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节约理论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021-06-24 18:40王立仁张金
关东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节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王立仁 张金

[摘 要]节约是人类社会常见的自觉行为,在珍稀资源的使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马克思节约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对物的节约和对人的浪费,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一方面,一切节约的根本内容是劳动时间的节约,为当下开展勤俭节约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节约的具体表现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起到丰富和启发作用。从《资本论》的经济学语境出发,整合其中的哲学话语,挖掘哲学话语的价值意涵,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阐明价值,是研究马克思节约理论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节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节约;价值

[作者简介]王立仁(1954-),男,法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张金(1999-),男,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24)。

开源与节流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积累的两种重要方式,也是各类经济学研究青睐的重要范畴。在生产力发展受限的历史环境下,节流往往成为增加物质盈余的主要手段。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要求的克勤克俭,还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追求的生产条件的节约,抑或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做批判中包含的节约理论,都反映了节约是社会经济运行和人类生存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节约理论更多强调人要存心养性,涵养自身,对物质生产的关照略显不足。西方资本主义的节约理论旨在追求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忽视了人本身的发展。而马克思的节约理论涵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诸多领域,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又肯定了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做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时至今日,马克思的节约理论仍闪耀着真理和正义的光芒,对人类生产生活和思想进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本文将从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经济学语境出发,以哲学思考为中介和桥梁,发掘马克思节约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马克思节约理论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的节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哲学意涵,它分散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并在《资本论》中得到集中阐述。《资本论》第一卷发表后的150多年间,学界对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经济学争鸣从未间断,但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注相对较少。马克思认为,一切节约的根本内容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包括活劳动时间和物化劳动时间等具体内容。马克思节约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根本内容的指导意义上,还体现在具体内容的启发意义上,而具体内容则内含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

(一)生产领域的节约

生产领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关键一环,生产节约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首要的节约渠道。马克思经由商品拜物教到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中,始终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实践。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最直接和露骨的显现就是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对工人劳动的无情榨取,丝毫不顾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发展权益。由此带来的节约在资本家看来不过是生产成本的压缩,他们无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个组成部分,掩盖了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1.不变资本的节约

首先,生产条件的节约。生产过程总是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由于生产协作的自然需要集结在一起,比如修路、挖渠、建房、筑堤等,劳动者不得不结合起来生产。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一方面为了节约土地厂房的投入,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把工人们集中起来生产,在空间上缩小了生产场所。资本家们从不会把厂房的安全设施、通风设施等考虑在内,因为这在工人唾手可得的年代丝毫不会影响他们追求的利润。而工人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紧张程度过高的劳作,身心健康和寿命都会严重受损,生产条件的节约是以牺牲工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

其次,能源动力和生产工具的节约。马克思所处时代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最主要的动力机器是蒸汽机。资本家可以通过机器改良提高纺纱机的效率,从而减少煤炭的使用,也可以通过提高煤炭利用率、缩短蒸汽机使用时间和增加蒸汽机有效利用时间来节约煤炭。生产机器效率的提高仰赖于科技进步,而使用时间的缩短和有效利用时间的增加需要靠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原来的休息时间将被挪用来生产,原来的生产时间则要求工人投入更大的强度。

最后,劳动对象的节约。原料价格和利用率与工人工资无关,与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也无关,但是直接关系资本家所得的利润和生产利润率。在生产环节,工人的劳动往往受到资本家或专职监工的监督,其目的在于“使劳动正常进行,使生产资料用得合乎目的,即原料不浪费,劳动工具受到爱惜”(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6頁。)。虽然工人的爱惜只是节约劳动对象的微不足道的方面,但却是资本家锱铢必较的方面,他们孜孜以求的是对生产过程每一个细小方面的完全把控,一丝一毫的浪费都会使他们感到剜心的疼。生产废料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之中,转化为生产要素,资本家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生产材料。原料的质量越好,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就越少。随着单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生产的联合,集中起来的废料数量越来越多,废料的交易和循环利用越来越普遍,成为资本家节约生产成本的途径。同时,由于机器的改良,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也会逐步减少,废料的减少越充分,对原料的利用就越充分。

2.可变资本的节约

首先,延长劳动时间。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前者生产出工人的工资,后者生产出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支付工人工资实现对劳动力一定时间内的占有,无偿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甚至为延长的工作时间支付相对更高的工资对资本家来说都是可变资本的节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可以直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分摊到厂房、机器等固定资本上的工人工资也有所降低,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值降低,生产的利润率相应提高。0880D64A-C198-45C2-8E33-7F10A71B8D9C

其次,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和资本有机构成相关,还与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联系紧密。在生产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工人从事劳动前接受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熟练程度,而雇主本人或监工的存在则会压迫工人提高劳动强度。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受益的都是资本家,工人落不到一点好处。

(二)分配领域的节约

首先,利用工人和机器的竞争以及工人之间的竞争压低劳动力价格。早期的工人运动采用暴力方式破坏机器其实不无道理,工人对自己不幸处境最直观的归因就是机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力,资本家通过机器的使用和改良减少对人力依赖的同时也增加了压低工人工资的筹码。随着大工业和大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人口相对过剩,工人为了谋求一份职业,内部的竞争达到顶点。

其次,通过提高生活资料生产效率,减少满足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货币。资本家往往会把工人工资压低到与满足自身劳动力恢复和养育下一代工人所需货币量相当的水平。生活资料生产率提高了,购买生活资料所需的货币就减少了,资本家因此可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最后,减少工人数量。当单个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以及工人之间由于结合生产促进分工与协作,生产领域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就会降低。对劳动力需求的降低越充分,资本家在分配领域的节约就越有效。在生产效率迅速提高的时代,资本家如果无法寻求生产和市场的扩张,裁员往往是节约成本的不二选择。

(三)流通领域的节约

1.缩减商品保管和运输的费用

商品从其被生产出来到进入消费过程需要一段准备时间,同时需要配套的储藏库和管理人员,这个时间越长,资本家需要支付的保管费就越多。由于个别保管费得不到市场的普遍承认,无法完全转化为商品价值,所以对资本家来说,保管费就是生产成本的无效增加。

商品运输是联系厂家保管和商家保管的中间环节,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也是相继产生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运输追加到商品中去的绝对价值量,和运输业的生产力成反比,和运输的距离成正比;由运输费用追加到商品价格中去的相对价值部分,和商品的体积和重量成正比”(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8-169页。),因此资本家为了节约费用,不得不尽力提高个别运输效率,同时增加单次运输的总量。远距离超负荷的运输,对工人和运输工具来说都是一种负担,而对资本家来说却是节约成本的必要手段。

2.加快商品售卖的速度

对于保质期较短的商品,只有在人口稠密或者交通发达的条件下才能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对象,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对于保质期较长的商品,资本家也希望尽快出售,因为只有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才能完成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而且,与其他流通环节耗费的时间不同,花在售卖上的时间不会给商品增加任何价值,相反,商品跳跃失败的风险却与日俱增。因此,在售卖环节,商业资本家会用尽一切手段促销,最常见的就是降低价格来促进销量和出货速度,即所谓薄利多销。

(四)消费领域的节约

1.消费节约增加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

虽然资本家财富的增长主要依靠对劳动力的榨取,但其个人消费的节约也能相对增加可投入到扩大再生产的资本。资本家在创业初期往往倾向于牺牲自己肉体的享受,把勤劳、节俭、吝啬奉为美德,尤其是平均利润很低的时候,要积累就得拼命节俭,多生产、少消费,是资本家致富的信条。资本家不仅自己奉行节俭信条,还要求工人维持“最节俭的生活”,把工人的消费压低到仅够他们维持生存和劳动能力的水平。他们甚至把自身的富有归结于勤劳、聪明和节俭,而把工人的赤贫归结为懒惰、无脑和虚度光阴。

2.资本家消费节约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奢侈消费

资本家通过早期的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之后,可支配的剩余价值增多,由此产生奢侈消费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奢侈不仅是资本家个人的享受行为,还是其社会交往的现实需要。为了取得社会认同,提高信贷的可靠性,资本家把挥霍当成必要手段。而他们的所谓的高雅的挥霍是建立在工人的过度劳累和忍痛挨饿的基础上的。

3.消费与节约的关系

按照传统常识,奢侈源于财富,财富毁于奢侈,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高消费甚至奢侈浪费才是经济繁荣的保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是因为生产相对过剩,社会的消费能力不足。这种过剩非但不能带来积累,还会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阻碍。资本家宁愿把成吨的牛奶倒掉也不送给穷人,不只是资本家的冷酷无情,还是为了防止产能过剩给经济造成更大的危害。这就促使我们对节约和浪費的辩证关系进行再认识。

二、马克思节约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越来越被推崇,马克思节约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呼应当受到关注。

(一)根本内容的指导意义

“一切节约的根本内容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勤俭节约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设的二级学科,其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7页。)。马克思节约理论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追求节约造成的对人的压迫,并用“一切节约的根本内容是劳动时间的节约”作为总结,把节约的根本目的引向增加人的自由时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果从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消费引起的“适度”浪费有时甚至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因为生产的价值只有靠消费才能确证,而浪费的存在让消费得以扩大。因此,当下勤俭节约教育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回到前资本主义时代人们处于匮乏状态下的道德要求,而是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超越资本主义的道德要求,实现一种更高的“节约”境界。0880D64A-C198-45C2-8E33-7F10A71B8D9C

今天,我们在物质条件比较丰盈的情况下仍强调勤俭节约,不只为遵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德律令,更是为了强调尊重劳动、尊重人本身。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所有的社会产品里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有的节约,首先是对劳动的节约,其次是对资源的节约,对劳动和资源的节约是节约合理性的根本体现,也是勤俭节约教育中最能打动人、说服人的关键点。第一,“对劳动的节约”体现了勤俭节约教育之“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勤俭节约教育同样不能偏离这一主旨。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领域的节约,直接意味着无用劳动的免除,从而减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人的剥削和奴役,增加人们可供投入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的时间,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马克思恩格斯等共产主义先驱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二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前者主要靠创造,而后者则需辅以节约。无论物质丰盈到何种程度,如果不对人力加以爱惜,“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7页。)的共产主义生活就难以实现。第二,“对资源的节约”彰显了勤俭节约教育之“理”。众所周知,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学生,当下理论的薄弱是影响勤俭节约教育效果发挥的一大因素。自然资源是地球对人类的恩赐,其不可再生性意味着浪费的过程不可逆转,如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过于集中和粗放,无疑会加重地球的负担。自1825年英国由于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经济危机以来,危机的诱因已经逐渐从生产过程下沉到消费过程,危机的破坏范围也从经济领域扩散到生态领域。勤俭节约教育应当通过挖掘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精髓和内容,穿破商品、货币和资本节约的表象,深化理论基础,直指资源节约的实质,从而增强当下教育的适配度和实效性。

(二)具体内容的启发意义

1.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消费水平是人们美好生活的表征,二者之间矛盾的协调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生活消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其中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是必需且必要的,而享受资料的适度节约于个人而言可以增加自身发展的投入,于社会而言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浪费。许多奢侈消费门类都是以人力的巨大消耗和生态的急剧破坏为代价的,既白白浪费了劳动时间,又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伤害,最终会反噬人类自身。当前学生群体中仍存在许多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等不良现象,反映了学生的生态消费观与当前的社会环境不相容,与生活现实不相符的落后状况,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生态消费观教育的新课题。马克思节约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家以节约生产为手段,以奢侈消费为目的以及对工人合理消费的剥夺,展现了生产节约与奢侈消费的同构,奢侈消费与无力消费的矛盾以及浪费行为对经济和生态的巨大破坏力。这启示我们要把握消费的尺度,避免将过度消费的恶果倒灌至生产环节,招致对人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消费环境的多重伤害,同时只有坚持用人类发展逻辑超越资本运行逻辑,才能不为经济暫时繁荣的假象伤及长远发展的根基。如此便能更好地解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让生态消费观教育做到有理有据、知行合一。

2.就业创业观教育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创立和延续的基础,深刻领会劳动的实质和价值是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的前提。马克思曾经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比作瘟疫,声称“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59页。),汉娜·阿伦特则把人的实践分为“劳动”“生产”和“行动”三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根据人类实践的不同领域进一步分解和丰富了劳动的意涵。当下,劳动异化问题仍关乎人的生产生活和价值实现,而解决这一问题要靠人本身。马克思节约理论揭示了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无论是就业者还是创业者,一方面要对抗资本的无限制节约和人的极度浪费,另一方面也要顺应人类社会重视节约的大趋势,体现在就业创业观中,主要有三点:第一,要充分发挥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专长,找到适合自身的方向和道路;第二,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通过满足社会需要实现自身需要;第三,要敢于对历史浪潮中的逆流说不,自觉抵制违反法律和人性的劳动,既不“内卷”,也不“躺平”。人们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才能通过投入工作时间来获得自由时间,这包含两重意蕴,一是增加工作时间的自由度,二是增加隐形的自由时间即物质财富。

3.青年奋斗观教育

这世上没有哪一个民族以懒惰为荣,奋斗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生最亮丽的底色。然而奋斗不能只顾埋头苦干,还要贴合一定时代的价值取向。在新时代,奋斗的终极价值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奋斗的目标和结果与美好生活相悖,与人民对未来的憧憬相离,奋斗就失去了其为人称道的价值基础。从马克思节约理论来看,奋斗的直接结果是节约,包括生产时间的节约、人力资源的节约和社会成本的节约,转化为新时代语言就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然而,鼓足干劲的同时也要对奋斗进行理性审视,揭开虚假“奋斗”的面纱。比如“996”工作制是一种局部的当下的微观的节约,降低了社会生产成本,但就社会的长期发展和人终其一生能够创造的总价值而言,却是一种极度的浪费。正常条件下一个人可以为社会工作40年左右,但是长期“996”的员工可能35岁就面临转岗,不得不从事创造力较低的职业。因此,青年奋斗观教育要着眼长远、着眼大局,着眼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避免教育方向偏斜和教育力度过大,确保有志青年的人生轨迹持续向上向善。

4.家庭生育观教育

《资本论》中引用了马尔萨斯的著名论断:“在一个主要依靠工商业的国家里,如果在工人阶级中间盛行慎重地对待结婚的习惯,那对国家是有害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731页。),现在看来仍然适用。尤其在中国社会,婚姻和生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欧美国家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比例可以接近1:1。当生活的压力成为阻碍人们生育的一个关键因素时,对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无疑有害。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主义节约手段是19世纪欧洲工人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资本逻辑,但为了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仍然借用了资本的手段,难免受到负面影响。当生产领域、分配领域的节约波及劳动者生活的时候,劳动者无奈只有通过生育方面的节约保存自身现有的生活品质,而对新生儿未来可能重蹈自身覆辙的担忧,则进一步降低了适龄青年婚育的意愿。马克思曾说,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面对婚育率逐年下降的严峻形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年轻人不愿结婚育儿的颓势具有一定挽回作用。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顺应时势,发挥教育疏导作用。一方面,从“两个大局”出发,站在当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交汇点上,揭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增强当代青年对婚姻家庭的信心;另一方面,从人生意义出发,揭示人生的基础意义在于传承,无论是传承生命还是传承文化,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0880D64A-C198-45C2-8E33-7F10A71B8D9C

三、马克思节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铁板一块,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摆脱剥削压迫和精神奴役的指路明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融入应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揭示思想、价值、观念的社会根源,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刻和有效。而马克思节约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经济学语境中寻找哲学话语,进而阐发价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整合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不是独立发展的,“在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真实进程中,他的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历史现实批判(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始终没有分离的整体,各种理论研究之间是相互渗透和包容的”(张一兵:《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8页。)。马克思节约理论描述的对物的节约和对人的浪费揭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迷惑性,尤其是生产的社会规定的事物化和生产的物质基础的主体化。以《资本论》为主要文本,通过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领域中节约理论的梳理,整合其中的哲学话语,可以超越经济运行的表象,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的困境的根源。

首先,通过“实践”搭建经济学和哲学的桥梁。从经典文本来看,马克思早年撰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先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框架,而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相较《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而言,更具篇幅优势,得以阐述更加完整丰富的实践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生产劳动这一重要实践形式,提出了“劳动创造历史”这一重要论断,并通过“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揭示了“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57页。)的实际状况,成功示范了如何通过实践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展开哲学探讨。

其次,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节约现象进行哲学思考。无论是不变资本的节约还是可变资本的节约,无论是工人工作时间的延长还是劳动强度的加大,都可以作为哲学思考的原初现象。运用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分析现象背后的诱因和驱动力,以及可能导致的人的生存境况改变的过程和结果,则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到了节约现象的实质。根据哲学思考捕捉到的实质越充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启发意义就越强,也只有从实践中总结发现的真理,才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探索哲学话语的价值意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哲学,以全人类的解放为最高的价值理想,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等方面。批判精神是馬克思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性和生命力。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价值导向是批判政治经济学专注于对财富的追求,批判资本把人当做实现财富增殖的手段和工具,批判资本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只要资本逻辑还在世界范围内起作用,只要经济解放尚未完成,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价值导向就不会过时。马克思节约理论中哲学话语的价值意涵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涵盖生态保护、经济建设、人的解放、人类传承等诸多重要议题,对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仍具有深刻启示。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马克思节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生态消费观、就业创业观、青年奋斗观和家庭生育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既需要大中小一体化的纵向衔接,又需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横向贯通。首先,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作用。马克思节约理论蕴含着一整套价值体系,需要日久天长的浸润、深化和拓展,不仅给予学生总体的价值,还要灌输具体的观念。其次,突出思政课堂的“领舞”作用。思政课堂具有重要的显性教育功能,是一个集中学习理论、领悟思想、筑牢信仰的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二者结合更有助于马克思节约理论教育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建设性作用。

四、结语

马克思节约理论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规律和特征,批判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节约,又对当下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总的来说,对物的节约达到一定程度终会引起对人的节约,而对人的节约是恢复自由时间和自由本性的前提,是在异化劳动消除之前划清工作和生活界限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引下更是如此。因而马克思节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除了本文提出的几点外,仍有进一步研究和拓展的空间。0880D64A-C198-45C2-8E33-7F10A71B8D9C

猜你喜欢
节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节约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