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云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中医皮肤科,福建南平 353000
手足癣主要是致病性皮肤癣菌侵犯手足部位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具有局部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1]。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该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有利于促进病情归转,但单纯用药疗效尚不理想,联合用药效果更佳[2]。随着临床对手足癣的进一步研究,中药以其不良反应少、可整体调治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应用。相关临床报道指出[3],联苯苄唑乳膏联合自拟克癣汤治疗手足癣收效较满意,可广谱、高效抑菌,有利于促进手足病灶处真菌清除,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但国内外对于此类报道相对较少,依然缺乏临床依据。在此次实验中,对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120例手足癣病患的杀菌效果开展对比和探讨,旨在探讨不同给药方案对于减少不良反应效果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便利选择该院就诊的手足癣患者共120例开展此次研究,通过双盲随机法分组标准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中女28例,男32例;年龄22~67岁,平均(44.75±5.47)岁,接受单用联苯苄唑乳膏外涂治疗方案。对照组中女27例,男33例;年龄23~68岁,平均(44.79±5.49)岁,接受自拟克癣汤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方案。研究项目均按程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手足癣患者或其家属签署了诊疗知情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4]手足癣诊断标准;②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③真菌显微镜检测或培养均为阳性;④精神正常;⑤无其他可干扰治疗的皮肤病;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不全面;②皮肤破溃、皲裂出血合并细菌感染者;③有心脏、肝肾等其他内器官疾病者;④患者存在失联风险者;⑤就诊前1周内患处外用抗真菌药物者;⑥哺乳期、妊娠期妇女;⑦药物过敏史者。
对照组单用联苯苄唑乳膏外涂,嘱患者将联苯苄唑乳膏(国药准字H20057164;规格:15 g)均匀适量涂抹于手足癣患处,1次/d,连续涂抹14 d。观察组,采用联苯苄唑乳膏联合自拟克癣汤治疗,自拟克癣汤基本方:苦参30 g、五倍子30 g、薄荷30 g、地榆30 g、黄柏30 g、蛇床子30 g、花椒10 g,先将以上中药浸泡于2 000 mL冷水20 min,后将中药煎至1 500 mL,滤出药液,待药液微温,将手足癣患处置于盆中浸泡20~30 min,1剂/d,共2次。浸泡中药后擦干手足癣患处,外搽联苯苄唑乳膏,1次/d,连续治疗14 d。
①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评价疗效标准。患者用药后皮损情况与自觉症状均完全消退,真菌学镜检或培养均为阴性则表示痊愈;用药后皮损情况与自觉症状改善超过30%,真菌学镜检或培养呈阳性则表示为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表示无效。②通过统计患者局部症状积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包括丘疹、水疱、苔藓样变、红斑、瘙痒、脱屑等,中医证候积分等级有0、1、2、3分,体征与临床症状评价分为无、轻、中、重等级。③通过统计患者的皮肤干燥发生率、刺痛发生率、复发率等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40.00%,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足癣患者痊愈率为35.00%,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足癣患者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患者的有效率对比[n(%)]
两组用药前局部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足癣患者用药后的局部症状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局部症状积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局部症状积分对比[(±s),分]
?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手足癣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复发率为6.67%,两组手足癣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7,P=0.35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足癣患者的皮肤干燥、刺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P=0.048),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对比[n(%)]
手足癣作为一种浅部真菌病,主要发生于患者跖、掌与趾、指间的皮肤。临床多表现为指(足)趾间出现水疱、丘疹,皮肤浸渍发白或脱皮,部分出现糜烂、皲裂、角化过度,逐渐蔓延至足背与足底边缘,瘙痒剧烈[6]。临床上将手足癣的类型主要分为表皮脱落糜烂型与米粒状水疱型等,具有局部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需及时治疗[7]。
外用抗真菌药物是手足癣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联苯苄唑乳膏是常用抗真菌药物,主要成分为联苯苄唑,对于患者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破坏其细胞膜结构,进而抑制真菌细胞的生长,对皮肤酵母菌与癣菌等均有杀菌与抑菌效果,对改善丘疹、红斑、水疱、瘙痒、皮损等手足癣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仅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多,联合用药效果更佳[8]。
据相关中医理论,足癣属于“脚湿气”范畴,手癣属于“鹅掌风”范畴,手足癣病因多为胃脾湿热循经下注于足,则发足癣,上行至手,则发手癣,或因疫行相染,或湿热生虫导致。随着临床对手足癣的进一步研究,中药以其不良反应少、可整体调治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其治疗当以杀虫燥湿、除湿热为主[9-10]。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以苦参、五倍子、薄荷、地榆、黄柏、蛇床子、花椒等为组方的自拟克癣汤进行浸泡。方中蛇床子、花椒具有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苦参、五倍子、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薄荷具有透疹、止痒的功效;地榆具有解毒、敛疮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清热、杀虫燥湿之功[11]。
林虓钧等[12]在1%联苯苄唑乳膏治疗手足癣及体股癣疗效的研究中,纳入了100例股癣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采取1%联苯苄唑乳膏治疗前的局部症状积分为(10.16±2.83)分,治疗后的局部症状积分为(2.31±1.14)分,局部症状积分明显降低。该此次研究中,手足癣患者通过单纯联苯苄唑乳膏治疗前的局部症状积分为(10.54±2.15)分,治疗后的局部症状积分为(7.82±1.59)分,手足癣患者通过联苯苄唑乳膏联合自拟克癣汤治疗前的局部症状积分为(10.58±2.17)分,治疗后的局部症状积分为(3.49±0.56)分,两组用药前局部症状积分相近;相较于单纯联苯苄唑乳膏治疗,手足癣患者通过联苯苄唑乳膏联合自拟克癣汤治疗后的局部症状积分更低,有效率更高,皮肤干燥、刺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提示联苯苄唑乳膏联合自拟克癣汤治疗的疗效更佳,具有安全性好、广谱、高效杀菌、疗程短等优点,有利于促进手足病灶处真菌清除,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有效预防复发。
综上所述,联苯苄唑乳膏联合自拟克癣汤治疗对于缩短疗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等有重要的意义。