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钦
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 350001
新冠肺炎(COVID-19)以发热、干咳、乏力、呼吸困难、腹泻、流涕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属乙类传染病,具传染性强、易感人群广、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1]。临床西医多行对症治疗,如抗病毒、氧疗、补液等,但尚未发现特效药物,疗效有限,未病先防尤为重要。中医在既往疫情防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肺炎(SARS)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贡献突出[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亦在COVID-19发生后提出,要重视并发挥中医药防疫作用。艾灸为独特东方医学,通过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效应来激发经气,促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利于药理透达,刺激局部神经,具备药化因子、物理因子双重效应,可通过经络、腧穴传导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具适应证广、医疗费用低、起效迅速等优势[3]。又因艾灸简便易行,居民可居家自行实施,在COVID-19疫情背景下更加适用[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艾灸对居民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防疫作用,为防治COVID-19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20年2—11月福州市中医院附近鼓楼区社区的68名居民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65岁;(2)具基本语言或文字沟通能力;(3)知情同意参与研究,且配合度高。排除标准:(1)处于疾病恢复期或肿瘤患者;(2)伴严重精神疾病或智力缺陷者;(3)独居者。最终剔除3例不符合纳入标准、5例因资料不完整脱落者,剩余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1.2 干预方法 干预组增加居家艾灸干预,主穴选取大椎、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天枢、气海,采取雀啄灸法,使燃艾条在所选穴位距皮肤2~3cm垂直高度上下来回移动,以一上一下为1次,10次为1壮,每穴灸3壮,以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每日1次,30min,以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居民前3次艾灸在医院完成,在治疗过程中由主管医师教授自我艾灸方法,确保居民及家属掌握,后续治疗由居民居家完成,期间通过微信等方式持续获得医师指导。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
1.3 观察指标 (1)免疫球蛋白水平:于干预前后检测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均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采集日晨间空腹外周静脉血样3ml,离心分离血清保存于-20℃待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科技生物有限公司。(2)心理状态:于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心理状态。SAS和SDS均包含20条目,采用4级评分,按自评症状出现频度分别记1~4分,各条目得分之和为总分,将总分×1.25后去整数部分得标准分,范围为25~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焦虑或抑郁状态越严重。
2.1 免疫球蛋白水平 干预前,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行组内比较,干预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行组间比较,干预组血清IgA、IgM、IgG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2.2 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行组内比较,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行组间比较,干预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中医认为,COVID-19肺炎属“疫病”范畴,学者从发病地域、气候、季节、患者症状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病又归为“寒湿疫”,因邪犯太阳、寒湿之邪凝滞于肌肤腠理,阳气不能顺达周身,机体困重,鼻腔堵塞,则一派寒凝之相;肺气失宣,失于制节,发为咳嗽咳痰而伤人,以肺、脾胃为主病位,累及肾、肝、心[5]。COVID-19肺炎发病更为厉害凶险,且传变迅速,疫病初期症状表现不明,有些仅表现出外感表证症状,很容易掩盖病情,早期干预,调动机体的抵抗力,实为明智之举。
艾灸防疫,古之有以,端午节有通过悬挂艾叶来驱毒避秽的习俗,疫情期间还有室内燃烧艾叶艾条,净化空气,消除病毒的做法。《备急千金要方》言体上常于三两处灸之,可使毒气、温疟、瘴疠不能著人;《肘后备急方》亦言以艾灸密置于病床四角,可断瘟疫,令病不相染。既往研究显示[6],艾灸可改善SARS恢复期患者乏力、便秘、低热等症状,促进病灶炎症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为抗病毒感染最重要途径之一。IgA则可抑制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附着,对某些病毒、细菌和一般抗原具有抗体活性,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 作用[7];IgM则是在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其杀菌、溶菌、促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 000倍,为高效能抗生物抗体。本研究发现,干预组在艾灸后血清IgA、IgM、IgG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表明艾灸可明显提高居民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发挥防疫作用。分析其原因与艾灸选穴及艾叶自身功效密切相关,艾叶性温辛,归肝脾肾经,具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效,其味芳香又可除湿避疫;温灸大椎穴可振奋阳气、益卫固表,温灸足三里则可调血气、理脾胃、补虚弱,具保健、强壮作用,刺激内关、天枢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诸穴合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发挥未病先防之效。现代研究亦证实,艾灸大椎穴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激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增强免疫功能[8];艾灸足三里可穴位—经络—脏腑、脑—肠轴双重调节,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神经内分泌,增强整体免疫调节功能[9];另外,艾烟在一定浓度下还可消毒室内空气,具预防疾病作用[10]。
因COVID-19尚无特效药治疗,其病性、治愈率不明,居民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而情绪过激将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造成免疫功能紊乱[11]。本研究显示,干预组艾灸后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表明艾灸可改善居民心理状态。分析其原因,艾灸可通过良性刺激腧穴及温热作用,刺激神经—体液网络系统,调节大脑兴奋、抑制功能平衡,从而发挥舒缓心情、宁神静气的作用[12]。
综上所述,艾灸可有效增强居民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其不良情绪,从而发挥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可作为居家防疫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