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斌
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少市民在微信或者QQ上加入了很多群,比如工作群、家长群等。正因如此,矛盾以及争议也多了。如果群成员发言不妥,群主是否有权将其踢除?被踢者權益受损,何种情况下能维权?在此为大家解读相关法律问题。
【案例】
群成员被移出群索要万元赔偿金
山东平度市人民法院一庭长因将微信群成员移出群聊成被告,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日公布的“柳某某与刘某某一般人格权纠纷民事裁定书”披露了这一案件。该裁定书显示,原告柳某某(律师)与被告刘某某人格权纠纷一案,平度市人民法院于2019年2月22日立案。柳某某诉称,原告在微信群“诉讼服务群”内发言时,被该微信群群主刘某某移出群聊,至今无法进入该群。请求判令被告重新邀请原告进入微信群“诉讼服务群”、被告连续三天在该微信群内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
【点评】其实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微信群等群主将成员踢出群是否合理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不过,群主对于群有管理权限,如果成员在群内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或者有任何不当的言论,群主有权也有义务进行管理。该案中的律师究竟因为什么被踢出,目前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调查。不过如果这名律师要求对方赔礼道歉以及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赔偿,那么就要承担举证责任,需要举证因为被踢出群,他具体的损失在哪?比如看这个群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如果这个群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因为退出群给这名律师造成了极大的名誉损失或者财产损失,那么该律师可以要求赔偿。但是依照目前情况来看,这个群仅仅是内部的工作群,是一个小范围的群,并没有对这名律师构成名誉损失或者财产损失,因此后续该律师要求获得赔偿的概率并不大。
【案例】
质疑老师几句被移出家长群
市民赵女士加入了孩子老师组建的家长群后,有一次由于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她质疑了老师几句,随后被管理员老师踢出该群。赵女士十分气愤,她认为加入群聊是为了获取学校的相关通知,老师擅自将其踢出群,影响了家长获知孩子在校情况的权利,老师的做法侵权了。
【点评】虽然老师是家长群的管理者,但却是由学校统一支配老师的行为。现在家长群的重要性在于,家庭作业都是在群内发布。如果家长被踢出群,就无法获知家庭作业和学校相关通知,势必会影响孩子。而且老师有义务将孩子情况或者家庭作业告知给每一个学生,如果学生太小,应该告知给每一位家长。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找到校方索要说法。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存在付费行为的群,比如补习班的群,成员缴纳了钱被拉入群,既然群主有收费行为,那么成员就有权获取相关权益,如果被移出群,财产权就受到了侵害,这种情况下群主也属侵权。
【相关链接】
1.群成员有哪些不当行为群主需担责
首先,群内成员有赌博行为。如果是微信群内互发小额红包,没有盈利性质,可视为赠与,不涉及违法。如果有人以营利为目的创建红包群,群主就涉嫌聚众赌博、开设赌场。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等传输赌博视频、数据,组织赌博活动,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并接受投注或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具有其中之一,就属于“开设赌场”行为。其次,传播淫秽物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达40个以上,或成员达30人以上的,对群的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传播者,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身为群主,即使没贩卖淫秽物品牟利,也会涉嫌犯罪。群主发现群内有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的成员,应强制踢出该群。如果放任不管,群主将承担法律责任。最后是群成员发表不当言论,群主可能也会承担法律责任。
群主可能承担哪些责任
民事责任:群主如及时制止群员发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则不会因存在过错而与发布不当内容的群员一同承担民事责任,否则,就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治安处罚:对群员发布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内容,群主如果不履行监管职责,则有可能面临共同的治安处罚。
刑事责任:对群员涉嫌犯罪的行为,如果不行使监管职责,放任群员违法犯罪,在主观上,有可能构成间接故意,从而与涉罪群员构成共同犯罪。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