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鹏
备考指津
1.看語段的表达方式。
记叙性语段,可根据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衔接。
说明性语段,可根据说明对象、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衔接。
议论性语段,可根据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思路(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等)来衔接。
描写性语段,可根据描写顺序、语言风格来衔接。如写景语段,要根据语境,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
2.看语句的逻辑关系。
无论什么语段,语句与语句之间总有一定的关系,如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则是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
3.看句中有无关键词。
分析句子间的关系,重点是寻找关键词,关键词往往能将上下句很轻松地衔接起来。(1)关注关联词,如“也、而、因为、虽然、但、于是”等。(2)关注代词,如人称代词“你、我、他(她)”,物称代词“它”,近指代词“这、这种”等。
例题呈现
1.(2020年贵州遵义卷)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 ,
,或一茎枯枝;看它 ,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①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②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
③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这段文字是写常春藤生长的过程,依照上下句的衔接排序即可。“一茎枯枝”也是常春藤攀附的对象,因此上句应为“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即第二个横线上应为③句;“渐渐变青,渐渐变老”紧承上句的“嫩”,故第三个横线上应为①句;第一个横线上则为②句。
2.(2020年黑龙江哈尔滨卷)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
;如果叶子也不漂亮,也许 ;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 。
A.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B.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C.叶子会青翠欲滴 枝干会错落有致 体态会绰约生姿
D.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解析】解答本题,先通读语段并审视四个选项所给的句子。由语段第一个横线后面的句子“如果叶子也不漂亮”可知,第一个横线上应填“叶子会青翠欲滴”;由语段第二个横线后面的句子“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可知,第二个横线上应该填“枝干会错落有致”;最后一句的横线上就应该是“体态会绰约生姿”。
3.(2020年贵州铜仁卷)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哈尼山寨的层层梯田,被翠绿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向着天空伸去。我们在月下感受梯田之壮美,望疏星点点,揽 ,听蛙声阵阵;在雨中感受梯田之清新,眺 ,看梯田绵延,喜秧苗青青;在冬天感受清水滢滢, ;在春夏感受翡翠绿梯,
;在秋日感受辉煌灿烂, 。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四季风光图。
①耀眼悦目 ②夜风入怀 ③气势非凡 ④远山迷蒙 ⑤波光闪烁
A.④②①⑤③ B.④②⑤③①
C.②④⑤③① D.②④⑤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衔接。根据语境,先判断描写对象较明确的词语。“在冬天感受清水滢滢”,描写对象为“清水”,故衔接“波光闪烁”,排除A;“在春夏感受翡翠绿梯”,描写绿梯,应用“耀眼悦目”;“在秋日感受辉煌灿烂”,根据“辉煌”一词,应衔接“气势非凡”,排除B、C。综合分析,顺序应为:②④⑤①③。
1.根据语境将三个选項分别填入括号内,使之表达准确连贯。(填序号即可)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未来。要树立理想、坚定理想,正是因为理想是一个“总开关”,有了理想,( ),( ),( )。理想信念,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的。当每一份青春的力量,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之时,就必将成为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
①人生才有航向
②奋斗才有目标
③青春才有持久向上的力量
2.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 。
。 ,人生也因此美丽。
①每一种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进满面
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聂鲁达对于中国的艺术情有独钟。
, ,
; 。
①一幅画面是一戎装少年骑在马上
②另一幅画的是野花啼鸟
③手里牵着一只梅花鹿
④在这所故居里,陈列着两幅中国画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
。 ,
。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①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②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③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③①
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6.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演变过程中,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①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上古时代的石刻字符
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③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④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