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2021-06-24 13:52吴成思宋辉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27期
关键词:摊铺碾压施工人员

吴成思、宋辉

(1.聊城华鑫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2.聊城市东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

0 引言

路基是道路桥梁路线的主体,也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与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往来车辆行驶安全性息息相关。公路等级的提高,客观上增大了路基的质量要求。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决定了后期使用阶段的整体状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性环节。只有规范施工全过程,才能更好地规避沉降问题,保障行车安全。

1 路基路面施工标准

1.1 承载力

承载力,就是道桥工程可承受的基本标准。道桥工程的承载力高,预示着路面可能发生变形、断面、破损问题的几率较小,具有更高的安全稳定性。近年来,国内轿车数量逐渐增长,成为居民往来出行的一种常用交通工具。保障出行安全,要以维护工程使用安全为前提,使道桥工程具备更高的承载力。

1.2 稳定性

道桥工程延长使用年限,也会在车辆冲击下面对更多问题,更加需要提高路面路基施工的稳定性。工程稳定性,要综合考虑施工技术、设计方案、人员素质等因素,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严格遵行相关标准。

1.3 抗滑性

路面防滑是施工安全标准中的重要内容。所用防滑技术不合理,极易造成车辆行驶打滑问题,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相关工作人员要坚持从当地情况出发,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综合天气条件、施工材料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提升摩擦系数,维护工程使用安全。

2 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

2.1 台后填筑施工技术

固结、次固结沉降,都是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具体表现,施工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充分发挥台后填筑施工优势,以合理选用填充材料为前提,全面防控沉降问题的发生。如果填充材料的性能、作用不符合实际需求,则极易引起路基路面的变形,使路基结构无法支撑起预期承载力,发生沉降。台后填筑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全面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在技术流程的规范下有序推进,维护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进一步保障工程结构安全。后台填筑质量的优化,要依据技术参数,合理应用填充材料,实时监督路基路面施工全过程,严格落实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

2.2 路基的有效处理

桥梁工程稳固沉降段路基路面,需要对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方面进行强化,作为后续施工流程应用的基础保障,确保施工人员按照预期计划有序落实各阶段的施工任务。施工人员坚持以桥梁工程的实际进展和具体施工状况,选择适宜的技术工艺,使每个环节的路基施工质量都能达到规范化要求。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效果只有达到预期要求,才能将路基抗压强度限定在设计标准要求范围内,避免发生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确保工程使用寿命内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1]。

裂缝问题,要在路基施工阶段做好防控处理,尤其是在拉应力作用超出道床抗弯的最大极限范围时出现的不规则网状裂缝,更应提高重视。施工人员要基于对各类裂缝成因的准确判断,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达到规范化要求。基层裂缝的防治,要从把控填筑材料入手,以收缩性小为水泥采购的基本要求,保障基层结构的强度等性能符合施工标准,将裂缝问题的破坏性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路基施工期间存在的不规范操作,是影响路基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施工人员内部需要普遍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到规范化操作是维护施工安全、控制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进而为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2.3 排水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的长期使用必然需要承受大量的雨水冲刷,沉降段路基路面质量也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施工人员需要依据方案计划的具体要求,结合现场施工状况,选择更加适宜的排水施工技术,为降雨较多地区的施工建设和后期使用做好保障措施,确保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例如,路基的排水设计,必须以施工现场实际状况为基础,编制设计方案。工程所处地区的降雨量少、地势较平坦,以分散式排水设计为最佳方案;如果降水量充沛、地势复杂,集中式排水设计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为水流量的顺利排出奠定基础。同时,沟槽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多余雨水在最短时间内顺利排出,保障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施工现场地下水位的控制,也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达到规范化要求的重要措施,结合使用路基高度升高的方式,有效控制雨水侵蚀的消极影响。设计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区域的前期了解,依据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科学设计排水系统,保障路基排水的通畅。

2.4 桩基施工

人工挖孔桩是桩基施工阶段常采用的施工方式,要求对桩基护壁结合使用混凝土护壁,每一节护壁都要通过人工立模方式,确保孔径大小、中心位置、垂直度的准确,以便于后期的检查和审核。成孔检查需要检孔器材的结合使用,使孔洞的大小、垂直度等数值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桩基护壁混凝土做好厚度、标号质量等方面的把控,需要从钢筋笼的具体状况出发,确定吊放入孔的准确位置,提升保护层厚度的合理性,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设计内容;孔桩内的地下水量大,要以孔内积水抽干为前提条件进行混凝土施工。桩基础完成施工后,要利用超声波技术逐一进行检测,保障桩基混凝土和桩身质量。

2.5 优化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路面施工,要求在填筑施工前做好清理,坚持以规范化标准落实施工进度,一般保持大约300mm的路基厚度,以便于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推进。但是公路工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一些区域的路面环境较差,必须经过充分清理后进行施工,以更好地保障后续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路基填筑前的清理,需要在机械化设备作用下共同完成施工活动,涂层开挖施工后的回土压实处理十分必要,使土层密实度与工程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必须二次整改。路基填筑要以1000mm 的厚度为限,一旦超出就需要及时清理地面杂质,以便于再次压实路面,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6 增强桥梁结构的合理性

桥梁工程的结构设计时,强调大量使用轻质材料,尽可能地缩减工程的总荷载量。工程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底部附加应力的作用,同时随着附加荷载量的增加,沉降问题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大。控制工程荷载量,是桥梁工程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重要措施。大量应用轻质材料,是缩减工程结构整体荷载量的重要方式,需要结合工程情况使用特殊的设计方法。桥梁工程的刚度、强度等性能都符合规范化标准,是提升工程体系防御不均匀沉降能力的基本条件,并且已经在许多相关施工案例中得到证实,更好地保障了工程质量。

2.7 摊铺技术

沥青混凝土摊铺,需要注意五项问题。一是保障施工中的黏结性,严格规范清洗基层、清理表面杂质和合理喷洒乳化沥青流程。二是合理管控摊铺速度,强调整个过程的连续性,尽可能地防止二次摊铺现象的发生。公路施工效率、运输能力是摊铺速度的决定因素,尽量做到一次性完成摊铺施工,从质量、美观性两个角度全面控制。三是在设备熨平板达到预热要求后进入摊铺流程,以15min 为限,维持130oC 的匀速摊铺状态。四是基于摊铺层面的差异性确定摊铺速度,一般上面层摊铺应保持2~3.5m/min 的速度,中层和下层摊铺应保持3~4m/min。五是以维护上面一层厚度来摊铺路面平整度。雪橇式摊铺方式,能够合理控制摊铺层厚度,以高程控制法摊铺中下层,错开相邻接缝,具体以大于1m 的距离相互错开,以大于0.15m 的纵缝错开距离。同时以铺一层沥青黏层于公路表面,并且做好烫平处理的方式,确保各个接缝的整齐度。

2.8 碾压技术

碾压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多个方面。一是紧密连接碾压过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二是碾压方式必须合理。道路碾压要以沥青混凝土施工状况确定具体参数,将碾压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压、复压、终压,实行全过程质量管控。技术人员需要高度重视,使重复性碾压或漏压问题得到控制,对施工进程中的不同状况分别进行彩线标记。初压阶段要求维持碾压温度高于135oC、2~3km/h 的状态碾压速度。复压阶段要求以高于110oC、2.5~5km/h 的状态碾压2~3遍以上。终压阶段要以高于90oC、2.5~5km/h 的状态碾压至少2 遍。压路机的运行速度必须加强控制,碾压过度、碾压不足都属于不合理施工。

3 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管理要点

3.1 施工材料和设备管理

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道桥工程的施工效果,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对施工现场所需的沥青材料和粗集料做好质量检测和存储管理措施,以施工建设状况确定材料采购的具体数量、规格等,通过技术人员定期检测施工现场各类原材料的方式,以检验后的质量合格报告为凭证,使材料成本的投入和使用更为准确、合理,便于后期的查看和核查。不合格材料一经发现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确保其符合施工建设的客观需求。定期检查机械设备性能和运行状态,是保障施工技术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性能、故障的影响,阻碍到工期计划的推进和施工质量要求。

3.2 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决定道桥路基质量的重要因素,与道桥施工效益密切相关。施工人员承担道桥路基建设,具体的专业素质对施工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力。施工人员管理,要对人员意识、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全面考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以专业化培训方式,帮助员工树立起施工安全意识,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保障道桥工程建设质量,需要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为道桥施工新秩序的建立奠定基础。加强人员日常施工状况的监督、控制,践行民主监督要求,能够更好地规避偷工减料现象,规范施工单位和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行为。

3.3 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要依据路基施工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技术工艺和施工计划,保障工程质量,避免因路基施工方式的不合理,影响到施工质量,增大施工阶段的经济损耗。例如,路基的排水设计,必须以施工现场实际状况为基础,编制设计方案。工程所处地区的降雨量少、地势较平坦,以分散式排水设计为最佳方案;如果降水量充沛、地势复杂,集中式排水设计则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为水流量的顺利排出奠定基础。土质含水量处于最佳状态,是碾压施工的重要条件,确保施工后的密实度达到相关要求。所以,路基的填土压实过程,要注意对土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过大,碾压施工要经过晾晒、风干后开展。整个施工过程,都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过度暴晒、雨淋等外部环境的作用,使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压实机具的使用要合理,将填土厚度控制在30cm 以内,并且以重型压实机具作为首选的施工设备,进而提高土壤的压实度。设计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区域的前期了解,依据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科学设计排水系统,保障路基排水的通畅。施工人员也要认识到压实功大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力。

3.4 清洁处理管理

道桥路基路面施工,要求在填筑施工前做好清理,坚持以规范化标准落实施工进度,一般保持大约300mm 的路基厚度,以便于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推进。但是道桥工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一些区域的路面环境较差,必须经过充分清理后进行施工,以更好地保障后续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路基填筑前的清理,需要在机械化设备作用下共同完成施工活动,涂层开挖施工后的回土压实处理十分必要,使土层密实度与工程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必须二次整改。路基填筑要以1000mm 的厚度为限,一旦超出就需要及时清理地面杂质,以便于再次压实路面,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地基平整度的把控,要以具体的施工状况处理地质基础。例如,石灰作为底基的平整处理,需要结合平地机的刮擦处理。而水泥比石灰土更难以平整,施工操作的难度相对增大,需要合理选用水泥材料、把控压实时间,保障抗压强度的稳定与合理,使路面平整达到规范化要求。

3.5 施工图纸管理

现场施工需要更加重视施工图纸的审核,提升图纸内容和施工状况之间的适应性,将两者的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设计图纸必须标志清晰、总结性和实用性强,将工程所在地的地理地形、气候变化、温湿度条件以及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技术债务考虑进来。设计人员要在分析对比中,对其中发现的不符合之处进行调整和优化。施工图纸应用阶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是质量方面的最基本要求。设计人员在专业能力、设计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相应要求,保障图纸设计质量。施工单位、设计方、监理方的沟通联系,是提升施工图纸会审效果的重要条件。

4 结语

道桥工程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稳定。基于道桥工程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重要作用,落实施工质量管理任务十分必要,而路基路面施工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施工人员、施工单位要肩负起自身责任,在专业化培训中,综合考虑人员、材料、设备、技术等多项因素,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为路面路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维护道桥工程使用期间的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摊铺碾压施工人员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的应用研究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面层大宽度摊铺控制要点研究
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双横坡一次摊铺施工技术研究
钢轮碾压工艺对SMA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