致免疫指标发生改变,而免疫紊乱是腹泻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两者互为因果,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小儿腹泻治疗的重要环节。有学者研究得知[11],单独使用蒙脱石散及双歧杆菌活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免疫功能紊乱,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陈颖等[12]学者的研究中,发现联合用药能提高患儿IgA(1.73±0.41)g/L及IgG(16.35±1.08)g/L水平,这与该次研究结果相印证。该次研究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IgA(1.72±0.38)g/L及IgG(16.05±0.70)g/L水平提升幅度更显著(P<0.05),且用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证实联合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药物药效,使得患儿的免疫功能得以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针对腹泻患儿,双歧杆菌活菌联合治疗可尽快起效,使得患儿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提高其免提功能,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也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