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种食物,爱它多少都不嫌多,作为南方人、作为吃货、作为碳水爱好者,我必定要提名——米!
小时候,大米是长辈“粒粒皆辛苦”的田园赞歌,长大了,大米就成了“走遍千山万水,还是这边味道独好”的切身感悟。米不光是填饱肚子的主食担当,更有千变万化数不清的美味化身,感谢勤劳朴实智慧的我们先辈,把大米吃出了花儿。
大米的一百种吃法,你吃过几种呢?
作为广东最普遍的小吃,肠粉白如雪,薄如纸,表层油光闪亮,吃进去鲜香满口,馅儿料可随心自选,一日三餐,餐餐吃不腻。
把大米做成面皮,然后烤出来,然后面皮上涂上各种各样的酱料,好吃的饵块就出锅啦。
螺蛳粉、过桥米线桂林米粉等
同样是米为原料,经过种种工序,大米变成了条状、丝状的米制品,米粉是也。不同的调味有不同的享受,加入熬制多时的螺蛳浓汤,就是一碗柳州螺蛳粉;配上几叠新鲜小菜肉片,用滚汤一浇,就是过桥米线。
锅巴本是焖饭时因为底边温度太高而焦结成块的一层饭粒,却因为咬下去松香酥脆的口感,逐渐成为了一种平民美食。
醇香四溢,辛而不辣,入喉甘香顺滑,大米烧算得上是人人都爱的中式小甜酒啦。
米豆腐不是豆腐,猫耳朵不是耳朵。做米豆腐费时费力,把珍珠似的米打成米浆,在柴火灶上煮沸,再添加谷草灰制成的天然碱,米浆便慢慢凝结,趁热捏出形状,冷却后就是米豆腐了。米豆腐拌上油辣椒、折耳根,也许你爱吃,也许你也不爱吃。
什么酒不醉人?米粉里加些酒酿,蒸出来后再撒些桂花,香甜可口不醉人。
大米磨成粉,放点糖放点芝麻,放到灶上蒸出来。热乎乎一出锅,米香配着芝麻香,难忘难忘。
湿烫皮,干烫皮
据说烫皮是广东肠粉的前生,它既可作小吃,又可為主食,既有干的,也有湿的。蒸、煮、炒、炸,百变吃法,令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